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堂导入
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呢?它与第一次鸦片战争有何不同?带着这个问题开始我们的学习。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中英 亚罗号事件
中法 马神甫事件
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借口
英法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自然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外国商品仍难在中国市场倾销,西方列强不满足于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问题思考:
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
会的,因为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只不过是他们的借口而已。
一、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时间:1856-1860
侵略者:英法主凶,俄美充当帮凶
过程:第一阶段
炮轰广州——攻陷广州——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签订《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天津条约》内容:(1858年)
1、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特权;
2、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3、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的特权。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多、广、深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过程:第二阶段
火烧圆明园
时间:1860年
背景:《天津条约》并没有使侵略满足。
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紧逼北京。咸丰皇帝逃往避暑山庄。
过程:英法联军10月初,对圆明园大肆抢劫,并放火烧毁。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组成,总称圆明三园;占地面积约五千二百亩。它本是明代一故园。清朝从康熙至咸丰的六代帝王,历时一百五十多年,集中全国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把它营建成为一座举世无匹的大型皇家宫苑。 它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的结晶,而且是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清朝皇家的宝物主要不在紫禁城里的宫殿中,而是在圆明三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联军司令部下令官兵可以自由抢劫三天。这群贪婪凶残的强盗,把园内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凡不能搬运的就棒打棍敲,任意毁坏。
装饰有十二生肖喷泉的海晏堂
虽为欧式建筑,但装饰的花纹却是中国的传统样式,前有十二生肖喷泉,在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时遗失,近年来,中国有关方面已收回多件十二生肖兽首。
圆明园文物回归祖国怀抱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材料研读 P10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法]维克多 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感受。
(1)火烧圆明园不仅是列强侵华的暴行,也是中华民族的耻辱。
(2)火烧圆明园不仅给中华文明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3)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一个民族只有强大才不会被欺凌。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北京条约》的签订
1.时间:1860年
2.内容:
(1)《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2)增开天津为商埠;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增加赔款额。
3.标志: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为适应形势变化,清政府于1861年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它负责办理对外交涉以及通商、海关等事务,是清政府一个权力很大的中枢机构。
总理衙门
相关史事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哪个条约割占的领土最多?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内 容 内 容 影 响
割地
通商
赔款
其他
割香港岛
五口通商
赔偿损失
(2100万银元)
协定关税
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
(英)割九龙司地方一区
(俄)割乌苏里江
以东
增开天津
增开十口
使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内地
进一步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并使原本的阶级矛盾更加激化
赔偿损失
(600万两白银)
公使进京
舰船在长江航行
更多的主权遭到破坏,便利西方侵略势力进一步对中国的侵略
追加赔款
(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签约有效
十处通商,
公使驻京,
巨额赔款,
长江航行。
签约有效,
增开天津,
割地九龙,
赔款大增。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1.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2.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思想:使朝廷官员心理遭到沉重打击,部分官员开始“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4.经济:更加便利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