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外国语学校课时教案
课题 《春江花月夜》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本诗含蓄、隽永、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和把握古代诗人借助意象述志达情的主要文脉,以提升诗歌鉴赏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通过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文化传承与理解:体悟作者的情怀和哲思。
重难点 体会画面美和哲理之趣。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提问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
课堂教学授课思路 通过诵读体会诗歌意境,描绘画面美,借助活动探究理解诗人的情怀和哲思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春江花月夜》谓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享有“孤篇压全唐” 、“盛唐第一诗”、“春风第一花” 的美誉,张若虚也因为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为什么他能跻身唐代的诗歌盛宴中毫不逊色呢?我们今天来找到答案。思考《春江花月夜》获得这么高的评价,那么,它好在哪里?谈谈你的初读感受。题目中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哪个意象是全诗的纽带?明确:全诗以月为主体,紧扣月下的春、江、花,月是诗中生命的纽带,统摄全诗。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四.探究:诗人通过描写画面抒发了怎样的情与理?预设: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思考:这首诗是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的。在前八句诗中,作者选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副意境。明确:诗人以春江、潮水、明月、芳甸、花林、流霜、白沙等为意象,构成一幅恬静幽美、空明澄澈的水墨彩图: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潮水走到哪里,月光跟到那里,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弯弯曲曲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明月随江水而来,把她的光辉投到花林上,仿佛给花林撒上了一层雪珠儿。月光皎洁,使得空中的飞霜不能察觉了。在皎洁的月光下,江滩的白沙也分辨不清了。诗人用其生花妙笔,继续渲染春江月夜的神往之处:看!江水宛然前行,流到了一个芳草萋萋、繁花满树的幽处。接着,诗题中的“花”终于亮相了:但见月华洒在花树上,朵朵花儿晶莹可爱。然后,诗人将镜头推向空中,但见月色溶溶,月光如凝霜朦胧。镜头再转向江畔沙滩,银色沙滩和乳色月光融为一体,无法区分。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第三章前两句依然在写景,又从沙滩回到空中月色的皎洁、玉宇的澄明。这是为了承上启下。这时,随时间推移,月亮已升到当空,而江天的浩瀚,让诗人联想到: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想必就有此月亮了吧?但不知谁第一次见到它,也不知明月是在哪年第一次照见世人?这样的问题,即使是在今天,也固然无从回答。这里,诗人表现出对宇宙奥秘的沉思冥想。对月的发问,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思考人生哲理的开端。一般情况下,面对自然或宇宙,人易产生渺小、短暂继而悲伤。比如: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在永恒的人类、永恒的明月、永恒的流水面前,一个人的生命只是瞬间,人生易老啊!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翻出新意: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这样,“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诗人以群体生命的延续回答了这个令人类永远感伤的宇宙命题。 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悠悠远去的白云,不禁让读者想起崔颢《黄鹤楼》颔联第二句“白云千载空悠悠”,暗喻游子离家远去而又行踪不定,自然而然地引出青枫浦上的愁客(游子)。“不胜愁”渲染了小船上游子的愁云惨雾、相思情愁。“何处相思明月楼?”以妻子(思妇)的相思来反衬游子的倦客愁,既节省笔墨,又给读者留下回味无穷的余地。“明月楼”以物代人(游子之妻):思妇。正如曹植的《七哀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里写思妇想念游子的情形十分别致,那一轮可爱的明月总是照在她的妆镜台上,似乎想要安慰她,但是思妇见月,更增加了悲苦。月光无处不在,玉户帘上是月,捣衣砧上是月。她想把捣衣砧上的月光拂去,又想把帘子卷起来,以便把上面的月光卷去,可是这恼人的月光“卷不去”,“拂还来”。“卷不去”和“拂还来”明指月光洒在门帘和捣衣砧上,暗指思妇的愁思无法排遣,反衬出游子的离愁别恨。徘徊”一词的表达作用:拟人,写出月游移不定的动态,赋予月亮人的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伤心,对她怜悯不忍离去,与后文的卷不去,拂还来相呼应,月亮的不忍,做法只会惹得思妇更思念。何为“捣衣”?古时制衣的料子如罗纫、缟练等大都是生料,必须捶捣,使之柔软熨贴,做成的衣服才能穿着舒适。妇女把织好的布帛铺在平滑的板(称为“砧”,一般为石制上,用木棒(称为“杵”)敲平,这个过程称为“捣衣”,也叫“捣练”;有时是在衣服做成之后进行捶捣,前人诗歌中也统称“捣衣”。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船上的游子和楼台上的思妇都看到那轮明月,虽互相思念却彼此音信不通。于是,思妇的极度思念化为幻想:希望化作一缕月光,飞流到亲人身边,去抚照远方的亲人。但这不可能,于是幻想委托雁儿、鱼儿为自己捎信。这里,思妇无限愁思的细腻心理描写,被诗人以浪漫主义手法表现得异常超脱、含蓄;同时,思妇的“痴情”呼应第五章游子的“不胜愁”。鱼龙、鸿雁本来是月光下的景物,此处写出了月光的清澈。但也是用典——“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雁”和“鱼”在古代都和相思有关,成语有“鸿雁传书”;古诗中有“遗我双鲤鱼”的句子,古人把木片刻成鱼型,两片一合,中间夹书信,外边系红绸,鱼就是信封。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唐)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韦庄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高适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晏几道驿寄梅花,鱼传尺索,砌成此恨无重数。——秦观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饮马长城窟行》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昨天晚上梦见花落在幽静的水潭,可怜春天已过了一半却还不能回家。江水流走了,春光随着水流逝,水潭上落下的月亮如今又正向西倾斜。承接第七章,写游子因思念至极,因思成梦,由梦生怜;游子追述昨夜梦见自己在潭边闲步,看见繁花纷谢。这让人自然而然地想到春将逝也,青春,幸福,憧憬也将去。可怜这美好的青春,就这样在无限等待中随江水流去。然后,由倒叙闪至现实:眼前月已西沉,夜已将尽,可怜这远方游子依旧没有回家。复”写游子日复一日,夜夜望月思归,直至夜深月落,从持续时间的角度表现相思之苦。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斜月沉沉藏海雾”既写出了夜色的迷蒙,更写出游子归期难定的迷茫,“沉沉”写出了他不能如愿归家的沉重心理和孤寂之情。“无限路”写游子与思妇天各一方,衬托了他的相思之苦。最后写游子的离愁伴着月光,洒满江边的树林,洒满江树的月光象征无穷无尽的离愁,月色和离愁水乳交融,一个“满”字写出愁思的深厚。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月终于坠入沉沉海雾中,而游子、思妇依旧天南海北。思妇无奈地叹息:不知在这么美好的明月之夜,能有几个游子趁月而归呢?只见多情的明月余晖,带着人间纷乱、复杂和激荡的思情,洒满在江边的花树上。诗至此戛然而止,题中五字,或明或暗地放在诗的最后一章。最后以“摇情”收束全诗,让人觉得诗欲止而情未了,让人回味无穷。小结春江花月图、月下沉思图、思妇怀远图、游子思归图那一轮明月照古今这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一种‘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憧憬和悲伤。所以,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依然是一语百媚,轻快甜蜜的”讨论:月的意蕴非常的丰富,单单是本诗就表达了多种感情,结合诗句谈谈都表达了那些感情?明确:“月”是全诗的灵魂:景物描写的主体,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哲理思考的凭借,抒写离情别绪的依托。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六.课堂总结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诗人细致地描绘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静谧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发出对宇宙无穷、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对游子思妇天各一方的惋惜。 诗中尽管不无人生苦短的伤感,但惆怅中还交织着对生命的依恋,对青春的珍惜;尽管有夫妇别离的哀愁,但写来柔婉似水,饱和着“借明月寄相思”的脉脉温情,含蕴着对重逢的美好企盼。 这首诗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废。它表现了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当开阔。一首《春江花月夜》,不仅超越了时代,写出对哲理的思考,又超出了小我,抒发天下游子思妇的情感,将诗情、画意、哲理三者完美融合!七.当堂检测(略)八.练笔借助“月”的意象完成一部作品,可以是一首小诗,一条短信,也可以是一篇短文。 温馨提示教案书写时请把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写在相应的区域 学生分享初读体验,领悟诗歌中描绘的画面美。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1.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明月随着潮水从海上升起,与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的“海上生明月”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月光照射下波光闪耀千万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用比喻的手法写明月映照下江边原野风光景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本课试图引导孩子们领悟诗境,体会诗中的画面美、人情美、哲思美。以月意向的探讨分析为载体,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设计上从本诗扩大了宫体诗的格局谈起,引领孩子体会初唐诗人哀而不伤的审美选择,初步感知盛唐气象那种昂扬的自信,为后面孩子们广泛的阅读唐诗,理解那个盛世诗歌的精神内核做一些铺垫,为后面的群文阅读做准备。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要关注单元教学任务,注重单元整合,古诗文诵读部分对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传承意识,培养学生根植文化自信的信念有着重要的作用,他跳出了小单元的局限,体现了新课改背景下单篇教学的意义。更宏阔的课程视野并不拒绝深度的单篇教学,也不拒绝对文本进行更个性化的解读。与过去教这一课相比,本次教学我更尊重学生的表达,尊重学生的审美体验,更放大文化传承的意义,更强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强调生生互助,培养学生的诗情。不足之处,就是在时间的安排上,还显得有些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