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训练题-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一.选择题(共23小题)
1.成年人血液的总量一般相当于本人体重的( )
A.1%~2% B.7%~8% C.40%~50% D.20%~30%
2.一个健康人的血液中的无机盐、水和葡萄糖的相对含量如图。图中a、b、c分别表示( )
A.水、无机盐和葡萄糖 B.葡萄糖、水和无机盐
C.葡萄糖、无机盐和水 D.无机盐、葡萄糖和水
3.一个体重为50千克健康成年人,若一次失血100毫升,其结果是( )
A.对身体毫无影响
B.对健康有影响,但可以很快恢复
C.危及生命
D.并不影响健康,可以很快恢复
4.如图为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关系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B.②是毛细血管,适合进行物质交换
C.③是血浆,具有运输氧气的作用
D.饭后,流出小肠的血液中葡萄糖含量较多
5.2020年5月,我国登山队再次登顶珠穆朗玛峰,测定了珠峰的最新高度,为适应空气稀薄的环境,登山队员们事先进行高原训练,使血液运氧能力提高。训练后血液中增多的成分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6.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帮助病人解除病痛、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输血时可以输入血浆
C.血型是O型的人可输入少量AB型血
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mL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7.花花切水果时手指不慎被割伤,一段时间后伤口发炎、红肿,则相比正常状态她的血细胞中数量明显增多的成分是( )
A.淀粉 B.白细胞 C.红细胞 D.血小板
8.有关无偿献血和输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O型血的人被称为万能受血者
B.输血时一般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C.成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
D.根据病情需要有时可进行成分输血
9.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器官是( )
A.血管和淋巴 B.心脏和血细胞
C.心脏和血管 D.血管和血细胞
10.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失血多少会引发生命危险( )
A.1200﹣1500毫升 B.200﹣400毫升
C.800﹣1000毫升 D.400﹣600毫升
11.以下关于血管和血液成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毛细血管内红细胞快速通过
B.静脉血管管壁的内面都有静脉瓣
C.伤口流血时,使其止血的是白细胞
D.血浆中含有大分子蛋白质、水等多种成分
12.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是由以下哪三部分组成( )
A.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B.动脉、静脉、心脏
C.血管、心脏、血液
D.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血液
13.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 )
A.心脏 B.血管 C.肺 D.肌肉
14.英国医生哈维是血液循环理论的创立者,他在用丝带扎紧人的上臂时,发现丝带上方的(近心端为上,靠近肢端一方为下)的血管发生了这样的变化:血管①膨胀,血管②变瘪;而在丝带下方发生的变化则是,血管③膨胀,血管④变瘪,试判断血管①、②、③、④的属性依次是( )
A.动脉,动脉,静脉,静脉 B.动脉,静脉,静脉,动脉
C.静脉,动脉,静脉,动脉 D.动脉,静脉,动脉,静脉
15.给病人输液时,常用橡皮带扎紧病人的前臂,发现手上的“青筋”隆起。这些“青筋”是( )
A.静脉 B.动脉 C.毛细血管 D.动脉与静脉
16.所有血管中,血流速度最快的是( )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某些静脉
17.如图为心脏工作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图表示心室收缩,血液泵至动脉
B.该图表示动脉瓣关闭,房室瓣打开
C.和①④相连的血管都是静脉
D.从③流出的血液首先参与肺循环
18.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
A.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B.心室→动脉→毛细血管一静脉→心房
C.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D.心房→动脉→毛细血管一静脉→心室
19.同学们在安静状态下测量每分钟脉搏的次数,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可能的数值是( )
A.68次 B.76次 C.85次 D.106次
20.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可以作为判断视野中的血管为动脉的依据是( )
A.红细胞单行通过 B.血液在血管内流速极快
C.管壁由单层细胞构成 D.血管比较粗
21.观察哺乳动物心脏(如图所示)的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心脏上方是心室,心脏下方是心房
B.右心室的壁最厚
C.血管②④中的血液都是动脉血
D.②是肺动脉,与左心室相通
22.下列不属于静脉特点的是( )
A.管壁较厚,弹性大 B.将血液从身体送回心脏
C.管内血流速度较慢 D.四肢静脉中有瓣膜
23.图甲是“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实验图,图乙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液流动图像,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用湿纱布包住小鱼的头及躯干部是维持鱼的体温
B.图乙①是动脉,判断依据是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
C.图乙②是毛细血管,判断依据是红细胞单行通过
D.观察小鱼尾鳍要在显微镜的低倍物镜下进行
二.解答题(共4小题)
24.取5毫升人的新鲜血液,立即注入盛有5%柠檬酸钠溶液的量筒,振荡量筒后静置数小时,出现如图所示现象,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量筒中①②③层物质依次是① 、② 、③ 。其中③在人体内具有的主要功能是 。
(2)在量筒中放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 。
(3)人类的血型是遗传的,一般终身不变。在ABO血型系统中,血型可分为 型、B型、 型、 型四种。
25.如图是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标号代表的结构名称:
2 ,4 ,6 ,7 。
(2)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充满动脉血的有 ,充满静脉血的有 。(填序号)
(3)体循环的起点是[ ] ,终点是[ ] 。
(4)临床上常给肺炎病人点滴青霉素,青霉素到患处至少经过心脏 次。
(5)其内流动的血液含二氧化碳浓度最低的血管是[ ] ,血压最高的血管是[ ]主动脉。
26.图1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应该选择尾鳍色素 的活小鱼,以利于观察。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 ,这样做的目的是 。
(2)通常情况下,使用 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3)图2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图像,观察者认为血管1是 血管,血液速度 ;血管3是 血管;血管2是 ,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27.如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肺循环的途径是 (用数字和箭头表示)。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在 处连通一起,构成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路线。
(2)房室瓣是存在于 (填标号)之间的瓣膜,其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3)食物中的蛋白质最终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氨基酸被吸收后进入毛细血管,经循环首先进入心脏的 心房。
(4)血液流经肺部后,其变化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3小题)
1.B; 2.B; 3.D; 4.C; 5.A; 6.C; 7.B; 8.A; 9.C; 10.A; 11.D; 12.C; 13.A; 14.B; 15.A; 16.A; 17.B; 18.B; 19.D; 20.B; 21.C; 22.A; 23.A;
二.解答题(共4小题)
24.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防止血液凝固;A;AB;O;
25.左心房;左心室;上腔静脉;主动脉;2、4;1、3;4;左心室;1;右心房;1;9;肺静脉;7;
26.少;清水;保证小鱼正常呼吸;低;动脉;最快;静脉;毛细血管;红细胞单行通过; 27.②→⑤→⑥→③;心脏;①和②、③和④;右;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