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七律长征》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七律长征》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0 11:1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5 七律 ·长征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难, 只等闲。
逶迤腾细浪, 磅礴走泥丸。
水拍云崖暖, 桥横铁索寒。
更喜 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万水千山
五岭
乌蒙
金沙
大渡
岷山
点面结合
(红军长征路线图)
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北上抗日。在长征的途中,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红军第一方面军1934年10月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等地出发,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在整个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了千辛万苦,击败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这首诗就是毛泽东同志在1935年10月长征即将结束的时候写的。
红军不怕远征难, 只等闲。
逶迤腾细浪, 磅礴走泥丸。
水拍云崖暖, 桥横铁索寒。
更喜 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万水千山
五岭
乌蒙
金沙
大渡
岷山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 腾细浪,乌蒙 走泥丸。
金沙水拍 ,大渡桥横 。
更喜岷山 ,三军过后尽开颜。
逶迤
磅礴
云崖暖
千里雪
铁索寒
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五岭逶迤”说明红军战士翻过一座山,还有一座山,好像永远走不完。
形容山非常高大,气势雄伟。“乌蒙磅礴”说明乌蒙山又高又险,很难翻越。
这里的“崖”指的是金沙江两边的悬崖;加上一个“云”字,是指山崖高耸入云;加上一个“暖”字,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像是冒出暖气。
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加上“寒”字,是指形势严峻。
逶迤
磅礴
云崖暖
铁索寒
《飞夺泸定桥》片段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 腾细浪,乌蒙 走泥丸。
金沙水拍 ,大渡桥横 。
更喜岷山 ,三军过后尽开颜。
逶迤
磅礴
云崖暖
千里雪
铁索寒
点面结合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直接描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腾细浪
走泥丸
间接描写
把(   )比作(翻腾着的细小的浪花)。
把(   )比作(滚动的小泥球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 。
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 。
只等闲
腾细浪
走泥丸
更喜
开颜
这些困难克服起来真的容易?那毛主席为什么还在诗中写到“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更喜”“开颜”?
乐观主义精神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忆秦娥· 娄山关》
——《清平乐· 六盘山》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 。
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 。
只等闲
腾细浪
走泥丸
更喜
开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