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单元检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单元检测题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09 16:4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大气的运动》单元检测题
一、单选题
读南美洲某区域5~10月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①地气候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年降水量不足125mm B.全年高温少雨 C.夏季降水较少 D.有明显干湿季
2.①地成为该时期少雨中心的原因主要是( )
A.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 B.地势较高阻挡东部水汽
C.平原地形气流抬升较弱 D.受寒流降温减湿的影响
下图是北京、上海、广州、檀香山(火奴鲁鲁,约158°W,21°N)四地气压距多年平均值的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导致③④两地气压年变化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差异 B.海陆位置 C.地势高低 D.洋流分布
4.①②两地气压年变化的差异可反映( )
A.①地气压年变幅小于②地 B.②地较①地更加远离海洋
C.①地全年降水量多于②地 D.②地气温年较差小于①地
5.当四地气压差异最小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燕赵大地——赤日炎炎似火烧 B.太行群山——霜叶红于二月花
C.江淮平原——草长莺飞二月天 D.长城内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印度是一个降水充沛、洪涝灾害严重的国家,洪涝和干旱的发生,与西南季风的活动密切相关。图左为南亚地区夏季风进退时间,图右为印度逐月洪涝频次、降水量变化的多年平均状况。据此完成问题。
6.图左中,夏季风控制时间最短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图右中,与6月份相比,9月份洪涝频次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较大 B.气温较高
C.土壤湿度较大 D.植被覆盖率较低
江南地区主要包括介于雪峰山、南岭和武夷山之间的“江南丘陵”以及长江中下游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下图示意1978-2018年我国江南地区暴雨日数、大暴雨日数和特大暴雨日数时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1978-2018年,我国江南地区( )
A.特大暴雨的日数多于大暴雨 B.大暴雨发生日数年际变化最大
C.不同类型暴雨都集中于夏季 D.夏季各月暴雨日数都比春季多
9.影响我国江南地区暴雨日数月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夏季风 C.纬度位置 D.洋流
读世界局部地区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的M气压带是指(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11.关于图中M、N气压带说法正确的是是( )
A.M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间是7月份 B.两个气压带反映的时间相同
C.N控制下为高温多雨的天气 D.M控制下为温和多雨的天气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乙是甲图中虚线部分的大气运动状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
A.M处为冷空气 B.N处为暖空气 C.乙为冷锋示意图 D.M地晴,N地有雨
13.下图中,正确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期间,N地气温变化过程的是( )
A.B.C. D.
某生态研究小组基于G1S数据,采用空间统计分析研究了2001~2017年蒙古国东部野火的季节变化,得出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与秋季相比,蒙古东部春季过火面积更大,主要是因为春季( )
①地表可燃物积累多 ②气温回升快 ③东南季风势力强 ④植物枝叶密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冬季该地几乎无野火发生,主要得益于( )
A.降水稀少 B.河流结冰 C.植被凋零 D.地表积雪
16.端午节前后,我国南方暖湿气流活跃,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华南地区交汇。广东等地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即“龙舟水”。此时,华南地区的早稻正处于抽穗开花期。下列关于龙舟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当龙舟水来时,江河水位迅速上涨,有利于龙舟竞渡②此时,梅州地区要加强防范洪涝和滑坡③龙舟水跟台风属于同一天气系统④龙舟水影响早稻授粉,可能导致其减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A.降水较少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
18.夏季,S市主要受( )
A.夏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C.低压带控制 D.高压带控制
今年9月下旬至10月初,北方降雨频繁,南方“秋老虎”发威,多地达到35度以上的高温。下图为9月25至26日的全国降水量预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26日,西安附近的人们对这场雨的感受,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这场雨的强度不太大 B.持续的时间比较长
C.旁边镇上可能没下雨 D.利于粮食作物生长
20.此时控制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系统( )
A.因热力原因而形成 B.在该季节形成伏旱 C.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D.正常年份将向北移
下图为亚洲某区域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此时,乙地的气压值范围是( )
A.1000 1005hPa B.1005—1010hPa C.1010—1015hPa D.1015—1020hPa
22.甲天气系统势力强盛的季节( )
A.巴西高原草类茂盛 B.澳大利亚珀斯温暖湿润
C.伦敦日出东北方向 D.北京升旗仪式早于6时
23.此时,北京、郑州、平壤三地中,( )
A.郑州气压最高 B.平壤降雨最强 C.北京风力最小 D.北京气温最低
二、综合题
2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12月22日北京(40°N,116°E)某高校的李老师从首都机场出发,飞往芝加哥(42°N,87.5°W)(西6区)进行访问交流,下图为飞行路线示意图及航班信息,飞机准点起飞,较原计划提前17分钟到达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
材料二:李老师为即将来访的芝加哥师生提供了北京市有关气候资料,便于他们做好相关准备。降水量单位(mm)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4.7 -1.9 4.8 13.7 20.1 24.7 26.1 24.9 19.9 12.8 3.8 -2.7
降水量 3 7 9 20 33 78 192 212 57 24 7 3
(1)此次飞行时长为______,该日北京日出方向是______。
(2)飞机降落时,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范围大约占全球的______。
(3)飞机降落当日,芝加哥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其全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为______。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的规律是______,该日过后一个月内,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
(4)在下图中绘制飞机降落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要求画出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在下图所示的全球经纬网中,飞机降落时A点正值日落。
(5)简述该日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6)依据材料二,分析北京市气候特点。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示意图
材料二下表:长江三角洲地区某沿海城市H市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份分配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 40 76 90 136 177 224 159 276 183 100 45 52
材料三气象学中将冬暖夏凉的气候称为海洋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是相对于大陆性气候而言的,它受大陆影响小,气温的年、日变化都比较和缓,降水日数较多,多云雾,湿度较大。
中国气象研究院研究员林之光先生采用“气温年较差”和“平均气温日较差”两个指标,对我国进行了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的区划,即兼具“气温年较差大”和“气温日较差大”两个特点的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反之则属于海洋性气候。按此标准,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远离海洋的四川盆地却属于典型的海洋性气候。
(1)从气候的角度,评价我国季风气候区的农业生产条件。
(2)简述H市6、7、8月三个月之间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3)四川盆地是远离海洋的海洋性气候区,分析此现象的主要成因。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露点温度是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至饱和时的温度。下图示意某地区某时刻主要气象要素分布形势,来自不同区域且性质不同的气团、在这里交汇形成两个锋:冷锋、暖锋,导致该区域形成狭长的降雨区。
(1)用斜线在锋线附近绘出主要降雨区,并在锋线附近标注冷锋符号。
(2)锋面过后乙地清晨出现大雾天气,说明其形成原因。
(3)说明该区域属于北半球的两个依据。
(4)分析乙地附近锋面类型的成因。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希腊最大的港口B港(如图)地理位置优越,是距离苏伊士运河最近的西方港口,同时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西端的重要枢纽。经过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与希腊方面的共同努力,目前,B港正在成为“一带一路”上的一颗耀眼明珠。中远集团已经将其用作中国集装箱船从亚洲向欧洲出口的转运枢纽。
(1)描述B港降水的季节变化,并分析原因。
(2)说明B港口建设的有利条件。
(3)分析中国企业投资B港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参考答案
1.D 2.B 3.B 4.D 5.B 6.A 7.C 8.C 9.B 10.D 11.C 12.D 13.B 14.A 15.D 16.B 17.C 18.D 19.B 20.C 21.A 22.A 23.D
24.
(1) 13小时35分钟 东南
(2)5/12
(3) 24°34′ 46°52′ 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先变快再变慢
(4)
(5)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6)最高气温在7月,达26.1℃,最低气温在1月,为-4.7℃,气温年较差大;8月降水量最大,达212mm,12月、1月降水量最少,仅为3mm,年降水量约645mm,降水季节变化大;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特点。
25.
(1)有利条件:夏季普遍高温,有利于广泛种植热量需求较高的农作物(如水稻、玉米等);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不利条件:降水过度集中于夏(秋)季,易出现春旱夏涝;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水旱灾害频繁;冬春季节冷空气活动带来低温冻害、大风及夏秋季节的台风等灾害性天气,易造成农业损失。
(2)6月为梅雨季节(或锋面雨带到达此地),降水量较大;7月为伏旱天气(或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降水少;8月多台风雨,降水量较大。
(3)四川盆地冬季受到北部山脉屏障,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难以侵袭,气温不太低;夏季降水较多(且海拔稍高),不是特别炎热,气温不太高,所以气温年较差较小。四川盆地晴天少,多阴雨天,云量较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气温不太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气温不太低,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小。四川盆地地形较封闭,内部水汽不易扩散,多云雾,空气湿度较大。
26.
(1)准确判断冷锋、暖锋位置,并用斜线在冷锋后、暖锋前绘制狭长雨区。冷锋后雨区更为狭长,如图。
(2)冷锋过境后,天气转好,使得大气逆辐射减弱;气温降低,达到露点温度,近地面水汽遇冷凝结,出现大雾
(3)根据气温分布规律,图中北部地区气温普遍低于南部,说明北部纬度高,是北半球;根据风矢图,该区域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说明地转偏向力向右偏,为北半球气旋
(4)原因:该区域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受低压槽控制,偏北冷气流主动向偏南方向移动,出现冷锋系统
27.
(1)特点:夏季少雨,冬季多雨。成因:夏季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冬季受暖湿的西风影响,降水多。
(2)港阔水深;避风条件好;位于国际重要航线上;腹地广阔;离首都近,受首都辐射影响大。
(3)B港:地处中国欧洲海上航线上(或距离苏伊士运河近,或“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西端的重要枢纽),地理位置重要;建港条件好;基础设施较完善等。
中国企业:技术水平较高;资金雄厚;有国家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