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讲义】物理 九上 第二讲 内能(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培优讲义】物理 九上 第二讲 内能(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6.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09 16:54:44

文档简介

京师教育精品小班学科辅导讲义
课程名称 : 预习课 年 级: 初三 辅导科目: 物理 课时数: 3
第 2讲:内能
教学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知道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并能在实例中判别。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内能与热量的概念;
2、掌握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三、教学过程
(一)、课堂回顾
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 水很难被压缩
B. 磁铁吸引大头针
C. 吸在墙上的塑料吸盘很难与墙分开
D. 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粘”在一起
(二)、知识要点
知识点1、内能
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1)单位:焦耳,符号:J。
(2)同一个物体,它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物体内能的大小,除与温度有关外,还
与物体的体积、状态、质量等因素有关。
(3)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2、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只能“吸收”或“放出”)。
知识点2、内能的改变
通过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内能增加(或减少)。用热传递的
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的过程,实质上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2、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单位为焦耳,符号是J。
3、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少,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
体内能的过程,实质上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相互转化过程。
4、温度是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或者说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
温度高的物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剧烈,但势能不一定大。
不能由温度的高低判定内能的大小,也不能由内能的增减判断温度的高低。
例如,晶体在熔化时,不断地从外界吸引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但物体的温度不变,
所吸收的热量用来增加物体内分子的势能。
5、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效果是相同的,所以说它们是等效的。
(三)、精讲精练
例题1.、(多选)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一天,南极上的小企鹅豆豆和丁丁(见图)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他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
A.豆豆:呵呵,我们这里太冷了,冰山肯定没有内能了
B.丁丁:再冷,组成冰山的分子也在做热运动呀,所以冰山也有内能
C.丁丁:呵呵,我们嘴里呼出了好多“白汽”,这“白汽”就是传说中的水蒸气吧
D.豆豆:我听人说啊,嘴里呼出的“白汽”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组成的
变式训练1、(多选)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具有的内能越多
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也没有内能
C.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D.火红的铁块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也具有内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例题2、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弯折的铁丝发热 B.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升高
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 D.通电的电熨斗中电热丝发热
变式训练1、四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装有水,水量及其温度如图所示。关于四只烧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b烧杯中水的内能
B.c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d烧杯中水的内能
C.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水的内能
D.d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的内能
变式训练2、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把饮料放入冰箱,饮料温度会降低
B. 把酒精涂在手上,手会感觉到冰凉
C. 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路面温度升高
D. 给自行车打气,打气筒壁会发热
(四)、课堂小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多
C. 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D. 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就增加 
2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了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
B.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
C.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
D.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
3下列事例中用来避免热传递的是(  )
A.汽车发动机的散热片
B.冬天室内的暖气装置
C.电熨斗的金属外壳
D.热水瓶的玻璃瓶胆
4一块0℃的冰变为0℃的水的过程,它的内能变化情况是(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直接利用内能来加热物体,实际上是内能的转移
B. 直接利用内能来加热物体,实际上是内能的转化
C. 利用内能来做功,实际上是内能的转移
D. 利用内能来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6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7通常所说的“做功可以生热,消耗热也可以做功”中的热,指的是   ;沸水温度降低时,向外放热,这个“热”字表示   。
8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   和   ,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   ,它们所用的单位相同,都是   。
9冬天,搓手能“取暖”,说明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0如图所示,将一个薄壁金属筒固定在桌面上,筒里放一些乙醚,用塞子将筒口塞紧。拿一根绳子在筒外绕几圈并迅速来回拉动,将会看到塞子跳离筒口。
(1)拉动绳子克服摩擦做功,是将机械能转化为_____能;
(2)请说出该实验中某一现象并简述其原因。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后小结
1、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同一个物体,它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物体内能的大小,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物体的体积、状态、质量等因素有关。
2、热量:热传递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即“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
3、热传递和做功改变内能是等效的。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做功是能量的转化。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⑴由于物体内部的无规则运动不会停止,因此物体的内能不可能为0;而机械能可能为0;(如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的足球,机械能为0但内能不为0)
⑵机械能是宏观的能量,和物体整体的运动速度与是否受力有关;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的能量,是微观的能量,和物体的整体无关;
⑶机械能和内能是不同形式的能,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六)、课后作业
1下列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的说法正确的 (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0℃的物体的内能为0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温度相同时不会发生热传递
2在如图所示事例中,不属于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
A.冷天搓手取暖 B.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 C.烧水时水温升高 D.下滑时臀部发热
3物体的温度升高了,那么物体(  )
A.一定吸收了热量 
B.一定是物体对外做功 
C.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D.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4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B.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
C.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5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相等的1 kg和100 g的水内能相同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6(多选)甲、乙两块冰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0℃,甲冰块位于地面静止,乙冰块停止在10m高处,这两冰块(  )
A.机械能一样大 B.乙的机械能大
C.内能一样大 D.乙的内能大
7物体的温度升高,表明物体的内能_________,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__________(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8________物体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就越________。
9温度________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________。
10按照图所示的方法,假如你将铁丝快速地弯折十余次,然后用手指触摸一下弯折处,你会有何感觉 请用物理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高中★初中★小学 专业课外辅导
7 / 8京师教育精品小班学科辅导讲义
课程名称 : 预习课 年 级: 初三 辅导科目: 物理 课时数: 3
第 2讲:内能
教学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知道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并能在实例中判别。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内能与热量的概念;
2、掌握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三、教学过程
(一)、课堂回顾
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 水很难被压缩
B. 磁铁吸引大头针
C. 吸在墙上的塑料吸盘很难与墙分开
D. 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粘”在一起
【答案】D
(二)、知识要点
知识点1、内能
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1)单位:焦耳,符号:J。
(2)同一个物体,它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物体内能的大小,除与温度有关外,还
与物体的体积、状态、质量等因素有关。
(3)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2、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只能“吸收”或“放出”)。
知识点2、内能的改变
通过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内能增加(或减少)。用热传递的
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的过程,实质上是内能的转移过程。
2、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单位为焦耳,符号是J。
3、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自身内能减少,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
体内能的过程,实质上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相互转化过程。
4、温度是分子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或者说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
温度高的物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剧烈,但势能不一定大。
不能由温度的高低判定内能的大小,也不能由内能的增减判断温度的高低。
例如,晶体在熔化时,不断地从外界吸引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但物体的温度不变,
所吸收的热量用来增加物体内分子的势能。
5、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效果是相同的,所以说它们是等效的。
(三)、精讲精练
例题1.、(多选)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一天,南极上的小企鹅豆豆和丁丁(见图)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他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
A.豆豆:呵呵,我们这里太冷了,冰山肯定没有内能了
B.丁丁:再冷,组成冰山的分子也在做热运动呀,所以冰山也有内能
C.丁丁:呵呵,我们嘴里呼出了好多“白汽”,这“白汽”就是传说中的水蒸气吧
D.豆豆:我听人说啊,嘴里呼出的“白汽”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组成的
【思路点拨】知道一切物体都有内能;了解人们常看到的“白烟”、“白汽”形成的原因,及其对应的的物态变化过程。
【答案】BD
变式训练1、(多选)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具有的内能越多
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也没有内能
C.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D.火红的铁块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也具有内能,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答案】CD
例题2、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弯折的铁丝发热 B.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升高
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 D.通电的电熨斗中电热丝发热
【思路点拨】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并会在实际应用中判别。
【答案】B
【解析】A、弯折的铁丝发热,即手对铁丝做功,使得铁丝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故不符合题意;B、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太阳辐射温度升高的,故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故符合题意;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活塞对汽缸内的气体做功,使得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是做功改变内能,故不符合题意;D、通电的电熨斗中电热丝发热,是通过电流做功产生的热,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变式训练1、四只相同规格的烧杯中装有水,水量及其温度如图所示。关于四只烧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b烧杯中水的内能
B.c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d烧杯中水的内能
C.a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水的内能
D.d烧杯中水的内能大于c烧杯中的内能
【答案】D
变式训练2、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的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把饮料放入冰箱,饮料温度会降低
B. 把酒精涂在手上,手会感觉到冰凉
C. 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路面温度升高
D. 给自行车打气,打气筒壁会发热
【答案】D
(四)、课堂小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多
C. 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D. 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就增加 
【答案】D
2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了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
B.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
C.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
D.玉米粒内水分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
【答案】B
3下列事例中用来避免热传递的是(  )
A.汽车发动机的散热片
B.冬天室内的暖气装置
C.电熨斗的金属外壳
D.热水瓶的玻璃瓶胆
【答案】D
4一块0℃的冰变为0℃的水的过程,它的内能变化情况是(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答案】A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直接利用内能来加热物体,实际上是内能的转移
B. 直接利用内能来加热物体,实际上是内能的转化
C. 利用内能来做功,实际上是内能的转移
D. 利用内能来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答案】A
6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答案】D
【解析】A、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故A错误;B、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热量,也可能是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故B错误;C、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即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故C错误;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故D正确,故选D。
7通常所说的“做功可以生热,消耗热也可以做功”中的热,指的是   ;沸水温度降低时,向外放热,这个“热”字表示   。
【答案】内能;热量
8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   和   ,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   ,它们所用的单位相同,都是   。
【答案】做功 热传递 等效的 焦耳
9冬天,搓手能“取暖”,说明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答案】做功
10如图所示,将一个薄壁金属筒固定在桌面上,筒里放一些乙醚,用塞子将筒口塞紧。拿一根绳子在筒外绕几圈并迅速来回拉动,将会看到塞子跳离筒口。
(1)拉动绳子克服摩擦做功,是将机械能转化为_____能;
(2)请说出该实验中某一现象并简述其原因。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内 (2)塞子跳离筒口 乙醚蒸汽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析】本实验前者是对物体(金属筒和乙醚)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后者则是高压的乙醚蒸汽对外做功,自身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五)、课后小结
1、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同一个物体,它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物体内能的大小,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物体的体积、状态、质量等因素有关。
2、热量:热传递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即“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
3、热传递和做功改变内能是等效的。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做功是能量的转化。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⑴由于物体内部的无规则运动不会停止,因此物体的内能不可能为0;而机械能可能为0;(如一个静止在水平地面的足球,机械能为0但内能不为0)
⑵机械能是宏观的能量,和物体整体的运动速度与是否受力有关;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的能量,是微观的能量,和物体的整体无关;
⑶机械能和内能是不同形式的能,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六)、课后作业
1下列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的说法正确的 ( )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0℃的物体的内能为0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温度相同时不会发生热传递
【答案】 D
2在如图所示事例中,不属于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
A.冷天搓手取暖 B.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 C.烧水时水温升高 D.下滑时臀部发热
【答案】C
3物体的温度升高了,那么物体(  )
A.一定吸收了热量 
B.一定是物体对外做功 
C.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D.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答案】D
4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B.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
C.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答案】B
5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相等的1 kg和100 g的水内能相同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D.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答案】D
6(多选)甲、乙两块冰的质量相同,温度均为0℃,甲冰块位于地面静止,乙冰块停止在10m高处,这两冰块(  )
A.机械能一样大 B.乙的机械能大
C.内能一样大 D.乙的内能大
【答案】BC
7物体的温度升高,表明物体的内能_________,物体内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__________(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答案】增加;增大
8________物体都具有内能,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就越________。
【答案】一切 大
9温度________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________。
【答案】不同 热量
10按照图所示的方法,假如你将铁丝快速地弯折十余次,然后用手指触摸一下弯折处,你会有何感觉 请用物理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答案与解析】感觉发烫(热)。人对铁丝做功,铁丝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高中★初中★小学 专业课外辅导
10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