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生活生产中常见的图标,表示“禁止堆放易燃物”的是
A. B. C. D.
2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 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中 的化合价为 B.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
C.该保鲜剂不能与明火接触 D.酒精挥发时分子体积变大
3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变化现象,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灯泡通电时发光发热 B.木炭燃烧
C.铜制品在潮湿环境中生成“铜绿” D.水受热逐渐蒸发
4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①通入 ,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 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 片刻,熄灭酒精灯后, 中红磷然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过程 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B.实验过程②的 中无明显现象
C.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 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灯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5.麦收时节,某些地方仍有就地焚烧麦秸秆的陈规陋习。焚烧麦秸秆可能导致的后果有①引发火灾 ②能见度降低,引发交通事故 ③诱发呼吸道疾病 ④造成部分肥力损失等。其中主要是因为焚烧麦秸秆污染了空气而造成的后果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下列灭火原理与“釜底抽薪”相同的是
A.锅内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B.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
C.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砍掉部分林木形成隔离带灭火
7.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为了防止CO中毒,在火炉旁放一盆水 B.进入枯井前要做灯火试验
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 D.严控火源,防范火灾
8.江苏无锡李阿姨怀疑人民币上可能沾染新冠病毒,放进微波炉中加热消毒。不到一分钟,微波炉中就飘出了焦糊味。李阿姨慌忙去取现金,但为时已晚,纸币大部分已经炭化至黑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能闻到焦糊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纸币炭化发生了物理变化
C.纸币是一种可燃物 D.微波炉加热提供了纸张炭化的条件
9.小红在餐厅看到服务员用盖子熄灭酒精火锅,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C.隔绝空气 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乘坐地铁等交通工具可大量携带汽油、豆油、鞭炮等用品
B.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除去水中部分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以降低水的硬度
C.酒精燃烧,可使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D.“火上浇油”通过增加氧气使燃烧更旺
11.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书馆着火,常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扇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
C.放在空气中的木桌椅没有燃烧,是因为木桌椅不是可燃物
D.划燃火柴时,火柴头斜向下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11.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蜡烛的燃烧 B.动植物的呼吸
C.农家肥料的腐熟 D.食物的腐烂
12.“新冠肺炎”爆发期间,酒精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在运输它的车上应该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14.图1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与集气瓶相连的压强传感器等电子设备能将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精确地记录并保存下来.图2、图3是用该装置测得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集气瓶中燃烧的压强﹣时间关系图(该装置气密性良好,p0是集气瓶内初始气压,p和p′分别是反应结束后恢复到室温时集气瓶内的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匙内所装红磷或木炭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B.反应开始时集气瓶中压强瞬间变大的是由燃烧放热造成的
C.p=0.79p0,p′=p0是因为红磷的着火点比木炭低 D.由图3可推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二、填空题
15.某同学利用“多米诺骨牌”效应,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B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看图回答问题:
(1)选择A装置制氧气的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试管B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4)用E装置收集气体,检验装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1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面是初中化学中几组重要的对比实验。
(1)实验1中,观察到A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由此可验证分子的性质。
(2)实验2中,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一个条件为________。
(3)实验3中,实验过程中布条能变红色的试剂瓶是__________,C烧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17.酸雨主要是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引起的,酸雨的pH值一般小于______;原来烧煤气(主要成分CO)的燃气灶,现在改烧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可以对燃气灶进行以下改进______。(选填序号)
A.增大进空气孔或减小进燃气孔
B.减小进空气孔或增大进燃气孔
18.如图是某种汽车的燃料燃烧过程示意图。
(1)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花塞的作用是___________ ;
(2)乙醇的含碳量比汽油的低。分析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会使尾气中炭黑的排放量(填“增加”或“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_;
(3)利用催化净化装置,可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和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两种空气中常见的无害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9.面粉加工厂的车间里悬浮着较多的面粉粉尘,遇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右图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在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迅速鼓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上的塑料盖掀起。试问:
(1)在上述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情况下,可能不会发生爆炸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金属筒不加盖时 ②塑料筒中装的是煤粉时
(3)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0.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其灭火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图书档案着火宜用_________________来灭火;
(3)将家用燃气(主要CO)的液化气灶改成烧天然气后,空气进气管的直径应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应用题
2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 A、B 装置中选出一种仪器:我选择的仪器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它的用途 是 ____________。
(2)选择 B 制二氧化碳,反应为 _______________。 若用下图装置测量二氧化碳气体的体积,图中植物油作用为 _______________。
(3)选择 A 和 _______________(填“CEF”或“DEFG”)仪器组合能获得较为纯净的氧气, 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从燃烧条件分析,加热时试管内 的棉花没有燃烧,原因是________。
(4)加热一定量 KClO3 和MnO2 的混合物,固体质量与反应时间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反应共生成氧气 9.6g
B.c 点所对应的剩余固体有三种
C.d 点所对应的剩余固体只有 KCl
D.整个过程中有两种元素质量分数变大
【参考答案】
1A
2. 【答案】D
【解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的原则,可算出 中 的化合价为 ;由保鲜原理可知,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该保鲜剂中有酒精,酒精为易燃物,故该保鲜剂不能与明火接触;酒精挥发只是分子之间间隔变大,分子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故选D。
3. 【答案】C
【解析】A、D项是物理变化,木炭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铜制品在潮湿环境中生成“铜绿”属于缓慢氧化,故选C。
4. 【答案】D
5B
6.D
7.A
8.B
9A
10B
11A
12.B;
13.A;
14B
15. 白磷虽然能与氧气接触,但温度达不到白磷的着火点,所以白磷不能燃烧 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进入D中,产生大量气泡 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瓶口,如果火焰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集满
(1)根据以上分析,A装置制氧气的依据是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过程中试管B中白磷不燃烧,因为白磷虽然能与氧气接触,但温度达不到白磷的着火点,所以白磷不能燃烧;
(3)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液面下降,稀盐酸进入D中,产生大量气泡;
(4)装置E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检验装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瓶口,如果火焰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集满。
16.无色变为红色 温度达到物质的着火点 B瓶
(1)实验1中,浓氨水易挥发,氨气分子不断地运动,溶解到烧杯A中使酚酞变红,不能运动到B烧杯,观察到A烧杯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B烧杯溶液为无色,滴加了浓氨水后由无色变为红色,由此可验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的性质。
(2)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实验2中,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均与空气接触,且均为可燃物,但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一个条件为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干燥的纸花不能生成碳酸,湿润的纸花能生成碳酸,形成对照实验,因此实验3中,实验过程中布条能变红色的试剂瓶是B瓶,二氧化碳进入C烧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5.6 A
18.(1)使温度达到汽油的着火点
(2)减小;与相同质量的汽油比,碳的质量少,燃烧时碳消耗氧气的量减少,碳更容易充分燃烧,所以产生的炭黑少
(3)2CO+2NO 2CO2+N2
19.使面粉充满整个金属筒,与空气混合均匀 ① 严禁烟火(或其他合理答案)
20.隔绝空气(或氧气) 液态CO2灭火器 增大
21.铁架台 固定仪器 (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CaCO3 + 2HClCaCl2 + H2O + CO2↑ 防止 CO2 气体溶于水 DEFG 2KClO3 2KCl+3O2↑,或2KMnO4K2MnO4+MnO2+O2↑ 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