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 版六年级美术上册(北京)《2. 画皮影》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 版六年级美术上册(北京)《2. 画皮影》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12-09 17:2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画皮影》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本课以《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为指导思想,学习皮影及相关知识,在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基础上,逐步发现皮影人物的特征及美感,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及审美能力。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一幅可动皮影人物作品,体验传统艺术的乐趣。同时,本课借助“按按按”教学平台,及时有效的反馈合作过程、合作态度,
理论依据:
以支架式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指导。本课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注重问题设计的引导性,逐步探究皮影人物的装饰方法与制作方法,充分利用学习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互动反馈技术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评价合作过程,互动反馈方式提高了学生自尊,促进学生情感发展与同学间友爱及学生社交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 表现”领域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皮影艺术以及相关知识, 感受传统艺术的奇妙效果和独特魅力;在自主学习、体验学习的基础上,探究学习皮影的制作流程和造型特点。
本课在知识和技能上是一节知识综合性强的美术课,因为皮影人物的造型特点,包括了“线造型”、剪纸、京剧等元素,二年级的《百变团花》、四年级的《刻纸》、五年级的《京剧脸谱》《细致的描绘》《活动纸版画》等课程,已为学生奠定了一些基础。同时皮影作为我国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整套教材民间工艺美术学习中重要的一环。
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他们具备了一定的线造型能力、动手制作能力和分析表达能力,能够合作开展有目的的探究活动。
学生对于皮影的可动形式感兴趣,但是对于这种民间工艺美术并不常见。因此学生对皮影人物的造型特点并不清楚,需要观察分析和教师的演示、讲解。学生对皮影的起源、流派、造型特点缺乏了解,需要调查、分析、讲解等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逐步了解。
学生喜欢合作分工的学习方式,对共同创作的方式积极性很高。
(三)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及解决对策:
状况一,问题:学生对传统艺术缺乏关注。
对策:通过课前的预习和课堂实物展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状况二,问题:学生对皮影人物造型把握不好,有畏难情绪。
对策:将皮影人物的表现方法编成有趣的口诀教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加强小组合作,巧用学习单,降低制作难度。
状况三,问题:现在学生普遍自我意识较强,学生合作时,少数学生与同伴合作不愉快。
对策:将合作过程与同伴评价采用互动反馈的按点设计方式,由学生匿名选择,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同时,用鼓励性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四)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视频导入:利用皮影戏视频片段引出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调查法:通过学生课前分组调查,了解皮影艺术的相关知识。
演示法:通过教师的演示学习皮影人物的表现方法。
口诀概括:利用自编的口诀教授皮影人物的创作,帮助学生掌握。
欣赏法:通过欣赏皮影人物作品,学习表现方法。
探究法:学生通过探究了解皮影人物的造型特点。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授明确步骤及要求。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皮影的相关知识、人物造型手法及其美感。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基础上,分析皮影人物造型的方法,采用“活动纸版画”的方式,小组合作一幅有特点的皮影人物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对皮影艺术的喜爱之情及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皮影的相关知识及人物造型手法。
难点:如何表现出传统皮影人物造型的特点。
五、教学过程
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
导入 视频导入: 课件播放皮影戏片段。 出示课题——画皮影 说出视频中的这种表演形式叫什么? 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课件播放皮影戏视频 半分钟
新授 1、了解皮影艺术: 请学生根据课前调查,分组介绍有关皮影的相关知识: 皮影的由来、制作过程、流派等。 2、探究皮影人物的造型特点: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分组探究: 问题: 1、皮影人物的造型特点是什么? 2、皮影与脸谱和剪纸艺术有何联系? 3、皮影人物的服装,适合用什么方法来装饰? 请各组汇报探究结果。 总结及板书: 侧面形象 借鉴脸谱、剪纸特点 线条装饰花纹 3、探究皮影人物是如何连接的? 请同学们观察实物思考皮影人物是如何连接的? 尝试用笔在学习单上画出人物各部分的连接点 课件提示人物连接点 4、“活动纸版画”的方式创作皮影人物: 教师演示皮影人物的创作方法。 口诀: 圆额头,尖下巴, 鼻下一小口。 弯弯眉,侧面 眼, 生旦净末丑。 身三段袖三段, 上身下身两脚走。 上臂水袖细手指, 线条疏密变化多, 正反相连人物活。 5、欣赏皮影人物作品: 欣赏皮影人物作品,观察表现方法。 6、艺术实践 小组合作,采用“活动纸版画”的方式制作一幅可动皮影人物 1、两人进行分工(如:一人制作头、两段身体,一人制作两条手臂、两条腿) 2、人物设计可临摹,可创作。 3、将各部分剪下后,进行装饰,再连接。 各班人数25左右,分组介绍。 学生小组交流回答问题 讨论 在学习单上画出连接点 学生观看教师示范。 欣赏 学生合作式艺术实践。 使用订书器 学生聆听 了解皮影的相关知识。 学生倾听、触摸、观察,直观体验美术课堂的材料性。 探究皮影人物的造型特点,突破教学重点。 注意分析教材,甘肃皮影多采用线造型,陕西皮影色彩艳丽、花纹多 自主探究学习单的用法,相互协作,解决问题 学习皮影人物的绘画方法,解决教学难点。 皮影的头部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示范 抓住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组内找到自己擅长的工作,开展协作学习。 课件出示皮影艺术的相关知识 探究图片或实物 教材 探究实物 课件缀结提示: 教师示范 学习单 3 5 2.分半 3 1 20
展示评价 将学生作品贴在戏台上进行展示。 教师点评。 使用互动反馈器完成自评、互评、小组合作评价。 学生展示作品。 欣赏作品,学生互评。 学生完成评价。 提高孩子审美能力能力,激发成功意识。 反思本节课的小组合作。 作品展示台 完成互动反馈评价 3
拓展延伸 四、爱学爱玩 传承祖国非遗 (一)尝试应用今天所学知识,制作动物造型皮影玩具。 (二)学生交流合作体会。 学生发表制作经验和课后感受 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激发对皮影艺术的喜爱之情。 教师补充: 2
板书 2. 画 皮影 特点:侧面形象 借鉴脸谱 剪纸特点 线条装饰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