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14.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9 20:34: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1
《走一步,再走一步》
第四单元 第14课
莫顿·亨特
学习目标
1、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感知课文内容,复述故事情节。
2、品味课文中的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心理成长过程。
3、结合生活体验,探讨并实践课文中的人生哲理。
第一步
DIRECTORY
走近作者
走近作者
莫顿·亨特(1920—2016)(Morton Hunt),美国作家,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有:《自杀》、《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一课》)
第二步
DIRECTORY
字词学习
字词学习
灼 扒 趴 酷热 厌倦 附和
突兀 怦怦 嘲笑 晕眩 哭泣 呻吟
恍惚 暮色 安慰 凌乱 惊讶 畏惧
参差不齐 惊慌失措
zhuó




pēng
yūn xuàn
shēn yín
huǎng hū

líng
cēn cī

字词学习
附和 :
恍惚:
抽噎(yē):
惊慌失措 :
参差不齐:
人家怎么说,也跟着怎么说。
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
一吸一顿地哭泣
害怕、慌张,吓得举止失去常态,不知如何是好。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
第三步
DIRECTORY
课文赏析
课文赏析
一、情节复述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那是56年前费城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我和一起的五个小男孩因为想寻觅些好玩的事,所以决定去爬悬崖,小伙伴一一爬上悬崖,我害怕得趴在岩石上止步不前,直到所有小伙伴都爬上崖顶离开,天也黑了,我也不敢挪动寸步。最后,杰里带着父亲来找我,在父亲的帮助下我一步一步走下悬崖。
课文赏析
二、心理变化
描写方法指导:
答:这句话运用了……描写的方法,通过“……”“……”等词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的心理,表达了……。
1、找出文中心理描写的句子,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2、“我”的心电图
课文赏析
3、细节分析:父亲指点我爬下悬崖时,“我”的心理有什么变化?
3、信心大增 是能办到的——抽噎、成就感
2、萌发信心 似乎能办到——挪、移
1、毫无信心 害怕会摔死——大哭、怒吼
课文赏析
4、课文中几次写到“我”的哭泣?含义有什么不同?
第16段:第一次是出于恐惧、害怕。
第20段:第二次是出于没有信心。
三次
第28段:第三次是出于心有余悸、骄傲、成就感。
课文赏析
1、我:
三、人物性格
病弱、胆小、软弱、逐渐变得勇敢、自信
2、爸爸:
爱儿子、相信儿子、循循善诱、教子有方
3、杰里:
友爱互助、富有同情心、是我真正的朋友
课文赏析
四、哲理启发(文章主旨)
1、表面:“我”在父亲的鼓励下克服困难的过程。
2、深层: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 化难为易,只要一步一步地战胜小困难,就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第四步
DIRECTORY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其余四个男孩子的行为你欣赏吗?如果你是其中一位,你会怎么做?
参考观点:四个孩子的做法不是很得当。当自己的朋友遇到困难时,他们不仅不去拉一把,反而雪上加霜地嘲讽朋友,把他一人留在危险的悬崖上,这种做法很不应该,是在拿别人的生命开玩笑。
第五步
DIRECTORY
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现在摆在你面前的最大的悬崖是什么,你准备如何一步一步走下来呢?把你的感想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同学们下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