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1张PPT)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系列精品教学课件
17.看云识天气
巩固深化
阅读1
朗读感知
看云识天气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多媒体课堂
阅读2
词语积累
阅读3
积累下列词语的字音和含义:
峰峦(luán):山峰和山峦。峦,小而尖的山,或连绵的山。
预兆(zhào):事前显露出来的迹象。
轻盈(yíng):这里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动作、体态一样轻巧优美。
匀称(yúnchèn):均匀;比例和谐。
崩塌(bēngtā):崩裂倒塌。
·
·
·
·
·
·
·
·
返回
上页
下页
弥漫(mí):(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征兆(zhào): 即将出现的景象。
一霎间(shà):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
千姿万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变化无常: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难以捉摸。
·
·
·
返回
上页
下页
学习这一课有什么用?
1、学好这一课就能预报天气;
2、其中的语文知识倒在其次。
返回
上页
下页
朗 读 感 知
返回
上页
下页
本文是什么文体?
——说明文。
本文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云和天气的关系。
返回
上页
下页
是平实的说明,
还是生动的说明?
生动的说明。
采用什么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
返回
上页
下页
结构层次
(第1段)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
(第2~6段)怎样看云识天气。
(最后一段)看云识天气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返回
上页
下页
第3~6段又分为几层?
分两层:
(3~5段)云的形态和天气的关系;
(第6段)光彩现象和天气的关系。
返回
上页
下页
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返回
上页
下页
朗读:
返回
上页
下页
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第一段采用什么结构形式?
“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返回
上页
下页
第一段的结构
首句“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是总说。
中间八个比喻,说明云的形态之多,扣“姿态万千”;
省略号后, “有时”“有时”“刚才”“一霎间”,紧扣“变化无常”。
最后一句又是总说:以“招牌”作比,说明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
返回
上页
下页
这一段是平实的说明
还是生动的说明?
生动的说明。
返回
上页
下页
这一段哪些句子是比喻句?
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
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
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
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
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
返回
上页
下页
这些比喻句属于什么说明方法?
打比方。
“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使说明对象生动形象,准确具体。
返回
上页
下页
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这几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起什么作用?
运用对比,突出“变化无常” 。
美丽——阴森;
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返回
上页
下页
“对比”的修辞方法用于说明,属于什么说明方法?
作比较。
返回
上页
下页
找出写云的动态的动词,
体会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
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
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
像羊群,来来去去;
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
点缀得很美丽……笼罩得很阴森。
返回
上页
下页
第2段与上下文是什么关系?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薄云”、“低而厚密的云层” ——承上,说明“云的各种形态”,
“天气晴朗的象征”、“阴雨风雪的预兆”——启下,引出云和天气的关系。
返回
上页
下页
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往往”、“常常” 不可删除,为什么?
它们表示经常如此,但也有例外,并非绝对如此。删除后就太绝对了。
它们使语言严密、准确。
返回
上页
下页
阅读3~5自然段
返回
上页
下页
朗读,读准加红色的字音,解释加绿色的词
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返回
上页
下页
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lǚ
朗读,读准加红色的字音
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温和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返回
上页
下页
shì
chèn
第3段介绍了哪几种云?
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返回
上页
下页
这一段采用什么结构形式?
先分后总:
先分别介绍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
然后概括:这几种云“都是很美丽的”。
返回
上页
下页
这一段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
返回
上页
下页
介绍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分类别:分为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
作诠释: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
打比方: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列数字: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
注意:“说明方法”都是三个字。
“修辞方法”都是两个字。
返回
上页
下页
填表,说明云的形态和天气的关系
云的种类 云的形状 位置 预示的天气情况
卷云
卷积云
积云
高积云
卷层云
高层云
雨层云
积雨云
像羽毛像绫纱
像棉花团
像白色绸幕
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布满天空
最高
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像粼波
很高
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2000米左右
映着灿烂的阳光
成群的扁球状,像羊群
?
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
?
天气将转阴
像毛玻璃
越来越低
几个钟头内下雨下雪
更低
连绵不断的雨雪降临
形成高大云山
?
马上就会下暴雨,有时带来冰雹或龙卷风
返回
上页
下页
高于积云才能称为“高积云”
看图片 识云名1
卷云
返回
上页
下页
看图片 识云名2
卷积云
返回
上页
下页
看图片 识云名3
返回
上页
下页
积云
看图片 识云名4
高层云
返回
上页
下页
看图片 识云名5
积雨云
返回
上页
下页
看图片 识云名6
积雨云
返回
上页
下页
看图片 识云名7
雨层云
返回
上页
下页
看图片 识云名8
高积云
返回
上页
下页
人教社教学图片
返回
上页
下页
人教社教学图片
返回
上页
下页
阅读第六、七自然段
返回
上页
下页
指出第6段的
中心句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
返回
上页
下页
填表,说明云上的光彩现象与天气的关系
名称 产生与位置 光彩 天气征兆
晕
华
虹
霞
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
朝霞不出门
晚霞行千里
七彩光圈里红外紫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分
彩色光环里紫外红
华环由小变大转晴 华环由大变小阴雨
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
彩色圆弧
东虹轰隆西虹雨
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
云层变红
返回
上页
下页
这段引用了什么谚语?
它们起什么作用?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东虹轰隆西虹雨。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作用:使语言简短、通俗易懂、节奏鲜明。
返回
上页
下页
第7段的四句话分为三层,请概括它们的意思。
看云识天气的目的;
看云识天气的方法;
看云识天气的注意事项。
返回
上页
下页
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用课文中的原话):
虚心向有经验的人学习,留心观察云的变化,在反复的观察中掌握规律。
返回
上页
下页
欣赏霞和虹
返回
上页
下页
欣赏霞和虹
返回
上页
下页
欣赏霞和虹
返回
上页
下页
欣赏霞和虹
返回
上页
下页
欣赏霞和虹
返回
上页
下页
欣赏霞和虹
返回
上页
下页
欣赏霞和虹
返回
上页
下页
欣赏霞和虹
返回
上页
下页
欣赏霞和虹
返回
上页
下页
欣赏霞和虹
返回
上页
下页
巩 固 深 化
返回
上页
下页
读一读,写一写
峰峦 预兆 轻盈
日晕 月晕 均匀 匀称
崩塌 弥漫 预兆 征兆
千姿万态 变化无常
一霎间 丝丝缕缕
返回
上页
下页
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
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云叫雨层云。
返回
上页
下页
作诠释、打比方
作诠释
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
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
返回
上页
下页
作诠释、打比方
作诠释
作诠释、作比较
有些事物很难描摹,打个比方,就容易讲清楚,而且显得生动活泼,很有趣味。仿照下面的示例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启发式开头:
1.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
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
返回
上页
下页
仿句: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驼峰,像闸门,像卧佛,像长蛇。
远处的霓红灯亮了,像眼睛,像流星,像彩绸,像长虹。
实践活动
从现在开始的几十天内,每天抽个时间,练习看云识天气,判断当天或第二天的天气情况,轮流发布天气预报,看谁预报得准确。
返回
上页
下页
扩大积累
我国有许多富有哲理的谚语,请在课外搜集一些(可以查阅资料或向长辈请教),分类积累。这会成为你的一笔知识财富。
返回
上页
下页
云交云,雨淋淋。
解释:云交云指上下云层移动方向不一致,也就是说云所处高度的风向不一致,常发生在锋面或低压附近,所以预示有雨,有时云与地面风向相反,则有“逆风行云,天要变”的说法。
返回
上页
下页
天气谚语举例1
棉花云,雨快临。
解释:棉花云指絮状高积云,出现这种云表明中层大气层很不稳定,如果空气中水汽充足并有上升运动,就会形成积雨云,将有雷雨降临。
返回
上页
下页
天气谚语举例2
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
解释:灰布云指雨层云,大多由高层云降低加厚蜕变而成,范围很大、很厚,云中水汽充足,常产生连续性降水。
返回
上页
下页
天气谚语举例3
云往东,车马通;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南,水涨潭;云往北,一阵黑。
解释:云的移动方向,一般表示它所在高度的风向。这一谚语说明的是云在低压内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它适用于密布全天、低而移动较快的云。
返回
上页
下页
天气谚语举例4
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解释:云往西,说明该地处于低压前部,本地将因低压移来而降雨;云往东,说明低压已经移过本地,本地处于低压后部,天气即将转晴,转晴之前常常要刮一阵风。
返回
上页
下页
天气谚语举例5
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
解释:指春、夏时节,雨天的中午,云层裂开,太阳露一露脸,但云层又很快聚合变厚。 “太阳现一现”常预示继续阴雨。
这句谚语和“太阳笑,淋破庙”“亮一亮,下一丈”等类同。
返回
上页
下页
天气谚语举例6
“主人”论坛
社会在发展,气象预报的技术手段也在发展。
你知道现在气象预报方面有哪些发展?
那么“看云识天气”还有意义吗?
返回
上页
下页
谢 谢
返回
上页
下页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看云识天气》同步精品练习
一、基础巩固:
1、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弥漫( ) 日晕( ) 谚语( ) 峰峦( ) 粼波( )
2、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⑴云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招牌”:
⑵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预兆:
3、将下列句子正确排序:( )
1、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2、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3、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
4、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5、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
6、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7、出现晚霞,表明阴雨天气就要到来;出现晚霞,表明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
4、下面四句中哪句语言风格不同,简要说明。
⑴“华”的颜色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⑵地球的赤道也不是正圆,而类似椭圆。⑶在太阳和月亮周围,有时会产生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⑷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
5、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
⑴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 )
⑵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
⑶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会有大雨。( )
二、课内阅读:
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在飘空中( )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 )内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然后再说说这个标点符号的作用。
(1) ;(2) ;
(3) 。
2、释加点的词,并从原文找出与之相呼应的句子。
(1)姿态万千:
(2)变化无常:
3、文中的原句概括出这段话的大意,然后指出这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1)原句:
(2)作用:
4、云的特征是什么?
5、这段话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 。
6、这一段文字能概括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
A、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B、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C、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D、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7、文中最后一句的“天气”能否改成“气候”?为什么?
三、课外阅读:
在热带地区或航行于赤道附近的海船上,冰是非常宝贵的,因为冰可以防止食物腐烂变质,可以使捕捞的海产品保鲜。但是正是炽热的阳光最能“摧残”这些冰块。不过,科学家想出了办法让太阳对冰停止“敌对行为”不要那么水火不容。
太阳当然不能直接制造冰块,但可以“曲线”造冰。比如,用电冰箱造冰,就是曲线造冰。电是一种能源,它可以使电灯发光,使电炉发热,却也能让冰箱造出坚硬的冰块来。电是能源,太阳也是能源,既然电可以造冰,太阳光为什么不能造冰呢?
因此,从道理上说,太阳光是完全可以造出冰块来的,其中一个方法是使太阳能通过光电池把光变成电,再用电来开动冰箱。但这个方法要使大量的光电材料,成本高。为了让渔民都能买得起,法国一家船舶公司的科学家研制出太阳能冰箱——一种能自动制冰的机器。
这种太阳能自动制冰机,外形像一个恒温箱,它既不用电,也不用烧油,就靠一个太阳光接收器。在接收器里装有许多活性炭颗粒,活性炭中有许多小孔,孔的直径只有百万分之25毫米,所以1克重的活性炭中孔的面积加起来很大,有100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网球场面积的1.5倍。在这些活性炭的孔中“灌进”甲醇,就像海绵吸水一样,活性炭可以吸进好多甲醇。
甲醇起什么作用呢?它和电冰箱中的制冷剂氟里昂的作用是一样的。在夜晚没有太阳时,因气温下降,接收器内的活性炭就吸进液态的甲醇。白天,太阳能接收器被太阳一晒,活性炭中的甲醇就变成气体,甲醇气化就会吸收大量周围的热量,起到冷却作用。气化后的甲醇流到制冰订的冷凝器变成液体,夜晚时又被活性炭粒吸进小孔内,每天就这样日夜循环制冰。
这种制冰机的优点是不用电,而利用“天赐”的太阳光“良源”。但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在阴天时因活性炭中的甲醇不能气化吸热,反而不能制造冰块。因此,这种太阳能冰箱只有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才有用武之地。
1、解释第二段中“曲线”一词的含义:
2、第三段中“从道理上说”能否删去,为什么?
3、从第五段中摘取、组合字词,填入下面句中的括号内:
甲醇所起的作用是: (只填四字),从而制冷。
4、从整体上看,“太阳能自动制冰机”具有哪些优点?
5、请给本文加一个标题。
四、中考链接:
1、(2009湖北黄冈)
【节日论坛】对不少人来说,“吃”成了过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好像吃了某一节日的特色食品就算过完这一节日了。特别是每一个传统节日前夕,商家为了推销节日食品,大肆炒作,为“吃”推波助澜。这种忽视传统节日深层内涵的现象,你如何看 班上同学对此要举办一个小论坛,请你为本次论坛拟写一条宣传标语。(3分)
宣传标语:重视传统节日内涵, 。(要求与上句结构相似,1分)
2、(2009安徽)
校学生会准备于5月4日下午两点在第一会议室举行主题为“我与文明同行”的座谈会,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需要你去解决。 (12分)
(1)请你以“文明”二字开头,拟一条宣传标语。要求:①紧扣座谈会的主题;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③不超过20个字。
参考答案:
一、1、mí yùn yàn luán 1ín
2、⑴本意是挂在商店门前写明商店名称的牌子,这里指各种各样的天气可能出现的标志。⑵预先露出来的迹象。
3、(2、1、6、5、3、7、4)
4、第四句,语言比较生动,其他的语言较平实。
5、⑴打比方⑵打比方⑶引用、作诠释
二、1.⑴。表示前面是总说,后面是具体描述。⑵;表示前后是并列的句子,分别描绘了云的种种形态。⑶……表示云的变化情况还有许许多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2. ⑴姿势与神态千变万化。“有的像羽毛,……像雄师,像奔马……”⑵变化不定。“刚才还是白云朵朵,……大雨倾盆”。 3. ⑴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⑵这段是全文的总说,后面将作具体说明。 4. 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5.比喻、排比、对比 6.C 7.不能。因为“气候”一般是指较大地区里较长时间的气象情况。“天气”往往是指较小地区和较短时间内大气中发生的各种气象变化。从天上挂的云能识别的是一天或数天较短时间内的气象情况,所以用“天气”恰当、准确。
三、1、间接 2、不能。从本文看,主要侧重于介绍太阳能造冰的实际应用及方式,“从道理上讲”强调了其可能缺少推广价值的一面。 3、气化吸热 4、廉价不用电 5、略
四、1、宣传标语【示例】彰显民族文化瑰宝【示例】弘扬中华民族文化(1分)
2、示例:文明像灯塔,为我们人生航船指明方向。
示例:文明是滋养我们成长的甘泉。
示例:文明,人生旅途的路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37张PPT)
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系列公开课课件
17.看云识天气
看云识天气
峰峦
预兆
轻盈
绫纱
鳞波
弥漫
棉絮
日晕
丝丝缕缕
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luán
zhào
yíng
líng
lín
mí
xù
lǚ
yùn
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
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在原文中找)
思考:
文章介绍哪些云、云的光彩?它们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天气?
卷云
卷积云
积云
高积云
卷层云
高层云
雨层云
积雨云
晕
华
虹
霞
卷积云
卷云
积云
高积云
卷层云
高层云
雨层云
积雨云
5000m
10000m
0m
卷云
“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说明方法:
打比方
云名 云的形态 高度 厚度 天气征兆
晴天云简表
卷云
像羽毛像绫纱
最高
最薄
晴朗
卷积云
“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
说明方法:
打比方
云名 云的形态 高度 厚度 天气征兆
晴天云简表
卷云
像羽毛像绫纱
最高
最薄
晴朗
卷积云
像水面的鳞波
很高
很薄
无雨雪
积云
“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
说明方法:
打比方
列数字
云名 云的形态 高度 厚度 天气征兆
晴天云简表
卷云
像羽毛像绫纱
最高
最薄
晴朗
卷积云
像水面的鳞波
很高
很薄
无雨雪
积云
像棉花团
两千米左右
较薄
阳光温和
高积云
“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说明方法:
打比方
云名 云的形态 高度 厚度 天气征兆
晴天云简表
卷云
像羽毛像绫纱
最高
最薄
晴朗
卷积云
像水面的鳞波
很高
很薄
无雨雪
积云
像棉花团
两千米左右
较薄
阳光温和
高积云
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扁球状
较高
较薄
天晴
卷积云
卷云
积云
高积云
卷层云
高层云
雨层云
积雨云
5000m
10000m
0m
卷层云
“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
云名 变化过程 形状 位置 天气征兆
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卷层云
卷云聚集向前推进
像白绸幕
高
晴转阴
高层云
“云层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了云看太阳或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云名 变化过程 形状 位置 天气征兆
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卷层云
卷云聚集向前推进
像白绸幕
高
晴转阴
高层云
卷层云越来越低
像毛玻璃
低
将下雨雪
雨层云
“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
云名 变化过程 形状 位置 天气征兆
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卷层云
卷云聚集向前推进
像白绸幕
高
晴转阴
高层云
卷层云越来越低
像毛玻璃
低
将下雨雪
雨层云
高层云变得更厚
暗灰色云块
更低
雨雪连绵
积雨云
“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
云名 变化过程 形状 位置 天气征兆
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卷层云
卷云聚集向前推进
像白绸幕
高
晴转阴
高层云
卷层云越来越低
像毛玻璃
低
将下雨雪
雨层云
高层云变得更厚
暗灰色云块
更低
雨雪连绵
积雨云
积云形成高大云山
乌云密布天空
更低
雷雨冰雹
晕
华
虹
霞
光名 产生和分布情况 色彩 天气征兆
云的光彩简表
晕
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
里红外紫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华
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分
里紫外红
华环由小变大,转晴;由大变小,转阴雨
虹
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
彩色圆弧
东虹轰隆西虹雨
霞
早、晚,太阳照着对面的云彩
云层变红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幻灯片 25
晕
华
虹
霞
卷云
卷积云
积云
高积云
卷层云
高层云
雨层云
积雨云
晕
华
虹
霞
练习:
有些事物很难描摹,打个比方,就容易讲清楚,而且显得生动活泼,很有趣味。仿照下面的示例造句。
示例:
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提示:
2、仿修辞(比喻、排比)
1、仿形式(像□□)
3、仿内容(景物、动物)
仿句:
远处的霓虹灯亮了,……
作业:
介绍以下事物中的其中一种,要运用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不少于100字。
烟花、月亮、紫藤萝、星海音乐厅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看云识天气》公开课教案
中学 级 语文 科组公开课教学设计
教师:
教材内容 看云识天气 1 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云与天气的关系。
2.理解生动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
3.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精神。
教材 重点 了解云与天气的关系。
难点 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导入:猜谜语:“运动会上都有他。”打一字。明确:谜底为“云”。教师介绍云字的繁体:“雲”引出课题。 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学生自读全文,找出文中哪一句话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关系。明确: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通过自读,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三、研读新课1、过渡:作者说“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那么作者是怎样具体地说明这一点的呢?文中介绍了哪些云和光彩?请在课文里画出对它们进行描写的语句,并明确它们将带给我们怎样的天气?(填表格)明确:云的种类依次有: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云上的光彩依次有:晕、华、虹、霞2、请学生任选一种云或光彩,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作自我介绍。(教师示例、学生对照课文小组内介绍、课堂交流) 看图与填写表格后,从纵向理清思路,了解云与天气的关系教师示例更加符合说话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课文内容与说话训练有机结合。
介绍要求:充分利用文中描写云彩的句子。让别人明白你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3.小结:通过自我介绍,我们认识了各种云彩,明白了它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天气。
四、拓展延伸有些事物很难描摹,打个比方,就容易讲清楚,而且显得生动活泼,很有趣味。同学们试试仿照课文第一段的示例造句。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学以致用,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到拓展延伸。
五、总结,布置作业。作业:介绍以下事物中的其中一种,要运用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不少于100字。(烟花、月亮、紫藤萝、星海音乐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看云识天气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这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文章先说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第1段是概述,语言很有特点。先总说一句:“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接下来,作者运用比喻和排比把云的万千姿态描绘得非常生动形象,能够激发读者的想像。学习这段语言,教师要让学生熟读,细细体味语言的美妙,尽情想像蓝天白云的奇妙变化,甚至可以让学生模仿写作。
接下来的4段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和天气的关系。第2段是后面三段的“纲”: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低而厚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教师提示学生思考:此处为什么用“往往”“常常”作限制词,不用行不行 )后面三段就是遵循这个“纲”展开的。这就是文章的思路。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这个思路理清。理清了思路,看文章才不盲目。
具体到一段文字中,也是有思路的。第3段对应第2段中的“薄云”“晴朗”。薄云分几类呢 薄云有什么特点呢 薄云分为“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它们分别有自己的特点,又有共同的地方。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共同点。这一段分四层,非常清晰,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写出来。作者清晰的思路是通过分类别的方法来表现的。把薄云分为四种,一一介绍,有条不紊,值得学生学习和借鉴。
第4、5段对应第2段中的“厚密”“阴雨风雪”,写作思路与上面几段相同。从第6段开始,文章转入了另外一层意思,即“云的光彩与天气的关系”。应该说,“云的光彩”是被第1段中“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所涵盖的,所不同的是3、4、5段是从云的形态与天气的关系的角度来说明的,第6段转为从云的光彩与天气的关系的角度来说明。教师要引导学生看出说明角度的变化,并且总结写作经验: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事物。按照云的不同的光彩,作者把云分为四种:晕、华、虹、霞。作者还把它们之间的差别作了介绍,这是比较说明。作者还引用了谚语,说明这是经过人民群众实践检验了的,是生活经验的总结。这一段的层次也很清晰。由此可启发学生总结出本文写作层次清晰的特点。
本文的写作特点:1.层次清楚,有纲有目;2.能抓住云的特点来进行说明;3.语言生动,运用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把云写得生动形象;4.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二、问题研究
1.这是一篇科普文,教学重点应放在对天气知识的学习上呢 还是放在说明文的学习上呢 还是两者兼有呢 如果放在对天气知识的学习上,很容易上成地理课,应该以学习文章的阅读规律为重点,把握这一类文章的特点。对天气知识的学习可适当进行,一点不学也是不可能的。但要把对天气知识的学习渗透在阅读的训练中。
2.对于云的名称的理解是有一定难度的,可结合课本前面的彩色插页加深理解。比如“卷云”的图片中,卷云呈现出卷起的样子,有一个小钩。另外,文中看云的角度是从地面往上看,不是从飞机上往下看。
练习说明
一 默读课文,完成下面两题。
1.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用课文中的原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一种表格,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预示的天气情况。
参考答案:
1.这道题检查学生把握中心句的能力。中心句是“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解题思路是:本文主要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第1段先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云的千姿万态,最后一句话总结,点明中心,后面的文字是对它的具体说明。
2.云的种类繁多,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通过设计表格,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云的种类,从而更加清楚地理解课文。解答这道题的思路是,先把云分成两大类:按照云的形态可分为晴天的云和雨雪天气的云;再按照云的光彩分为四种。列表如下:
晴天云简表
云名 云的形态变化 高度 厚度 天气征兆
卷云 像羽毛像绫纱,丝丝缕缕地漂浮着 最高 最薄 象征晴朗
卷积云 像水面的鳞波,是成群成行的卷云 很高 很薄 无雨雪
积云 像棉花团,上午出现,傍晚消散 2 000米左右 较薄 阳光温和
高积云 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扁球状,排列整齐 2 000米左右 较薄 天晴
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云名 变化过程 形状 位置 天气征兆
卷层云 卷云聚集,向前推进 像白绸幕蒙住天空 高 晴转阴
高层云 卷云越变越厚 像毛玻璃遮着太阳 低 将下雨雪
雨层云 高层云变得更厚 暗灰色云块密布天空 更低 雨雪连绵
积雨云 积云迅速形成高大云山 乌云密布天空 更低 雷雨冰雹
云的光彩简表
光名 产生和分布情况 色彩 天气征兆
晕 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 里红外紫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华 产生在高积云边缘部分 里紫外红 华环由小变大,转晴;由大变小,转阴雨
虹 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云幕上 彩色圆弧 东虹轰隆西虹雨
霞 早、晚,太阳照着对面的云彩 云层变红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二 有些事物很难描摹,打个比方,就容易讲清楚,而且显得生动活泼,很有趣味。仿照下面的示例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造句:
1.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
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比喻句的掌握(在形式上还应该是排比句)。
参考答案:
1.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像驼峰,像闸门,像卧佛,像长蛇,……
2.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眼睛,像流星,像彩绸,像长虹,……
解答此题主要靠想像和联想。从形状入手,既考虑静态,又考虑动态。
三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开展活动。
1.从现在开始的几十天内,每天抽个时间,练习看云识天气,判断当天或第二天的天气情况,轮流发布天气预报,看谁预报得准确。
2.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天气的谚语,请在课外搜集一些(可以查阅资料或向有经验的长辈请教),分类积累。
此题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答案从略。
教学建议
一、复习巩固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积累课文中的比喻句。
二、建议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观看云的图片,加强感性认识。
三、教师不要讲得太多,主要通过学生的读书、讨论和教师的答疑来完成。
四、结合“有关资料”教给学生一些关于天气的谚语,并运用于生活中。
有关资料
一、看云识天气的一些谚语
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根据云的形状、来向、移速、厚薄、颜色等的变化,总结了丰富的“看云识天气”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编成谚语。我们在这里将这些有关“看云识天气”的谚语汇总在一起,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留心作一些观察对照。
“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钩钩云气象上叫做钩卷云,它一般出现在暖锋面和低压的前面,钩卷云出现,说明锋面或低压即将到来,是雨淋淋的先兆。但是,雨后或冬季出现的钩钩云,则会连续出现晴天或霜冻,所以又有“钩钩云消散,晴天多干旱”,“冬钩云,晒起尘”的谚语。
“炮台云,雨淋淋”:炮台云指堡状高积云或堡状层积云,多出现在低压槽前,表示空气不稳定,一般隔8~10小时左右有雷雨降临。
“云交云,雨淋淋”:云交云指上下云层移动方向不一致,也就是说云所处高度的风向不一致,常发生在锋面或低压附近,所以预示有雨,有时云与地面风向相反,则有“逆风行云,天要变”的说法。
“江猪过河,大雨滂沱”:江猪指雨层云下的碎雨云,出现这种云,表明雨层云中水汽很充足,大雨即将来临。有时碎雨云被大风吹到晴天无云的地方,夜间便看到有像江猪的云飘过“银河”,也是有雨的先兆。
“棉花云,雨快临”:棉花云指絮状高积云,出现这种云表明中层大气层很不稳定,如果空气中水汽充足并有上升运动,就会形成积雨云,将有雷雨降临。
“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灰布云指雨层云,大多由高层云降低加厚蜕变而成,范围很大、很厚,云中水汽充足,常产生连续性降水。
“云往东,车马通; 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麦”:根据云的移动方向来预测阴晴,云向东、向北移动,预示着天气晴好;云向西、向南移动,预示着会有雨来临。云的移动方向,一般表示它所在高度的风向。这一谚语说明的是云在低压内不同部位的分布情况。它适用于密布全天、低而移动较快的云。
“乌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指太阳落山时,西方地平线下升起一朵城墙似的乌云接住太阳,说明乌云东移,西边阴雨天气正在移来,将要下雨。一般来说,如接中云,则当夜有雨;如接高云,则第二天有雨。但如西边的乌云呈条块状或断开,或本地原来就多云,那就不是未来有雨的征兆了。
“西北天开锁,明朝大太阳”:指阴雨天时,西北方向云层裂开,露出一块蓝天,称“天开锁”。这说明本地已处在阴雨天气系统后部,随着阴雨系统东移,本地将雨止云消,天气转好。
“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指春、夏时节,雨天的中午,云层裂开,太阳露一露脸,但云层又很快聚合变厚,这表明本地正处在准静止锋影响下,准静止锋附近气流升降强烈、多变。上升气流增强时,云层变厚,降雨增大;上升气流减弱时,云层变薄,降雨减小或停止;中午前后,太阳照射强烈,云层上部受热蒸发,或云层下面上升气流减弱,天顶处的云层就会裂开。随着太阳照射减弱,或云层下部上升气流加强,裂开的云层又重新聚拢变厚。因此,“太阳现一现”常预示继续阴雨。这句谚语和“太阳笑,淋破庙”“亮一亮,下一丈”等谚语类同。
“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瓦块云,晒煞人):鲤鱼斑是指透光高积云,产生这种云的气团性质稳定,到了晚上,一遇到下沉气流,云体便迅速消散,次日将是晴好天气。但是,如果云体好像细小的鱼鳞,则是卷积云,这种云多发生在低压槽前或台风外围,近期会刮风或下雨,所以又有“鱼鳞天,不雨也风颠”的谚语。
“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这里所指的云,是低压区里的低云。低压是自西向东的(实际上往往是自西南向东北移动)。云往西,说明该地处于低压前部,本地将因低压移来而降雨;云往东,说明低压已经移过本地,本地处于低压后部,天气即将转晴,转晴之前常常要刮一阵风。
“云钩向哪方,风由哪方来”:云钩指的是钩卷云的尾部,出现在高空,有时上端有小钩,也有排列成行的。上端小钩所指,是高空风的方向,而高空风往往又与地面相联,所以根据云钩方向大体可测知风的来向。
“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是说早晨东南方向有黑云遮日,预示有雨。因为早晨吹暖湿的东南风,温度较本地空气为高,形成上冷下热,水汽易上升成云,再加上白天地面受热,空气对流上升,更促使云层抬高,水汽遇冷成水滴,从而可能使天气变为不风即雨的情况。
“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黄云多是暖湿空气强烈上升所致,出现这种情况多降阵雨与冰雹。
“山戴帽,大雨到”:山戴帽是说气压低,空中水汽多在山顶形成云层。至于是否会降雨,一般要视情况而定,如云逐渐降低且加厚,降雨的可能性大,反之,云逐渐抬升变薄,下雨的可能性就小。
“云吃雾下,雾吃云晴”:见到雾之后来了云,可能低气压要来临,是要下雨的兆头。反之,如云消雾起,表示低气压已过,晴朗天气即将来临。
“日落射脚,三天内雨落”:指太阳从云层的空隙中照射下来,称“日射脚”,傍晚出现日射脚,说明对流作用强烈,预示有雨。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早晨东方无云,西方有云,阳光照到云上散射出彩霞,表明空中水汽充沛或有阴雨系统移来,加上白天空气一般不大稳定,天气将会转阴雨;傍晚如出晚霞,表明西边天空已放晴,加上晚上一般对流减弱,形成彩霞的东方云层,将更向东方移动或趋于消散,预示着天晴。
“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指的是久晴之后出现雾,说明有暖湿空气移来,空气潮湿,是天阴下雨的征兆;久阴之后出现雾,表明天空中云层变薄裂开消散,地面温度降低而使水汽凝结成辐射雾,待到日出后雾将消去,就会出现晴天。
在暖季的早晨,如天边出现了堡状云,表示这个高度上的潮湿气层已经很不稳定,到了午间,低层对流一旦发展,上下不稳定的层次结合起来,就会产生强烈的对流运动,形成积雨云而发生雷雨。所以有“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的谚语。
另外,有天气预兆的云在演变过程中,往往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季节性和地方性。当天空中的云按照卷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这样的次序从远处连续移来,而且逐渐由少变多,由高变低,由薄变厚时,就预示着很快会有阴雨天气到来;相反,如果云由低变高、由厚变薄、由成层而崩裂为零散状的云时,就不会有阴雨天气。在暖季早晨,天空如出现底平、顶凸、孤立的云块(淡积云),或移动较快的白色碎云(碎积云),表明中低空气层比较稳定,天气晴好。
此外,云的颜色也可预兆一定的天气,如冰雹云的颜色先是顶白底黑,而后云中出现红色,形成白、黑、红色乱绞的云丝,云边呈土黄色。黑色是阳光透不过云体所造成的;白色是云体对阳光无选择散射或反射的结果;红黄色是云中某些云滴(直径在千分之一到百分之一毫米之间)对阳光进行选择散射的现象。有时雨云也呈现淡黄色,但云色均匀,不乱翻腾。还有不少谚语是从云色和云形来预兆要下冰雹的。例如,内蒙古有“不怕云里黑,就怕云里黑夹红,最怕黄云下面长白虫”等谚语,山西有“黄云翻,冰雹天;乱搅云,雹成群;云打架,雹要下”“黑云黄云土红云,翻来覆去乱搅云,多有雹子灾严重”等谚语。还有“午后黑云滚成团,风雨冰雹一齐来”“天黄闷热乌云翻,天河水吼防冰蛋”等说法,这些都说明当空气对流强盛,云块发展迅猛,像浓烟一股股地直往上冲,云层上下前后翻滚时,就容易下冰雹。
二、看云识天好出游
天气状况对户外活动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遭遇恶劣天气多半起因于天气骤然变化。为了享受快乐的户外生活,旅游者在收听天气预报的同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气候知识,学会看云识天气,使自己能够从容应对天气的异常变化。
这里介绍10种云层形式,有“积”字表示云的形状是块状(无关大小),有“层”字表示天空布满阴沉的云。每种类型都给出了分布的大约海拔高度,云层越高,天气越好。在极地地区,同种类型的云层会在更低海拔的天空出现。
卷积云:小圆块积云,看上去如同波纹状,常被称为“鱼鳞天”,通常海拔高度5 000~8 000米,一般预兆晴朗天气。
高积云:类似于卷积云,预兆天气良好,但它的覆盖范围更广,云层更厚,白中有暗。通常出现于暴雨之后,悬浮在5 000~6 000米的高空。
积雨云:为低层雷云,云色乌暗。塔形云层高可达6 000米,顶部平云层被称作砧顶。积雨云常带来强风暴雨、雷鸣和闪电。上层类似假卷云,顶层类似假雨云。
积云:很易于识别,蓬松状白云,如同团团棉絮,飘浮在空中。如果彼此分开意味着又是美好的晴天,可是如果发展得越来越大,前端越来越多,很可能会带来一场突然降临的暴雨。位于海上碧空中的积云,通常表明离陆地已经不远,高度一般不超过2 500米。
卷云:由冰晶形成的高层缕状云,这也是它看上去纯白色的原因,经常称作马尾云。它们也通常意味着天气晴朗,高5 000~9 000米。
卷层云:由冰颗粒形成,看上去像白云的纹路,这些是惟一会在太阳或月亮周围产生光晕的云层。如果卷层云扩展,意味着天气晴朗;如果卷层云缩小,意味着将要下雨;如果天空笼罩着卷云,卷云上部的天空变暗,逐渐形成卷积云,这预示着雨雪的来临。
高层云:在阳光或月光照耀下,看上去像灰色的幕幔。如果湿空气靠近,云盘消失,云层变厚、变暗,直至下雨,高可达2 500~6 000米。
雨层云:为低层乌云,笼罩在空中,意味着4小时之内会有降雨,通常会持续几小时。
层积云:低层覆瓦状云层,通常覆盖整个天空。云层较薄,阳光可以透射下来。它们可能会带来雷阵雨,但一般会在午后消失,留下一片晴朗明亮的蓝天。高度低于2 500米。
层云:云层最低,犹如浓雾笼罩在空中,刚开始出现时经常会被误认为是高山浓雾。它们并非很自然的雨水云,但也可以形成蒙蒙细雨。如果在夜间它越来越厚,覆盖在清晨空中,通常这会是晴朗的一天,高度不超过2 500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7 页 (共 7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看云识天气
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当那连绵的雨雪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空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的绸幕。这种云叫卷层云。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将转阴。接着,云层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了云看太阳或月亮,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这时卷层云已经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了。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这种云叫雨层云。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的雨雪也就降临了。
夏天,雷雨到来之前,在天空先会看到积云。积云如果迅速地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群峰争奇,耸入天顶,就变成了积雨云。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了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马上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有时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变化,这对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学会看云识天气,就要虚心向有经验的人学习,留心观察云的变化,在反复的观察中掌握规律。但是,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毕竟有一定的限度。要准确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还得依靠天气预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1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