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解简易方程》。
学情与教材分析:
解方程的知识在初等代数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小学生在学习代数的整个过程中,几乎都要接触这方面的知识。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方程的意义和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主要学习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学会运用等式的加减法的性质解形如x+a=b或x-a=b的方程。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操作、观察、分析等探究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为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做好知识的准备和铺垫。
设计理念:
学习不是简单的积累,而是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因此,教学过程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的过程。本课力求在新知建构中注意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络点,使学生感到新知不新,促进学生从自身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掌握天平平衡原理的基础之上探索方程的解法,促进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整合和迁移。从而达到让学生建构他们自己的数学知识,获得数学学习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理解并区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
2、进一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用它求出形如x+a=b或x-a=b的方程的解。通过探究较简单的方程的解法,培养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规范书写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
2、会求形如x+a=b或x-a=b的方程的解,并理解算理。
教学难点:
理解解方程的方法,会解方程,会正确检验方程的解。
教学方法:
观察理解,讨论交流,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Ppt,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个性化调整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情境引入师:孩子们 ,你们玩过天平游戏吗?(生:玩过)师:从游戏中,你知道了哪些原理呢?(指生答)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副天平图,从图中你看懂了什么?(ppt展示,指生答。)师:能列出一道方程吗?2、初步探究师:猜一猜,x在这儿表示的是多少呢?(学生之间交流,指生回答。) 3、小结设疑,自学探究刚才,大家都知道x=150我们说x=150是这个方程的解,而同学们刚才求这个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这里出现了两个概念,指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学教材第57页,完成自学习题。(教师板书:方程的解,解方程)自学反馈 。二、提出问题,探究新知。 1、探究概念。 (1)提出问题:Ppt呈现:什么叫做方程的解 什么叫做解方程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解方程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如何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呢?(学生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反馈信息。)(2)引导明确,练习巩固。出示习题:判断:x=3是不是方程5x=15的解?X=2呢? (3)小结揭题:大家都已经明确了什么是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也已经学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一个方程的解,那么,究竟该如何求出方程的解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学习如何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解简易方程)2、探究解法(1)教学教材第58页例题。ppt出示教材第58页例题a、观察思考:从图中,你看懂了什么?能根据题中意思列出相应的方程吗?b、明确思维方向。 师:今天,我们将运用天平的平衡原理来解。c、操作——观察——思考——明理 思考:天平的左边放些什么?右边呢? 如何让天平的左边只剩下未知数x?天平还平衡吗?右边应该怎样变呢?为什么? 方程的左、右边也应该发生什么变化? 强调:为什么方程的左边要减去3?而不是减去1、2呢?离开了天平,你还知道方程的左边该减去几吗?右边呢?明确: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d、检验验证 师:x=6究竟是不是原方程的解呢?我们该怎样证明呢? 学生发表意见,指生口头检验。 师:其实有的时候,题目有要求我们进行书面检验,那么,书面检验的格式是怎样的呢?想知道吗?请打开课本,自学第58页右下角。谁能按照书本中呈现的检验格式,口述一遍?e、即时练习:(投影展示,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维过程)强调书写格式的规范性。 3、探究x-a=b的方程的解法。 (1)出示例题:x-2=5 (2)学生独立尝试 (3)讨论交流:你是怎样让天平保持平衡,又能看出x表示多少? 怎样把这个过程在方程中表示出来?(4)操作明理: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4、共同小结,明确解法及注意事项。Ppt出示:解方程时应注意:先写上解字;书写时等号要对齐;做完后要注意检验。 三、练习提升,巩固新知。 1、填空 (1)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 )叫做方程的解。 (2)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 )。 (3)比x多5的数是10。列方程为( )。 (4)8与x的和是56。列方程为( )。 (5)比x少1.06的数是21.5。列方程为( )。 2、快速抢答:根据老师所给的方程,说出解答的第一步。 X+15=32 X-9.8=5.43 X-5.95=3.1 3.8+X=12 15+x=16.3 3.2+x=5.65 3、我们来找茬,并将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X+8=13.5 X-3.5=12.5 15+x=54X+8-8=13.5-8 解x-3.5+3.5=12.5 解 15+x-15=54-15 X=5.5 X=12.5 X=29 检验:方程左边=15+x =15+29 =54 =方程右边所以:x =29是原方程的解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