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课件(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2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10 06:2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洪秀全的不幸经历
洪秀全,广东花县人,生于一个中农家庭,从15岁开始直到30岁先后4次赴广州参加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第3次考试失败后,神情恍惚,大病一场,受到基督教传教士给他的《劝世良言》的影响,病中看到许多幻象,自称蒙上帝召入天堂,赐金玺和宝剑各一,封他为“太平天王大道君王全”,命他下凡斩妖除魔。考试失利激起了他对清朝封建统治的不满,于是创立拜上帝会,走上反抗清王朝封建统治的道路。而这时正是鸦片战争前后,洪秀全生活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
洪秀全在科举的道路上屡屡失败。
筹备
洪秀全生活环境
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战争开销加上赔款以及被抢走的白银高达1亿银元,清政府全部转嫁到劳动人民头上,加重了对地丁和漕赋的征收科派。
两广和湖南是直接受鸦片战争危害的地区,阶级矛盾特别尖锐。清政府从这三省征调的兵力和粮饷最多,战后又就地裁遣,大批散兵游勇流落在这些地区,成为动荡不安的因素。加上连年灾荒,特别是广西发生严重饥荒,全省大多数府县发生饥民暴动。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洪秀全和同学冯云山到广西传教,发动起义。
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筹备
(1)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2)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根本原因)
(3)洪秀全在科举的道路上屡屡失败。
筹备
爆发的原因
洪秀全寻找同志
在这种大动荡形势下,拜上帝会也乘机积极活动,加速发展,以桂平县金田村为中心,参加的主要是贫苦农民,还有矿工、手工业工人、挑夫、小贩等。
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由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石达开等人组成的领导核心。
筹备
过程
金田
金田起义
时间:
地点:
建号:
起义军称:
1851年1月11日
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太平天国
太平军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
材料研读
金田起义时,广西巡抚周天爵在一封信中写道:
“二月初一日出省,带兵一百名,如驻马嵬坡,皆不愿走也;路上募一百名,又如石壕驿,未走先哭。乃于十二日甫抵武宣,而教匪偷越紫荆山而来,如虎兕(si)出柙(xia),先锋已到三里圩矣。……方到时县官一人,一县皆空,而纷纷向西逃者渡江船无歇时。问县(官)刘作肃有何准备 答云“只有一绳’,则大哭。我何等福气……”
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说明清军畏敌如虎,官兵丧失斗志,而太平军则士气高昂,所向披靡。
过程
永安封王
时间:1851年
地点:永安
诸王: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
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永安
分封各王所采取的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就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这一农民政权所具有的封建性。其封建意识浓厚→个体小生产者的局限性
定都天京
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天京
过程
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时间:
内容:
目标:
1853年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过程
评价:
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到了积极作用
空想性
革命性
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
材料研读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不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1.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2.缺少稳定的社会环境,只是一种空想,在实践中难以施行。
过程
北伐和西征
时间:
目的:
结果:
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西征:取得巨大胜利,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
1853年
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北伐: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灭
过程
天京事变
时间:
概况:
影响:
杨秀清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结果杨秀清北杀害,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太平军损失惨重。
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1856年
洪秀全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指使

指责
处死
猜疑
负气出走
洪秀全重整国政
过程
措施:
结果:
①洪秀全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
②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
虽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③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编》
过程
《资政新篇》
作者:
内容:
结果: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洪仁玕(干王)
首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相同点
1.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
2.都脱离实际
3.未能实施
安庆陷落
过程
人物扫描
曾国藩,湖南湘乡人,靠镇压大平天国发迹,不仅官居一品,而且以文人获封武侯,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1853年回乡期间,他鉴于清朝军队腐朽不堪,遂以当地团练为基础,利用儒家思想和宗法关系,编练了一支带有极强私人性质的武装——湘军,因此成为近代的军阀鼻祖。1854年,湘军练成水陆两军,开赴湖南、湖北战场与太平军作战。太平军遇到了自金田起义以来最凶悍的敌人。
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救援失败,安庆陷落。后陈玉成被俘。李秀成率军克杭州,逼上海,遭到李鸿章淮军和华尔洋枪队的抵抗反扑。
安庆陷落
过程
体现了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爱国主义情感
太平天国运动肩负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结果
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李秀成率军回师救援,激战40天,未能解除湘军对天京的威胁。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冲入城内,天京陷落。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运动性质: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失败原因:
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②中外势力联合绞杀
影响:
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评价
总结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北伐
西征
全盛时期
天京事变
天京陷落
1851.1
1851.12
1853.3
1856.9
1864.7
重整国政
最终失败
太平天国运动的盛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