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乌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填空题(共12题)
1、 计算:______;
2、 关于未知数,的方程组对应的增广矩阵为,则此方程组的解______;
3、 设,,且,则__________.
4、 已知函数的一条对称轴为,则______;
5、 已知平面向量满足,,,则 .
6、 设,,,…,,希望证明,在应用数学归纳法求证上式时,第二步从到应添的项是______.
7、 已知,,,,则______;
8、 若数列为无穷等比数列,且,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9、 设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则______;
10、 已知向量,,若与的夹角是锐角,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11、 如图,已知O为矩形ABCD内的一点,且,,,则______.
12、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定点,动点满足,动点满足,则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覆盖的图形的面积为______;
二、选择题(共4题)
1、 要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将函数的图象( )
A.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B.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C.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D.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2、 是平面上一定点,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满足,,则点的轨迹一定经过的(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3、 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且,设,当的前项和最小时,的值有( )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4、 设为所在平面内一点,满足,则的面积与的面积的比值为( )
A.6 B. C. D.4
三、解答题(共5题)
1、 解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组,并对解的情况进行讨论.
2、 已知,设,,记函数.
(1)求函数的最小值,并求出函数取最小值时的值;
(2)设的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若,,求的面积的最大值.
3、 已知内接于,,,,的半径为.
(1)若,试求的大小;
(2)若为动点,,,试求的最大值.
4、 已知平方和公式:,其中.
(1)记,其中,求的值;
(2)已知,求自然数的值;
(3)抛物线.轴及直线围成了如图(1)的阴影部分,与轴交于点,把线段分成等份,作以为底的内接矩形如图(2),阴影部分的面积为,等于这些内接矩形面积之和.,当时的极限值.
图(3)中的曲线为开口向右的抛物线,抛物线.轴及直线围成了图中的阴影部分,请利用极限平方和公式.反函数或割补法等知识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
5、 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数列满足:对于任意的,都有成立.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3)设数列,问:数列中是否存在三项,使得它们构成等差数列?若存在,求出这三项;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解析】
【分析】
用诱导公式把中的角化到中即可由反正弦函数定义得出结论.也可直接计算.
【详解】
.或者
故答案为:.
2、
【解析】
【分析】
由增广矩阵写出原二元线性方程组,根据方程的解x,y,最后求的值.
【详解】
由二元线性方程组的增广矩阵为,
得到二元线性方程组的表达式 ,
解得 ,所以.
故答案为: .
3、 0
【分析】
根据平面向量共线定理可以得到等式,用二倍角的正弦公式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求出的值,最后计算出它的余弦值即可.
【详解】
因为,所以,
因此.
故答案为:0
4、
【分析】
根据三角函数的性质可知在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建立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
,其中是辅助角,
是的一条对称轴,
,
整理得,解得.
故答案为:.
5、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所以
考点:向量数量积,向量的模
6、
【解析】
【分析】
写出的表达式,通过比较可以知道第二步从到应添的项.
【详解】
当时,,
当时,,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第二步从到应添的项是.
故答案为:
7、
【解析】
【分析】
由已知得,再两边平方,求得,代入可求得答案.
【详解】
因为,所以,又因为,
所以,即,又,,
所以,所以,
所以,
故答案为:.
8、
【分析】
根据无穷等比数列的前项和的极限求解.
【详解】
设数列公比是,在且时,,
∴,又且,且,∴或.
故答案为:
9、 0;
【分析】
根据行列式计算法则和等比数列性质计算即可.
【详解】
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
故答案为:0.
10、
【解析】
【分析】
利用去掉同向的情形即得.
【详解】
由题意 ,即,,∴,
若,则,解得,
综上的范围是.
故答案为:.
11、
【解析】
【分析】
建立坐标系,设,,根据条件得出O,C的坐标之间的关系,再计算的值.
【详解】
以A为原点,以AB,AD为坐标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则,
,,,
,整理可得:.
又,,
.
故答案为.
12、
【解析】
【分析】
本题先将B固定,得到C的轨迹,C的轨迹随着B的动点而运动从而形成一个圆环,即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覆盖的图形.
【详解】
因为动点B满足,
所以B点的轨迹是以A为圆心,2为半径的一个圆,
又因为动点C满足,
所以C点轨迹是以B为圆心,3为半径的一个圆,
当B点在圆上运动时,点C的轨迹是以点A为圆心、以5为半径的圆,
C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覆盖的图形如下图所示,
即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覆盖的图形为一个圆环,其中大圆的半径为5,小圆的半径是1,
所以点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覆盖的图形的面积为.
故答案为:
二、选择题
1、 C
【解析】
【分析】
将所给函数化为,根据三角函数相位变换原则可得结果.
【详解】
只需将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即可得到的图象
故选:
2、 B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分别表示向量、方向上的单位向量,确定的方向与的角平分线一致,再由可得到,可得答案.
【详解】
解:、分别表示向量、方向上的单位向量,
的方向与的角平分线一致,
又,
,
向量的方向与的角平分线一致
点的轨迹一定经过的内心.
故选:B.
3、 B
【解析】
【分析】
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从而判断数列是单调递增数列,即可判断当的前项和最小时,可取的值.
【详解】
数列为等差数列,
,
,则,即,
,可以判断数列是单调递增数列,
,
,
,
当的前项和最小时,可取的值为97,98,99,100共4个.
故选:B.
4、 A
【解析】
【分析】
作,,,由已知可得是的重心,由重心性质可得所求面积比.
【详解】
作,,,如图,∵,∴是的重心,则,设,
设,
∵,,,
∴,即,同理,,
,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面积的计算,考查向量的加法与数乘法则,体现了向量在解决平面图形问题中的优越性.
三、解答题
1、 ,无数个解;,无解;且,.
【解析】
【分析】
分情况讨论即可知道解的情况.
【详解】
(1)当时,方程组有无数个解,
解得;
(2)当时,方程组无解,
解得;
(3)当时,方程组只有一组解为,
解得且,
综上,,无数个解;,无解;且,.
2、 (1),;(2).
【分析】
(1)先根据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以及二倍角公式和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化简得到f(x)=,再根据正弦函数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
(2)先求出C的大小,再根据余弦定理和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出,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1)
,
令,k∈Z,即时,,取最小值,
所以,的最小值为,所求的取值集合是;
(2)由,得,
因为,所以,
所以,,
在中,由余弦定理,
得,即,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所以的面积,
因此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3、 (1);(2)2.
【分析】
(1)由可得,解得,即可求出;
(2)由可得,再由平方后得,利用基本不等式可求出的最大值.
【详解】
(1),
,则,
即,
,解得,
;
(2),,
,,
即,
,整理得,即,
,
,解得,即,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的最大值为2.
4、 (1)47980;(2)72;(3).
【解析】
【分析】
(1)将化为,即可结合公式求解;
(2)分别转化和,然后根据公式求解,建立方程即可求出;
(3)线段分成等份,作以为底的内接矩形,则阴影部分的面积可看作是这些内接矩形的面积之和,利用极限即可求出.
【详解】
(1),
;
(2),
,
,
解得;
(3)由题可知,,如图,把线段分成等份,作以为底的内接矩形,
设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则可看作是这些内接矩形的面积之和,
则
,
当时,,
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5、 (1);(2);(3)存在,,,或,,.
【解析】
【分析】
(1)当时,类比写出,两式相减整理得,当时,求得,从而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
(2)将代入已知条件,用与(1)相似的方法,变换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3)由的通项公式分析,得…,假设存在三项,,成等差数列,且,则,即,根据数列的单调性,化简得,将或代入已知条件,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1)由, ①
得, ②
由①-②得,即,
对①取得,,所以,所以为常数,
所以为等比数列,首项为1,公比为,
即,;
(2)由,可得对于任意有
, ③
则, ④
则, ⑤
由③-⑤得,
对③取得,也适合上式,
因此,,
(3)由(1)(2)可知,
则,
所以当时,,即,
当时,,即在且上单调递减,
故…,
假设存在三项,,成等差数列,其中,,,
由于…,可不妨设,则(*),
即,
因为,,且,则且,
由数列的单调性可知,,即,
因为,所以,
即,化简得,
又且,所以或,
当时,,即,由时,,此时,,不构成等差数列,不合题意,
当时,由题意或,即,又,代入(*)式得,
因为数列在且上单调递减,且,,所以,
综上所述,数列中存在三项,,或,,构成等差数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