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22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其一)》(课件22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2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9 22:4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归园田居
——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导 入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他是谁?
——陶渊明
学习目标
1、抓住诗歌中田园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2、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认识诗人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渊明),东晋诗人、散文家。
“田园诗人”(田园诗派之鼻祖)
“隐逸诗人”(隐逸诗人之宗)
“靖节先生”(谥号)
“五柳先生”(自号)
人生经历:
早年: “大济苍生”
中年:“误入歧途”
晚年:“归隐田园”
读准字音
羁鸟(jī) 守拙(zhuō) 榆柳(yú)
荫(yìn) 暧暧(aì) 樊笼(fán)
读出节奏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欣赏名家朗读
注意朗读节奏及诗歌情感
思考: “归园田居”的意思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它的题眼是什么

朗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歌内容,并用诗歌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何感?
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三十年。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1.从何处而归?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尘网”、“樊笼”比喻官场生活 ,表现了诗人对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2.为何而归?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羁鸟”、“池鱼”比喻身在官场的诗人,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自由的向往。
3.归向何处?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村庄 炊烟
鸡鸣 狗吠
意象:
优美宁静
恬淡自然
闲适自由
意境:
情感:
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4、归去何感?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尘染/有余闲/久/复——自由、安逸、喜悦
总结:
主旨:厌恶官场,热爱田园,
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下列对《归园田居(其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用“羁鸟”和“池鱼”表达了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愿望,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羁鸟”“池鱼”的热爱。
B.“守拙”的“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世俗的虚伪机巧相对,表明了陶渊明对官场虚伪机巧的极端厌恶。
C.“方宅十余亩”四句是近景,土地、草屋、榆柳、桃李……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D.“暧暧远人村”四句是远景,在这里,不仅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由衷喜爱,而且这淳朴、幽静的田园景色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官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