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第二十五课
古人谈读书
最新部编本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
朱熹,字元晦、仲晦,南宋徽州婺源县(今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人,生于福建路南剑州尤溪县(今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南宋理学家,程朱理学集大成者。
趣味导入
同学们,你喜欢读书吗?你有没有在读书的过程中总结出自己的读书方法?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第二十五课《古人谈读书》,一起去文章中探究古人读书的方法吧……
听录音,小声跟读。
要求:
1、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认准字音。
2、小声跟读,品味情感。
讲授新课
同学们,这些词语你们都认识吗?
字词学习
字词学习
我会认
耻 识 寝 矣 岂
chǐ zhì qǐn yǐ qǐ
我会读
教诲
称谓
朗诵
恒心
缺乏
岂止
窥探
就寝
我会写
注意生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耻 诲 谓 诵 恒 缺
左右结构
岂 窥 皆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耻
诲
谓
诵
chǐ huì wèi sòng qǐ
岂
恒
窥
皆
缺
héng kuī jiē quē
耻
不要写成“上”
耻辱
因为你不读书,所以你不知道无知是一种耻辱。
chǐ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诲
注意区分“悔”“晦”
毛主席领导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
毛主席
huì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岂
qǐ
不要写成“已”
岂止是不好,他对待动物让人毛骨悚然。
岂止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趣味游戏
·
雁南飞
我会玩
耻
谓
诵
岂
诲
窥
皆
缺
矣
同学们,识字练习结束啦!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
课文学习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读书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韩愈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毛泽东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第一部分
关于《论语》你了解多少?
勤勉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
耻
勤勉
以……为耻
1
不耻下问
找一找这句话中包含的一个成语。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在学习当中,遇到问题要不耻下问。
造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2
知
同“智”,智慧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
知
知
知
知
这几个“知” 的意思一样吗?
知道
智慧
不一样
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人而不倦怠。
默
识
厌
默默
记住
满足
3
说一说
这三句话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第一句:告诉我们要谦虚好学,勤学好问。
第二句:告诉我们要端正学习态度,做人、做学问要诚实。
第三句:告诉我们学习要勤奋,不要偷懒。
板书设计
古人谈读书
读书有三到
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
读书三要
心到
眼到
口到
志向
见识
恒心
谦虚
求实
勤奋
总结
《古人谈读书》告诉了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就是在学习上要有良好的 ,只有态度端正,才能学有所成。
学习态度
一、看拼音,写词语。
随堂练习
jiào huì chēng wèi lǎng sòng héng xīn
quē fá qǐ zhǐ kuī tàn jiù qǐn
教 诲 称 谓 朗 诵 恒 心
缺 乏 岂 止 窥 探 就 寝
二、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告诉我们,思维要敏捷,要能够向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一种智慧。
C.“诲人不倦”,是对传授知识的人说的。
A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说一说下面加点的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
.
第一个加点的“知”是知道的意思。
第二个加点的“知”,同“智”,智慧。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悔人不厌。
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2.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
四、翻译下列句子。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古人谈读书》告诉了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就是在学习上要有良好的 ,只有态度端正,才能学有所成。
学习态度
1、你喜欢读书吗?你 在读书中有什么样的收获?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2、写一写生字,看看谁写得好。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