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课件(3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4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课件(36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09 18:39: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二章 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课标解读
1.运用示意图,列举各类型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
2.结合实例,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和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3.通过社会调查或观看影像,体会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学习目标】
海洋空间资源指与海洋开发利用有关的海岸、海上、海中和海底的地理区域的总称。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
Development of marine space resources
01
自主探究
Independent inquiry
阅读教材P46-47图文材料结合导学案的探究一,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人类为什么要开发海洋空间资源?
我国不同时期海洋的开发利用方式、范围、领域是什么?
空间饱和
环境恶化
资源枯竭
人口爆炸
1.开发背景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
我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1.开发背景
2.早期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材料1 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
渔盐之利
舟楫之便
人类主要在海岸和近海进行开发,
其中滩涂是人类开发最早、利用最多的部分
滩涂
滩涂是位于大潮时高潮线以下、低潮线以上的亦海亦陆的特殊地带。
滩涂可开辟为盐田,是盐化工原料基地
排盐后滩涂可用来种植海水稻
滩涂可作为水产养殖场地
滩涂风光可进行旅游开发
滩涂的主要利用方式示例
天津长芦盐场
辽宁锦红
江苏盐城
福建霞浦
2.20世纪60年代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材料2 1960年,中国在莺歌海开钻了中国海上第一井—“英冲一井”,水深15米。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在海上捞出的原油!中国广袤海洋终于绽开了油气报春第一枝!。
油气资源开采
2020年3月,"蓝鲸2号"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顺利开展第二轮可燃冰试采任务。
2.现代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
材料3 2018年3月,全球首艘227米深海采矿船出坞,该船是由福建省马尾造船厂制造的,作业水深可达2500米,载重4.5万吨,能在海上连续作业5年以上。它拥有完整的采矿系统,包括负责检查矿源和采矿的水下机器人,以及相应的甲板吊车、直升机平台等等,是为海上采矿提供支持与控制的母船,系统复杂且集成度高,制造技术堪称极致。
“鹦鹉螺新纪元”号采矿船
矿产资源开采
现代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范围逐步向深海及海底延伸,服务于工业等多个领域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利用示意 图
海岸(A) 海洋开发中心、海水淡化工厂
海面(M) 海运轮船、渔船、海底锰矿采集船、海底石油钻井平台、
波浪能发电站、人工岛城、海上飞机场、网箱养殖、海藻田
水体(T) 海洋调查潜艇、拖网渔船的网
海底(D) 石油储存罐、海底作业基地、海底村庄
海岸(A)
海面(M)
水体(T)
海底(D)
海岸——近海——远海、深海。
渔盐之利、舟楫之利——更全面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军事等。
3.不同时期海洋开发利用方式的一般规律
开发的领域:
开发的范围:
why?
先来了解一下海洋的环境和生态条件。
深海
黑暗
高压
低温
缺氧
海水腐蚀性强、
海冰破坏力大
海洋生物的附着性
多变的
海洋气象
海水运动复杂
海洋开发面临哪些难题呢?
技术难度大
资金投入大
风险大
条件
建筑材料性能不断改善
海洋工程技术逐步提高
HOT
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
Impact on national resource security
02
视频 | 港珠澳大桥
东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门,是迄今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1、拓展陆地空间,改善陆地间的通达性
荷兰
围海造地
香港机场
填海造陆
朱美拉棕榈岛
人工岛
港珠澳大桥
跨海桥隧
拓展陆地空间
拓展陆地空间
拓展陆地空间
改善交通通达度
缓解陆上特别是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
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石油天然气
海洋能源
2、开发海洋资源,丰富资源类型
拥有海洋空间,缓解陆地上资源紧缺的局面,对保障国家安全意义重大。
3、节约日益紧缺的陆上土地资源,减少资源对陆地的威胁
材料3 核废料的处理,国际上通常采用海洋和陆地两种方法处理核废料。一般是先经过冷却、干式储存,然后再将装有核废料的金属罐投入选定海域4000米以下的海底,或埋藏于建在地下的厚厚岩石层里核废料处理库中。
挪威坐底式油罐
海底
特点
水温低且变化平稳
压力稳定
适宜储藏易燃、有毒有放射性的资源
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Impact on National Maritime and territorial security
03
海洋国土
指在国家主权管辖下的特定的海域及其上空和底土,不仅包括一国的内水和领海,而且还包括该国管辖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是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所有管辖海域的总称。
内水:是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包括沿海国沿岸的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
领海:为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在群岛国的情况下则为群岛水域以外邻接的一定宽度的海域。领海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宽不超过12海里。
毗连区:为领海以外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毗连区的宽度不超过12海里。
专属经济区:是在领海以外并邻接领海的一带海域,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大陆架:大陆架的外部界限,若其自然延伸不足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若自然延伸超过200海里则一般不应超过350海里。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国家海洋权益
海洋权益是国家在海洋上依法享有的政治、经济、安全等各方面的权利和利益的总称。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一国的 、
属于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国家对其行使主权,对其内的一切人和物享有 ;
而对在 、
和 上的国土并不享有完全排他的主权,只享有某些事项的 和对自然资源的 。
内水
领海
专属管辖权
毗连区
专属经济区
大陆架
管辖权
主权权利
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11月24日称,发现两架中国军机当天飞越宫古海峡,进入太平洋水域飞行。日本自卫队紧急出动战斗机“应对”。并发布拍摄到的中国军机图片和飞行轨迹示意图
宫古海峡
140.39海里
合理合法
大陆海岸线:18000多千米
海岛:11000余个
岛岸线:14000千米
领海面积:37万平方千米
可主张管辖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
我国的海洋国土与权益
2012年,我国为便于对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中沙群岛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在海南省设立三沙市,把永兴岛作为三沙市市政府驻地。永兴岛是南海诸岛中少数具有供人类长期居住条件的天然岛屿之一。它从珊瑚岛礁演化为有淡水资源和植被、土壤覆盖,适合鸟类、陆地动物乃至人类生存的岛屿,至少经历了数千年的时间。
探究三
1、推测永兴岛存在什么样的生存难题?并制定应的解决办法。(可参考小岛国的困境)
2、岛上的基础设施(新建机场和港口)对维护国家海洋领土安全的意义是什么?(从南海开发 南海争端考虑等方面)
讨论永兴岛开发对我国海洋国土安全的意义
岛屿面积小,土地资源紧张,供电不足,饮用水和食物不足。
2、岛上的基础设施(新建机场和港口)对维护国家海洋领土安全有什么重要意义?(从南海开发 南海争端考虑等方面)
随着各国对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扩大,我国与南海周边国家产生海洋利益争端的概率也相应增加,在永兴岛新建机场和港口,加强了南海岛屿与大陆的联系,更有利于维护我国海洋国土的安全。
依法开发和利用南海广阔的海洋空间资源,是宣示海洋国土、体现和行使海洋权益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永兴岛新建机场和港口,可以提高我国对海洋国土的管控能力,对保障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确保海上通道安全、扩展战略纵深、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的领土主权
不需要别人仲裁
如何影响我国海洋国土安全?
宣示主权
行使权益
提高管控
处理争端
随着海洋资源的开发,国家之间的海洋利益争端的概率也增加。
日本多次非法入侵,进入中国领海
钓鱼岛问题
怎样解决海洋争端
How to solve maritime disputes
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法律的框架下,通过对话协商的方式和平处理。
2.面对外国霸权主义蓄意挑起的冲突和摩擦,坚决维护国家安全。
我国有实力维护海洋国土安全
视频 | 实战化训练
2021年3月份,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东部战区、北部战区展开实战化训练。
海洋空间资源
国家安全
开发背景
国家资源安全
扩展陆地空间
改善陆地间通达性
开发利用历程
一般规律及原因
海洋国土安全
开发海洋资源
丰富资源类型
节约日益紧缺的陆上土地资源
减少资源对陆地的威胁
宣示主权
行使权益
提高管控
处理争端
开发
影响
随堂巩固
随着世界人口的猛增,陆地资源越来越少,陆地空间越来越拥挤,海洋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叙述属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同一领域的是(  )
A.沿海港口、航海运河、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
B.海港码头、海滨浴场、海上油库、海底光缆、海上电站
C.海底隧道、围海造地、海底货场、海底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
D.海洋牧场、海底仓库、海洋公园、工业人工岛、海上运动区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海洋要淡水,实施海水淡化工程,是解决当前“水荒”的主要途径
B.海水运动蕴藏的能量都是可再生能源,如潮汐能、波浪能等
C.在海洋资源中,食盐储量大,是储量最多的矿产资源
D.海底多金属结核,由以锰为主的多种元素构成,主要分布在北大西洋
A
B
随堂巩固
3.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低地之国”荷兰1/4的土地在海平面以下。据统计,荷兰围海造陆总面积超过7 000平方千米,大约相当于国土面积的1/5。须德海湾是一个伸入陆地的海湾,湾内岸线长达300千米,湾口宽仅30千米。1932年,荷兰人修筑宽90米、高出海面7米的拦海大堤,把须德海湾与北海隔开,不仅根除了风暴潮对沿海低地的侵害,而且拓展了陆地面积,造就了一个大型淡水湖——艾瑟尔湖。
材料二:须德海围海造陆工程示意图(右图)。
随堂巩固
荷兰地少人多,人地矛盾突出,围海造陆不仅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还可增加生存空间。
(1)荷兰花费大量资金大面积围海造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目前,荷兰又将围垦的一些低地“退陆还海”,主要原因是什么?
荷兰地势低平,围海造陆往往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海水入侵、土地盐碱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随堂巩固
积极推进《京都议定书》签订的主要目的是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荷兰等国地势低平,海平面上升将淹没大量的国土 。
(3)荷兰等欧洲国家积极推进《京都议定书》的签订,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