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习作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习作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0 10:1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安排了两篇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是一篇表现动物特点的文章,《我爱故乡的杨梅》是一篇表现景物特点的文章。这两篇例文在表现事物特点上,有很多相似点与不同点,具有典型性,为学生提供了习作的范式。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运用比较阅读的策略,渗透写作方法的指导,为单元习作做好铺垫。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根据这一语文要素,结合两篇习作范文的课后练习,教学目标应定位为:1.学习抓住特点,有顺序地进行表达的方法;2.知道可以用具体事例或景物的几个不同的方面表现特点;3.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学习用多种感官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这与《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第二学段写作目标“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相吻合。
三年级时学生习作的起始阶段,对于如何观察周围事物,如何把观察到的事物特点写清楚,教师还需要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写作支架。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在比较阅读中学习写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
(一)在两篇例文的比较阅读中,学习抓住特点,有顺序地进行表达的方法。
(二)在两篇例文的比较阅读中,知道可以用具体事例或景物的几个不同的方面表现特点。
(三)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学习用多种感官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记好自然段。
教师:制作相关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链接生活,导入新课
1.链接生活,畅谈发现
最近你在观察什么?说说你观察的发现。
2.导入新课,比较课题
(1)出示课题
怎样把我们观察的发现记录下来?今天我们来学习两篇文章。
(2)比较发现
从题目看,这两篇文章有什么不同?
(二)学习例文一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感知形象特点
①初读,感知特点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
②反馈交流
③整体把握特点
这只小狗带给同学们不同的印象,依据你对课文的了解,你觉得作者重点想说的是小狗的哪个特点?(淘气可爱)
(2)默读,梳理事件
①默读课文,思考:围绕小狗淘气可爱这一特点,课文分别写了它的哪些事情?
②反馈交流,梳理事件(认字,数数,和火车赛跑)
(3)小结
作者就是通过这些具体的事例表现了小狗的淘气可爱。
2.品读词句,感受趣味
(1)默读课文,画出句子
文中哪些句子分别在写着三件事?请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
(2)反馈,出示句字
我教过它认字,可是它连一个字母也没学会,不过它倒是挺爱上课的。我教它念“狗”字的时候,它叫得最欢。它准是在想,这是在说它自己呀!
“王子”还会数数,不过总共才会数到二。
我知道“王子”想去那儿干什么,它喜欢同火车赛跑,每次都是它输,可它从不在乎。每当有火车开过来,“王子”都以为能跑赢它。等到跑不动了,它便冲着远去的火车汪汪叫上几声,不知是允许火车走开呢,还是骂了火车一顿。
(3)探究:在这三件事中,你觉得哪一件最有趣?
(4)评析词句,评价提升
①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谈体会(挺爱上课、叫得最欢、准时在想、数数等)
②教师评价要点:作者细致观察,把小狗写得和人一样
③指导朗读
(5)比较句子,体会写法
①小组交流:这三个句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②全班交流
相同点:都表现淘气可爱;都当做人来写;观察都很细致;
不同点:“和火车赛跑”写得很具体。
(6)交流:为什么把“和火车赛跑”这件事写得最具体?(引导学生学会将最有趣、印象最深、最能表现特点的事写具体)
(7)小结过渡:写动物特点可以用具体事例来表达,印象深刻的事例要写重点写,运用上拟人可以把特点写得更加生动。那么,如果是一样事物,一种水果,该怎么写呢?
(二)学习例文二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从课题中你得到什么信息?(抓关键词“爱”“故乡”初步感受作者情感)
(2)自由读课文,读完思考:作者为什么爱自己故乡的杨梅?
(3)反馈交流,梳理内容(这篇文章既写了杨梅树,也写了杨梅果,写杨梅果又是从外形、颜色、味道进行介绍的)
2.学习第2段
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1)整体感知:你看到了一棵棵怎样的杨梅树?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2)交流反馈(引导抓住关键词“贪婪”、“吮吸”、“伸展”、“欢笑”感受杨梅树的美丽、可爱、生机勃勃)
(3)小结
写动物可以用拟人,写植物,写杨梅树也可以用上拟人的手法。
3.学习4-6段
(1)默读课文4-6段,圈一圈表示杨梅果特点的词语,并把这些词语填写下面表格中。
(2)反馈交流,感受特点
杨梅 特点
外形 圆圆的、生着小刺(硬→软)
颜色 淡红→深红→黑(鲜红)
味道 又酸又甜→甜津津
第4段:①出示图片,直观感受外形变化;②指导朗读
第5段:①播放视频,直观感受颜色变化;②指导朗读
第6段:①当你读到什么地方,也想亲自尝一尝它的味道?②指名读句子;③小结:作者正是用一个具体事例把杨梅的味道写得真实感人。
(3)体会写法
①比较这三个段落,作者在写杨梅特点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②交流,小结(抓住事物变化能把事物特点说清楚)
③回顾旧知:这种写法在《金色的草地》就出现过,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金色的草地》中相关语句)
(三)比较阅读,梳理写法
1.借助“课中学习单”,小组合作,比较两篇例文写法异同点。


2.交流展示:
相同点:观察细致;抓住特点;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对事物的喜爱之情。
不同点:第一篇例文写动物特点,通过具体事例写出特点;第二篇例文写事物特点,通过几个方面具体写出特点。
(四)学习总结,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
学了今天的两篇文章后,对你今后的写作有什么启发?
2.布置观察任务:选择一种动物或者事物,细致观察,完成《观察单》
附 板书
我家的小狗 认字 数数 和火车赛跑 具体事例
外形
我爱故乡的杨梅 杨梅树 杨梅果 颜色 几个方面
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