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第一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模拟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第一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模拟生物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2-09 23:26: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临颍县第一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生物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是关于孟德尔杂交实验及遗传定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豌豆自花传粉和闭花受粉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B. 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
C. 进行测交实验是为了对提出的假说进行验证
D. 假说的核心内容是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2.孟德尔被称为遗传学之父,得出了两大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选择了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B. 由多对相对性状到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
C. 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D. 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进行实验
3.科学家通过 技术手段生产出了能够耐酸、耐碱、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温度的酶。( )
A. 细胞工程 B. 基因工程 C. 发酵工程 D. 酶工程
4.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是( )
A. 蛋白质 B. 糖类 C. 核酸 D. 脂质
5.避孕套是常用的避孕工具,其作用不包括( )
A. 防止精子与卵细胞相遇 B. 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C. 预防性传播疾病 D. 阻止受精卵着床
6.下列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水稻的早熟和晚熟 B. 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C. 人的高鼻梁与塌鼻梁 D. 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7.医学上把能够消除体细胞“记忆”,使其恢复到胚胎细胞状态的过程称为细胞的“重编程”,将通过“重编程”得到的细胞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就能得到各种分化的细胞。人们把这种利用体细胞制造胚胎干细胞,经诱导分化后再移植回人体的技术称作“治疗性克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重编程”的过程中可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
B.“治疗性克隆”能够修复病人的组织或器官,从而使病人摆脱病魔
C.“治疗性克隆”的优点是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D.胚胎干细胞可在饲养层细胞上分化为各种组织细胞
8.下列有关实验目的、材料选择和所用试剂正确的一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实验试剂
A.探究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 柑橘组织样液 斐林试剂
B.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 菠菜叶 健那绿、清水
C.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猪的膀胱膜 质量浓度为0.3g/mL蔗糖溶液、清水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3%过氧化氢溶液 过氧化氢酶溶液
A. A B. B C. C D. D
9.自然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氟利昂(CCl2F2)因破坏大气臭氧层而导致“温室效应”
B. 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是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
C. 废旧电池的回收,其主要目的是保护环境,而不是回收金属
D. 淀粉餐具被认为是有发展前景的一次性餐具,可有利于保护环境
10.1998年,我国长江和嫩江流域都发生了特大洪灾,这与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有直接关系,由此可以说明森林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具有的作用是( )
A. 净化空气,消除污染 B.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 降低风速,稳定流速 D. 增加空气湿度,容易形成降雨
11.水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试剂或材料,但不同实验目的不同,所用的水有所不同,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对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进行复原实验时,向盖玻片一侧滴加清水
B. 从土壤中分离某种微生物时,常用无菌水进行梯度稀释后再涂布培养
C.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取材前先要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D. 为了检测培养基及无菌操作是否合格,需要向未接种的培养基涂布蒸馏水作对照
12.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
B. 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C. 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检测法利用了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
D. 人体大面积烧伤后,容易发生病菌等感染,主要是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
13.以下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北方针叶林是地球上最大的森林带,也是世界木材的主要产地
B.不同群落中,各物种既能适应当时当地的自然环境,也能相互适应
C.群落在水平方向上常呈镶嵌分布
D.在不同的森林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相同
14.下列有关生态学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B. 在农田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C. 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
D. 红树林在调节气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15.利用生物工程生产啤酒、果醋、酸奶、腐乳的常用菌种分别是( )
A. 酵母菌、枯草杆菌、乳酸菌、毛霉 B. 黄色短杆菌、酵母菌、大肠杆菌、乳酸菌
C. 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毛霉 D. 酵母菌、谷氨酸棒状杆菌、大肠杆菌、乳酸菌
16.关于生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合理的是( )
A. 太空失重状态下生长素不能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B. 当人体从零下20℃到零上20℃环境中,身体内酶的活性提高
C. 胰岛素分泌不足,可能会使机体对脂肪的利用比例增加
D. 过敏反应疾病是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反应
17.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过度使用化石燃料
B. 某湖泊的水质持续恶化与该湖泊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有关
C. 雾霾现象可自行退去,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D. 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牲畜的环境容纳量会减小
18.黄瓜幼苗的生长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下图是黄瓜幼苗体内赤霉素(GA)、乙烯对生长素(IAA)的影响示意图,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IAA促进生长的原理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B. IAA与乙烯对幼苗的生长起拮抗作用
C. GA含量的改变,会影响IAA含量的变化 D. GA是通过生长素而促进幼苗生长的
19.关于植物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
B. 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新基因的产生
C. 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
D. 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
20.下列有关种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种群数量的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B. 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
C. 北极旅鼠由于食料植物的周期性短缺而呈现周期波动
D. 凹形存活曲线的种群,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二、填空题
21.科学家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测得同一种酶的活性,并根据所得到的数据绘制成曲线如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由A到B,酶的活性 ;在 点的温度下酶活性最高;温度由C到B,酶的活性 , 原因是
(2)实际生活中,要想使加酶洗衣粉获得较好的洗涤效果,最好用
22. 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通常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就越高.
23.极地苔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稀少,冬季漫长,地衣是其中最典型的生物,其他异养生物大都直接或间接地依靠地衣维持生活.动物有驯鹿、北极狐等.驯鹿主要以地衣为食,爱斯基摩人主要以狩猎驯鹿为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地衣属于 , 驯鹿属于 . 依据题中信息,写出一条食物链:
(2)与草原和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强/弱)、恢复力稳定性 (强/弱).如果大气中S02或C02含量超标,可产生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和 .前者可使地衣生产力下降或毁灭,从而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崩溃,后者使地衣、苔藓等构成的北极苔原群落正在逐步让位于灌木丛和北方森林,发生群落的 .
(3)根据苔原生态系统的特点,在开发和利用该生态系统以前,必须对其营养结构及其功能即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 进行研究,以减少对生态系统的损害.
24.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荒地,如图表示荒地中某阶段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表为该荒地生态系统第一、二、三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单位为百万千焦).
营养级 同化量 未利用量 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量
一 2.48×1011 2.0×1011 1.69×1010 2.8×1010
二 3.1×109 4.6×108 6.6×108 1.53×109
三 4.5×108 8.0×107 4.0×107 2.3×108
(1)甲图中虚线表示 ,M点时出生率 (>、<、=)死亡率.
(2)当田鼠种群中有鼠疫发生时,其种群数量的变动可对应甲图中的 段(用图中字母表示),鼠疫杆菌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
(3)若田鼠为该荒地唯一植食性动物,则田鼠的同化量为 百万千焦,田鼠粪便中的能量属于 营养级的能量.能量在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
(4)该生态系统的演替类型为 .
25.填空:
(1)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 条件.稳态已经发展成适用于整个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这从侧面反映出生物科学从 走向综合、由分支走向 的发展趋势.
(2)在一个神经元内,兴奋以 的形式传导,不同的神经元之间,兴奋通过 结构传递.激素分泌的调节,存在着 的分级调节和 调节.免疫调节在维持稳态的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完成免疫调节的免疫系统具有防卫 和 功能.
(3)达尔文设计的向光性实验从原理上看,可称之为 法,即让一部分“缺席”,研究这时系统的反应.
三、解答题
26.图甲表示某种植物细胞,图乙表示酵母菌细胞,①~⑨表示细胞有关结构,图丙为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能量转换关系简图,A~G表示有关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结构⑤为胞间连丝,除与细胞间物质运输有关外,还具有________功能.将细胞甲、乙置于适宜浓度的纤维素酶、果胶酶溶液中保温15min后,再移至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甲、乙出现的变化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不同的光照强度主要影响甲细胞内叶绿体形成________(填丙图中字母A~G)的能力,进而影响对叶绿体基质中________(填丙图中字母A~G)的利用.
(3)在500mL的烧瓶中,加入适量活化的酵母菌细胞和50mL质量分数5%的葡萄糖溶液,充分摇匀后,将瓶口密封静置.一段时间后,烧瓶内产生的CO2来自图乙中的________(填标号).
(4)血球计数板是酵母菌计数的常用工具.某同学利用规格为1mm×1mm血球计数板,测定某酵母菌培养液的种群密度.其计数室以双线等分成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分为16个小格,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mm.将该培养液稀释100倍后,在计数的5个中方格内的酵母菌总数为80个,则1mL该培养液中有酵母菌约________个.
(5)适宜自然条件下酵母菌和该种植物细胞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为 .
A.光合作用
B.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C.基因表达
D.有丝分裂.
四、实验探究题
27.厨余垃圾易被微生物降解,以下是研究人员对几种微生物分解菌进行筛选的过程,请回答。
(1)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
①从庄稼地、烂稻草堆中分离得到纤维素分解菌。由此说明寻找目的菌株的思路之一是________。
②初步筛选的过程:在不含糖类的固体培养基上铺一张去除了淀粉的滤纸,再在滤纸上等距离地放9个小土粒,然后置于底部盛水的培养箱中培养几天。滤纸发生液化。滤纸去除淀粉的目的是________,以滤纸的液化程度作为________的标志。
③筛选到纤维素分解菌是混合菌,通过纯化得到的多种菌株单独存在时分解能力都较差,试分析原因:________。
(2)蛋白质分解菌的筛选
①取土样,用________进行稀释,放在摇床上振摇一段时间,振摇的目的是使菌体________。
②将土壤悬浮液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通过测量________判断菌株对蛋白质的分解能力。
③将初步筛选的菌株接种到以酪蛋白为唯一氮源的液体培养基中。控制摇床的转速和________,振荡培养24h。
④测定酪蛋白的含量:已知酪蛋白与福林-酚试剂反应产生蓝色,________与蛋白质的含量成正比,可用________法定量。步骤如下:第一步。标准曲线的制作。用蒸馏水配制________。与福林-酚试剂反应后,测定并制作以________的标准曲线。第二步,样品的测定与计算。
28.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模式生物,以下为正常果蝇与异常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染色体组型中包含________条染色体。
(2)图IV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含有两条Y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
(3)图I果蝇所示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其产生的原因是父方第________次分裂异常导致的。图I果蝇所产生配子的性染色体组成及比例为________。
(4)由上图可知,果蝇的Y染色体与性别决定________(无关/有关)。当X染色体数与常染色体组数比例为________时,果蝇发育为雌性。
五、综合题
29.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回答下列为题:
(1)酵母菌的呼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图中过程①和②是苹果醋生产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 中进行,其产物乙醇与 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过程③在酵母菌细胞的 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值速度 .
(2)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 条件下才能完成.
(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第一阶段的温度 (填“低于”或“高于”)第二阶段.
(4)醋酸杆菌属于 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 (填“含有”或“不含有”)线粒体.
30.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着差异。
(1)植物——样方法。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如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 。
(2)动物——标志重捕法。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尾,全部进行标志后放回;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被标志的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 。
(3)细菌——显微记数法。每单位面积上平均有50个细菌,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液体中培养4h后稀释10倍,与以前相同的条件下再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次观察到每单位面积上平均有80个细菌。则细菌细胞分裂的平均时间为 小时。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2.【答案】 B
3.【答案】 B
4.【答案】 C
5.【答案】 D
6.【答案】 D
7.【答案】 D
8.【答案】 C
9.【答案】 A
10.【答案】 B
11.【答案】 D
12.【答案】 B
13.【答案】 D
14.【答案】 C
15.【答案】 C
16.【答案】 C
17.【答案】 B
18.【答案】 A
19.【答案】 C
20.【答案】 C
二、填空题
21.【答案】 增强(升高);B;不变;高温时酶已变性失活;温水
22.【答案】 负反馈调节;抵抗力稳定性
23.【答案】 生产者;消费者(或答:“初级消费者”);地衣→驯鹿→爱斯基摩人;弱;弱;酸雨;全球性气候变化(或答:“温室效应”);演替(或答:次生演替);信息传递
24.【答案】 环境容纳量(K值);=;QM;寄生;3.1×109;一;14.5%;次生演替
25.【答案】 必要;分析;统一;神经冲动;突触;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负反馈;监控;清除;排除
三、解答题
26.【答案】 (1)信息传递;吸水涨破(膨胀);基本不变
(2)AC(D);E(G)
(3)⑤⑧
(4)4.0×108
(5)B,C
四、实验探究题
27.【答案】 (1)到相应生存环境中寻找;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分解菌对纤维素分解能力强弱;纤维素的分解依赖不同纤维素分解菌的协同作用/不同的菌株分泌不同的纤维素酶
(2)无菌水;均匀分布;透明圈的直径 (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的比值);温度;蓝色的深浅;光电比色;标准酪蛋白溶液;酪蛋白浓度为横坐标和OD值为纵坐标
28.【答案】 (1)4;8
(2)次级精母细胞
(3)染色体畸变(染色体数目变异或非整倍体变异);一;X∶XX∶XY∶Y=2∶1∶2∶1
(4)无关;1∶1
五、综合题
29.【答案】 (1)细胞质基质;重铬酸钾;线粒体;快
(2)有氧
(3)低于
(4)原;不含有
30.【答案】 (1)8
(2)3200
(3)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