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共22张ppt)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课件(共22张ppt)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09 20:25: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龙的挑战
屠龙大会
“相互协商”
甲午战争后,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瓜分中国
甲午战败,中国该怎么走接下来的路?
目录
CONTENT
01
戊戌维新运动
03
八国联军侵华
02
义和团运动
04
民族危机的加深
【课程标准】
1、通过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等史实,认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以及社会各阶层为挽救民族危亡做出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
2、认识八国联军侵华等列强侵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戊戌维新运动
1、背景
(1)甲午战败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巨额赔款,激化了阶级矛盾,促使清政府统治危机加剧;
(3)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4)民族意识的觉醒和维新思想的传播;
(5)洋务运动失败,学习器物富国强兵之路破灭;
戊戌维新运动
2.序幕:公车上书
(1)时间:1895年。
(2)概况: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举人,联名上书,反对签订《马关条约》。
(3)影响: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四项解决办法:
一、下诏鼓天下之气;
二、迁都定天下之本;
三、练兵强天下之势;
四、变法成天下之治。
3. 高潮:百日维新
(1)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2)标志: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知识海洋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迩者诏书数下,如开特科,裁冗兵,改武科制度,立大小学堂,皆经再三审定,筹之至熟,甫议施行。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朕惟国是不定,则号令不行,极其流弊,必至门户纷争,互相水火,徒蹈宋明积习,于时政毫无裨益。……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专心致志,精益求精,毋徒袭其皮毛,毋竞腾其口说,总期化无用为有用,以成通经济变之才。
——摘自光绪帝诏书原文
(3)高潮: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历时103天,被称为“百日维新”。
内 容 作 用 局限
政治 准许臣民上书言事;举荐人才;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取消旗人特权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 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制定宪法等政治主张
经济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倡私人办厂;创办国家银行;鼓励商办铁路、矿业;举办邮政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教 废八股;创办各种学堂;派人留学;准许民间办报;设译书局 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军事 按西法武装训练新式军队,添造军舰 增强国防力量
5. 结果:失败
1989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再次临朝训政。
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戊戌六君子”被杀。
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
谭嗣同
康广仁
杨锐
林旭
杨深秀
刘光第
戊戌六君子
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
知识海洋
改革之初,康有为们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是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乾纲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从理论上说将会有利于社会进步,但也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但康有为、光绪对此几乎是全然不顾,结果许多改革措施都遭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反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
——选自《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1)客观: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守旧势力的强大。
(2)主观:资产阶级改良派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①维新派未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制度,甚至把希望寄托在同样也是封建势力代表的帝党官僚身上。
②维新派对外国侵略者的本质缺乏深刻认识,甚至对西方列强抱有幻想。
③维新派自己既没有真正的实力,又完全脱离群众,甚至仇视农民革命。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原因
戊戌维新运动
【课堂探究】戊戌维新运动具有怎样的进步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维新派要用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制度,其若干措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
(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有利于民主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4)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维新派主张革除吸食鸦片及妇女缠足等陋习,主张“剪辫易服”,倡导讲文明、重卫生、反跪拜等。
【统编版】《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PPT优秀课件1PPT课件人教版部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
【统编版】《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PPT优秀课件1PPT课件人教版部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
义和团运动
材料一: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
材料二: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
依据材料概括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
(1)根本原因: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2)客观原因:戊戌变法失败后,国势垂危,中国人民无法指望清政府承担反帝重任,只能挺身而出。
(3)直接原因: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最终由山东冠县起义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
知识海洋
口号:扶清灭洋
义和团的主要成员是贫苦农民,也有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义和团战士多头裹红巾、腰扎红带,手执大刀长矛。
结果:在中外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
知识海洋
进步性:具有爱国的性质。能够争取爱国官兵,动员民众反帝。
局限性:盲目排外;放松对清政府反动统治的警惕。
(1)积极性: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2)局限性:存在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材料一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还。 ——山东义和团民谣
材料二 男练义和拳,女练红灯照。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 ——义和团揭帖
材料三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实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结合材料,如何评价义和团运动?
知识海洋
1.原因:
八国联军侵华
(1)根本原因:为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维护在华利益;
(2)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形势图
2.经过:
(1)1900.06.10 西摩尔率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发,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阻击
(2)1900.06中旬 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犯,义和团和清军投入天津保卫战
【统编版】《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PPT优秀课件1PPT课件人教版部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
【统编版】《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PPT优秀课件1PPT课件人教版部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
4、结果:签约
《辛丑条约》签订图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条约。这就是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约时的情景。
内容及危害
内容 危害
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
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 标志着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 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中国古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1)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继续派兵侵略其他地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俄军趁机侵占中国东北。
(2)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被八国联军炮火轰毁的北京正阳门
八国联军为炫耀武力,在紫禁城举行阅兵式。
八国联军在紫禁城的乾清宫
八国联军侵华影响:
知识海洋
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时间 1840-1842 1856-1860 1894-1895 1900
目的 打开中国市场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日本对外扩张,为其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维护在华利益;瓜分中国
国家 英国 英国、法国 日本 英法美俄德意日奥
条约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影响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总结: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历程
【统编版】《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PPT优秀课件1PPT课件人教版部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
【统编版】《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PPT优秀课件1PPT课件人教版部编版优秀公开课课件下载
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挽烟飞。”这里的“两度劫”发生在 (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D
应用探究
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旦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 )
A. 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
B. 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C. 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
D. 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
A
应用探究
课堂小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