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0-18 13:4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1张PPT)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齐策一》
复习检查:
1、读准字音。
昳丽 朝服 窥镜 期年 朝于齐 间进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⑴朝服衣冠 ⑵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⑶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⑷闻寡人之耳者
⑸今齐地方千里 ⑹邹忌讽齐王纳谏
⑺徐公来,孰视之 ⑻臣诚知
⑼能谤讥于市朝 ⑽皆以美于徐公
⑾期年之后 ⑿ 虽欲言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忌不自信。
③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④王之蔽甚矣。
4、用最简洁的一句话概括全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讽齐王的起因是什么?
邹忌是怎样讽齐王的?
邹忌讽齐王的结果怎样?
齐王怎样纳谏?
纳谏后的效果如何?
讨论:
你认为邹忌能成功进谏的原因有哪些?
补充资料:
齐威王 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齐威王爱隐语,谋士淳于髡(kūn)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 ”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邹忌 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据史载,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就藉谈论弹琴,阐述治国安民之道,齐威王听后,大为赞赏,封他为齐相。而当时的淳于髡不服,就用隐语向邹忌提出了关于修身、处世、安民、用贤、治国五个难题,邹忌都能对答如流。辩论结束后,淳于髡对他的仆人说,看来这个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会远了。时过一年,威王果然封邹忌为成侯,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而且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质 疑:
邹忌讽谏是在比美中偶有所悟而为之吗?何以见得?
成侯邹忌为齐相
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①。公孙闬(hàn)谓邹忌日:“公何不为王谋伐魏 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挠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②王而使田忌伐魏。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 ”卜者出,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
【注释】 ①说:通“悦”。 ②说:劝说。
田忌亡齐而之楚
田忌亡①齐而之楚,邹忌代之相。齐恐田忌欲以楚权复②于齐,杜赫曰:“臣请为留楚。”谓楚王曰:“邹忌所以不善③楚者,恐田忌之以楚权复于齐也。王不如封田忌于江南,以示④田忌之不返齐也,邹忌以齐厚事⑤楚。田忌亡人也,而得封,必德⑥王。若复于齐,必以齐事楚。此用二忌之道也。”楚果封之于江南。
【注释】 ①亡:出逃。 ②复:重回 ③善:交好 ④厚事:很好地对待 ⑤示:(向邹忌)表明 ⑥德:感激
邹忌事宣王
   邹忌事宣王,仕人①众,宣王不悦;晏首贵而仕人寡,王悦之。邹谓宣王曰:“忌闻以为有一子之孝,不如有五子之孝,今首之所进仕者,以几何人?”宣王因以晏首壅塞②之。
【注释】 ①仕人:推荐人做官。 ②壅塞:堵塞
名言积累
①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 ②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 ③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④闻过即改,从谏如流。 (《贞观政要》) ⑤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⑥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孔子家语上本》) ⑦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⑧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资治通鉴》)
从邹忌成功讽谏齐王这件事,你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思 考:
作业:
1、课外比较阅读《召王谏厉王弭谤》、《触龙说赵太后》
2、借鉴邹忌借事喻理委婉规劝的技巧,试着讽劝:
①讽谏同学不要迷恋网吧。
②讽谏长辈不要吸烟、酗酒。
③讽谏教师不要歧视后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