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

文档属性

名称 甲午中日战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0-18 14:5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晚年的冰心,系于她的人生经历、民族情感与父辈的仇恨,打算撰写一部记实性的长篇之作,书名就叫《甲午战争》。为此,老人多次提笔,“可是,她竟然一个字都没有留下!”不是因为老,因为病,“而是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此时的冰心,一边哭,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真可恨!真可恨!’
-----《冰心的遗憾》
甲午中日战争
让我们一起走近——
学习目标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原因、主要战役、结果。)
2、掌握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危害及其影响。
自学指导一(约2分钟)
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主要原因。
2、掌握主要战役—黄海大战、辽东战役、威海战役。
3、思考: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
战前的清政府
日本一些右翼史学家说:“1894年那场中日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引起的。”
这种观点符合历史真实情况吗
大 陆 政 策
日本
中国台湾
朝鲜
中国
亚洲
世界
(中国近、中国弱、中国肥)
甲午战争的爆发
清政府
日 本
帝国主义
默许纵容
提供契机
积极扩张
蓄谋已久
避战求和
腐朽落后
朝 鲜(东学党起义)
(根本)
(直接)
甲午战争
黄海大战
A:时间:1894年9月
B:地点:黄海大东沟
C:经过:北洋舰队执行护航任 务,返航至黄海大东沟,遭日本舰队袭击,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邓世昌)
D:结果:中国失去黄海制海权
E:性质:日本的侵华战争,非正义战争。
小结战争的经过
1、朝鲜丰岛战役(1894),日本不宣而战__开始标志
2、黄海大战(1894、9),致远舰管带 邓世昌壮烈殉国
3、辽东战役, 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4、威海卫战役(1895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结束标志
致远号
邓世昌
中国战败的原因是什么?
(教训: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落后就要挨打。 )
A: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根本原因、主要原因)
B:由于李鸿章的“避战自保”、妥协 退让而贻误战机,导致中国军队 的一败再败。
C:中国军队装备落后,军备不足。
D:部分官兵临阵逃脱。
被日本掳去的镇远305mm主炮炮弹,
至今仍陈列在日本,用以羞辱中国人
自学指导二
1、掌握《马关条约》签订的时间、地点、双方代表、内容、对中国的危害、影响。
2、了解三国干涉还辽和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马关条约》
时间:1895年4月
地点:日本马关
人物:中国:李鸿章
日本:伊藤博文
《马关条约》的内容与危害
割三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二亿——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开四口——增辟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允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更严重破坏主权,刺激列强瓜分中国野心
清财政不堪重负,更加重人民负担,列强控制中国经济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资本输出,加深掠夺,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北极熊,代表俄国,将整个长城以北和新疆作为它的势力范围;虎,代表英国,吞食我最富庶的长江流域作为势力范围;肠,代表德国,象一条七寸毒蛇一样把我国的山东紧紧缠住;狂奔乱跳的大青蛙,代表法国,一举伸向我两广、云南;小太阳、日本,气焰嚣张,又把我国的福建作为它的势力范围。图的东南部还有一只秃鹰正向中国飞来,它代表美国,是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迟到者”,但它不会吃其它帝国主义国家残羹剩饭就善罢甘休,而是另有企图和阴谋……。
勿忘国耻
汉口
上海
宁波
福州
厦门
广州
重庆
沙市
苏州
杭州
三国干涉还辽和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1、三国干涉还辽
俄、法、德为什么干涉还辽?
俄、法、德认为日本在华势力过大威胁他们的在华利益。
原因:
经过:
结果: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日本为了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黄海大战 邓世昌
《马关条约》签定(时间、地点、双方
代表、内容,危害、影响)
辽东半岛战役 旅顺大屠杀
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当堂检测
(1)标志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事件是:
A.黄海战役 B.辽东战役 C.威海卫之战
答案:C
(2)和日本签定《马关条约》的中国代表是?
(3)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割让日本的领地是?
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李鸿章
中英《南京条约》
①割让香港岛;
②赔银二千万元;
③五口通商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④协定关税。
中日《马关条约》
①割让辽东半岛、 台湾、澎湖列岛;
②赔银二亿两;
③增开口岸 (重庆、沙市、苏州、杭州)
④在华设厂。
④经济侵略加剧;
⑤受控制程度加深。
①割地面积增加;
②赔款数额倍增;
③侵略深入内地;
半殖民地性质大大加深
材料分析题 材料:“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请回答:(1)材料中的“公”指谁?他的官职? (2)上述材料中的“此日”是指何年何事? (3)上述材料中的海军名称是什么? (4)上述材料中“壮海军威”是指的什么事?
(5)假如你是此人,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会怎么做? (6)如何评价此人?我们应该学习他什么样的精神?
(1)邓世昌。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 (2)1894年的黄海战役。(3)北洋舰队。 (4)是称赞邓世昌。因为邓世昌指挥致远舰与日军激战,在弹药将尽时,毅然下令开足马力,冲撞日舰吉野号,不幸中鱼雷,全舰将士壮烈牺牲。(5)就义,为国捐躯,死如泰山之重;求生,留得青山在,再抗日寇。 (6)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学习他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