人教版七下: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下: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0-18 12:4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十七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羊流镇初级中学西校
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1、明朝后期,女真的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女真族的祖先阿骨打在12世纪初所建立的政权叫作金,所以人们把努尔哈赤在17世纪建立的政权叫作后金。)
2、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承汗位。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族
名为满洲,1636年在盛京称皇帝,改国号为清,皇太极就是清太
宗。1644年,清兵入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的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时
期,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
努尔哈赤是女真族的杰出领袖,
姓爱新觉罗。从小寄养在明朝
辽东总督李成梁帐下,受汉文
化影响很深。他统一女真各部,
创立了八旗制度,并命人用蒙
古字母创制满文,于1616年建
立后金,后起兵攻打明朝。于
1625年,努尔哈赤将都城迁到
沈阳,后改称盛京。1626年,
努尔哈赤在进攻宁远城时被明
军炮火击中,不久死去。皇太
极称清帝后追尊努尔哈赤为太
祖高皇帝。努尔哈赤统一女真
各部,对满族初期的历史发展
起着重要作用。
清太祖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即位
沈阳故宫大政殿
努尔哈赤迁都沈阳,改称盛京
阿保机,阿骨打,元昊,铁木真
努尔哈赤同宋元时期的哪几位少数民族首领有哪些相似之处?
努尔哈赤同他们的共同之处:他们统一了本民族各部;建立
本民族政权;推动本民族发展;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
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后金第二代君主,大清创
建者。即位后,皇太极在经
济上重视农业生产和改进手
工业技术;政治上,注意选
拔人才,改革机构;军事上,
笼络联合蒙古各部。同时,
他继续发动对明朝的战争。
改女真族为满洲,他改族名
的目的,是有意抹掉女真人
曾臣服表明朝的历史,以表
示清与明是平等的,解除“犯
上”罪名对部众的心理压力,
鼓舞将士斗志。
清太宗皇太极
清世祖福临,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母孝庄文皇后。号顺治,习称顺治帝。1644年,率清军入关,迁都北京,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顺治帝
康熙帝
清圣祖玄烨 ,清入关后第二代皇帝,姓爱新觉罗氏。顺治帝福临第三子。八岁继承皇位。改次年为康熙元年。十四岁亲政,在位六十一年,一生勤奋治国,习称康熙帝。是清代颇有作为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封建君主。
雍正皇帝
清世宗祖胤禛,是康熙第四子,康熙的太子被废后,胤禛继承皇位,改元雍正。他创设军机处,使皇权空前集中。
清高宗爱新觉罗,入关后第四位皇帝。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当了三年太上皇,实际掌握最高权力长达六十三年零四个月,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在发展清朝康乾盛世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位时,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乾隆 帝
清朝皇帝列表
努尔哈赤
嘉庆皇帝
乾隆皇帝
雍正皇帝
康熙皇帝
顺治皇帝
皇太极
道光皇帝
宣统皇帝
光绪皇帝
咸丰皇帝
同治皇帝
二、君主集权的强化
1、清初设置内阁和六部,还保留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有
很大的限制。
2、君主集权强化的措施:
(1)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完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在地上,拿笔记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乾隆帝时,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也形同虚设。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2)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统治者还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
知识分子,大兴“文字狱”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残酷
清朝文字狱事例:
“一把心肠论浊清”——胡中藻案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军机处
军机处值班房
《明史案》
浙江富户庄廷龙修订前人遗著,取名《明史》。书中叙述清朝入关前的史实,使用明朝年号,并且保留了一些明朝将领抗击后金的事迹,触怒了康熙帝。参加编写、刻印和销售这部书的70多人全部处死。此前,庄廷龙已死。清政府下令挖开他的坟墓,劈棺戮尸。李令晰为《明史》作过序,被处死。明史案受株连的江南名士达200多人。
维 止





查嗣庭案
查嗣庭是雍正时的礼部侍郎,他在江南主持科举考试时,出了一道考题“维民所止”。这本是《大学》中的一句话,却被清政府说是“维”“止”去了字头,是要砍雍正的头。查嗣庭飞来横祸,被押入狱,死在狱中。雍正命人把他戮尸示众,其家属也被流放边远地区。
严酷荒唐的文字狱
株连族人祸及师友
因诗“一把心肠论浊清”被指为侮辱清朝。
胡中藻案
数十人,其子碎尸枭首
反对清朝统治
吕留良案
300多人
同情前明政权,使用南明年号。
戴名世《南山集》案
70--120
有攻击清朝统治者的语句,还使用南明的年号
庄廷龙《明史》案
株连人数
事由
案名
徐骏案
因诗“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被指为侮辱清朝。
考题:“维民所止”被指有辱圣上
斩首
抄家,死于 狱中
查嗣庭案
事件
秦朝
焚书坑儒
西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
八股取士
清朝
文字狱
朝代
自秦朝到清朝,统治者是如何加强思想控制的?
讨论: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在后来的历史上产生了
什么影响?
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强化,起到了巩固清朝专制统治的作用,
但也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1、明朝后期,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创立八旗制度,创
制满文,于1616年建立后金,1625年,努尔哈赤将都城迁
到沈阳,后改称盛京。
2、皇太极继承汗位后,于1636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兵入关,迁都北京,明朝灭亡。
二、君主集权的强化
1、军机处的设立(雍正),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
进一步强化。
2、大兴“文字狱”(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造成了社会
恐慌,摧残了人才,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
的发展和进步。
你同意他们谁的说法?并说出你的理由。
设立军机处,官员们什么都得听皇上的,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都没有了,一点好处也没有。
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办事效率,有好处。
两种说法各有道理,但不全面。第一种说法,强调了军机处起
到君主集中大权,可以快速下达命令,提高办事效率的优点;
第二种说法,强调了军机大臣什么都得听皇帝的,自己没有任
何权力,从而丧失了政治责任感和创造精神。如果将两种说法
结合起来,就更全面、客观了。
二、“清风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这两句诗是
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写的,他被斩首。你认为诗里有
什么问题吗?
这两句诗是写景的,本身没有任何问题。清朝统治者疑神疑鬼,
捕风捉影,硬是认为“明”暗指“明朝”,“清”影射“清朝”,暗指
明朝重视人才,清朝不重视人才,是怀念明朝,不满清朝,便
把他处决了。
1.建立后金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
A.女真族 B.蒙古族 C.吐蕃族 D.党项族
2.改后金为清的皇帝是( )
A.努尔哈赤 B.多尔衮 C.顺治帝 D.皇太极
3.标志着清朝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是( )①仿效明朝制度设
立内阁、六部 ②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 ③设立军机处
④一再兴起文字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军机处设立于( )
A.康熙时期 B.雍正时期 C.乾隆时期 D.顺治时期
5.明朝灭亡的时间是( )
A.1644年 B.1636年 C.1661年 D.1683年
6.下列关于军机处设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雍正帝为加强皇权而设立军机处
B.军机大臣由皇帝亲自挑选的满汉官员充任
C.军国大事由军机处裁决后交由各级官员执行
D.军机处设置标志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1.中国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 ) A.设议政王大臣会议 B.废丞相设内阁
C.设军机处 D.三省六部制 2.中国封建社会中文字狱最严重的朝代是 ( ) A.秦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3.有关文字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造成社会恐怖 B.严重摧残人才
C.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D.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4.清朝的知识分子从“经世”到“避世”,由要求社会改革到 “为考据
而考据”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焚书坑儒 B.实行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
C.实行了八股取士制度造成的 D.设立了军机处
5.下列内容,属于制约皇帝的机构是( )
A.议政王大臣会议 B.军机处
C.科举制 D.内阁、六部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室门内,
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
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
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
材料2: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赵翼
请回答:
(1)军机处何时成立
雍正年间。
(2)选为军机大臣是哪些人 他们的职责有哪些
皇帝的亲臣、重臣,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3)设立军机处后,军国大事是怎样裁决的
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将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与地方大臣办事。
(4)军机处的设立,说明了怎样的问题
军机处的设置,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中国君主专制发展到
顶峰。
2.乾隆时内阁学士胡中藻的诗里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诗句,乾隆
帝看后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
人被杀,罪及师友。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朝的什么政策?该政策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文字狱 为加强君主专制。
(2)该政策和秦朝的焚书坑儒都是对文化、人才的摧残。这种说
法对吗?请谈谈你的理由。
对。因为,无论是秦朝的焚书坑儒还是清朝的文字狱,都造成了
社会恐慌,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
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如何评价该政策?
清朝的文字狱使当时的知识分子不敢表露自己的想法,使思想界
陷入沉闷之中,不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4)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我国历史上三个曾经实行文化专制的
朝代及措施。
秦 焚书坑儒 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 八股取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