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综合练习(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综合练习(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2-10 14:4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写在下面表格相应的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植被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森林减少荒漠蔓延水域污染草原退化湿地缩小火山地震频繁
A. B. C. D.
2.“碳中和”是实现全球CO2“零排放”的生态目标。以下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  )
A. 分类处理垃圾 B. 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
C. 用太阳能热水器 D. 夏天经常开空调
3.2020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关爱自然,刻不容缓”。践行“关爱自然,绿色环保”的理念,下列做法符合的是(  )
A. 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和杯子
B. 电视机不用时经常处于待机状态
C.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D. 抓捕野生动物关入笼中当宠物饲养
4.一棵树的生态价值可能比其木材价值高许多,下列对绿色植物生态价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B. 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C. 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 引起地球温室效应
5.在社区植树节“认领一棵树”的活动中,不少家庭都认领了小树苗。在之后的管理和养护过程中,不需要实施的操作是(  )
A. 适时浇水 B. 适当施肥 C. 防治虫害 D. 增强光照
6.我国植被资源极为丰富,下列植被类型中,植物种类最丰富,叶片终年常绿,全年都有植物开花,终年高温多雨的是(  )
A. 热带雨林 B. 常绿阔叶林 C. 草原 D. 荒漠
7.创建文明城市人人有责,下列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做法是(  )
A. 使用环保购物袋 B. 爱护花草树木
C. 使用一次性筷子 D. 不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8.“垃圾分一分,城市美十分”,如图是投放不同垃圾的垃圾桶,下列垃圾投放不正确的是(  )
A. 剩饭、剩菜--厨余垃圾 B. 矿泉水瓶、易拉罐--可回收垃圾
C. 废旧报纸、果皮--其他垃圾 D. 电池、水银温度计--有害垃圾
9.我国大力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森林面盖率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 森林为陆生动物提供了栖息环境
C. 绿色植物的热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D.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10.“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其中,碳中和是指通过多种途径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
A. 生物柴油替代石化柴油 B. 风力发电、水力发电
C. 砍伐树木建设游乐场 D. 推广使用低能耗车辆
11.云南要努力在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下列与建设美丽云南不相符的是(  )
A. 推进生态保护修复 B. 就地焚烧垃圾
C. 推广新能源汽车 D. 实施节水行动
12.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任务是(  )
A. 开展生态旅游 B. 发展畜牧业 C. 增加木材产量 D. 改善生态环境
13.有一则公益广告:我国每年要消耗一次性木筷450亿双、相当于要砍伐600万棵成年大树。专家估计,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是其木材价值的9倍。下列对绿色植物的生态价值叙述错误的是(  )
A. 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保持水土
B. 引起地球温室效应
C. 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D. 防风固沙、消除噪音
14.某校为做好我市“六城同创”宣传工作,举行了相关宣传标语的征集活动。以下标语不宜采用的是(  )
A. 垃圾不落地,校园更美丽 B. 提高环境意识,保护美好家园
C. 毁林去建房,经济响当当 D. 保护碧水蓝天,共建生态永州
15.广西位于亚热带,是一个气候比较炎热的、湿润的地区,这里的植被类型主要是(  )
A. 针叶林 B. 热带雨林 C. 落叶阔叶林 D. 常绿阔叶林
16.“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森林对环境具有的作用是(  )
A. 制造氧气和净化空气 B. 过滤尘土和净化空气
C. 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 D. 降低噪音和调节气候
17.“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这一绿色发展目标的措施之一是(  )
A. 乱砍乱伐 B. 随意排放 C. 乱捕滥杀 D. 植树造林
18.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环境优美,旅游价值高
B. 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有利于健康
C. 山中有金矿银矿可开采
D. 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价值
19.近年来,北京等地频繁出现“沙尘暴”现象,导致“沙尘暴”的直接原因是(  )
A. 植被遭到破坏 B. 降水异常减少 C. 温室效应加剧 D. 大气污染
20.下列保护森林的措施中,哪一项是科学的?(  )
A. 全面禁止砍伐
B. 有计划地合理砍伐林木
C. 大面积种植一种树,整齐美观
D. 喷洒高强度的农药,消灭森林害虫
二、非选择题
21.为保护环境,绿化祖国,对自然资源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我国政府相继颁布了《 法》和《 法》。
22.我国是一个少林国家,人均森林面积 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
23.植被概念:覆盖 而有规律地生活在一起的一群 。
24.在进行校园绿化设计时,尽量不选择 树种,不要对原有的校园 做大的改动。要注意花草树木的多品种搭配,兼顾低矮 ,灌木和高大 的多层次搭配,充分利用空间,努力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自然景观。
25.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的主要植被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少,仅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______,而且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利用不够合理,伐优留劣,甚至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出现______.草原情况也不容乐观,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______、______.我国是土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3)我国于1984年和1985年相继颁布了《______》和《______》,分别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管理。
(4)我国将______月______日定为全国“植树节”.我国在1981年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做出了《______》,倡导全民义务植树.
26.请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在过去100年里,全球地面平均温度大约已升高了0.3-0.6℃,到2030年估计将再升高1-3℃。当全世界平均温度升高1℃,就会产生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降水重新分布,改变了当前的世界气候格局;其次,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和破坏了食物链,带来更为严重的自然恶果。温室效应、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土地沙漠化、化学污染等世界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而人类的活动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倡导“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1)近百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年升高,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 野生动物大量灭绝 B. 地震海啸频繁发生
C. 淡水资源严重污染 D. 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2)下列行为不是我们倡导的“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的行为是____________。
A. 出行时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 B. 多使用一次性筷子
C. 尽量少用塑料袋 D. 外出旅游时,开大排量的汽车
(3)我们应当保护现有森林,并大力植树造林,充分发挥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生物圈____________平衡的作用。
(4)保护环境需要全球共同行动,这说明生物圈是一个____________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27.4000年前,曾有过一个经济繁荣、显赫一时的文明古国---巴比伦王国,该国森林繁多,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但由于人口剧增,森林被砍,耕地扩大,结果造成水土流失,河道阻塞,连年洪水成灾,终于使土壤沙漠化、盐碱化,致使该国变成一片废墟。
根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国的生态平衡被破坏,是由于失去了森林的哪些主要作用?
(2)造成生态平衡被破坏的直接原因是( )
A、自然因素
B、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限
C、人口剧增
D、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3)这个历史事实给我们什么启发?
(4)要使一个国家的生态环境比较优越,农牧业生产比较稳定,其森林覆盖率至少要达到______%以上.
28.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它终年温暖,四季常青。一年分为雨季和旱季两季。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有占全国1/4的动物和1/6的植物,是名副其实的“动植物王国”。
资料二 大兴安岭位于中国最北部的黑龙江省境内,全年平均气温为-0.8~4.3℃。全年降水量为438~ 530毫米,冬季寒冷而漫长,早春干旱。森林是大兴安岭最雄厚的资源,在绵绵不尽的群山上,长满了刚劲挺拔的兴安落叶松、四季常春的樟子松、亭亭玉立的白桦、耸入云天的山杨、西伯利亚冷杉及黑桦、柞树、山榆、水曲柳、钻天柳、蒙古栎等,多达上百种。
(1)西双版纳地区的植被类型是 。该植被类型的主要特点是 。
(2) 大兴安岭地区的植被类型是 。该植被类型的主要特点是 。
(3) 我国颁布了 对森林实行依法保护,并把每年的 月 日定为植树节。
29.资料分析
山西省处于吕梁、太行两山相夹,黄河、汾河两河相见,素有“表里山河”之称。吕梁山沟壑纵横、土质疏松,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每年有大量的泥沙流入黄河。太行山多为土石山坡,土层浅薄。两个山区有不少宜林荒山,其共同的特点是植被稀少,气候干早少雨,经济落后,不少农民还没有稳定地脱贫。近年来“治好母亲河,绿化两座山”,作为山西有史以来最大的治河与林业建设项日,正在为山西的生态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作出贡献。
(1)造成吕梁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A.山区地势沟壑纵横 B.河流的冲刷
C.山区植被稀少 D.当地农民经济落后
(2)山西的植被类型不可能包括下列哪一种?______。
A.草原 B.常绿阔叶林 C.针叶林 D.落叶阔叶林
(3)地表覆盖的植被不仅为各种陆生动物提供了栖息环境,同时也美化了城市和乡村。请你联系所学知识及生活经验,说说绿色植物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重要作用?(至少答出四个方面)。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①由于乱砍滥伐导致森林减少;②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过度放牧是导致荒漠蔓延的主要原因;③水域污染主要对水生生物造成严重影响;④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⑤不合理开发、围湖造田等导致湿地缩小;⑥我国火山活动较少。
故选C。
2.【答案】D
【解析】解:A、分类处理垃圾,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属于低碳生活,A不符合题意;
B、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能减少燃油、燃气等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B不符合题意;
C、用太阳能热水器可减少资源利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不符合题意;
D、夏天经常开空调,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加重二氧化碳的排放,D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题意:“低碳生活”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3.【答案】C
【解析】解:A、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会造成森林大量被砍伐,破坏生态环境,A错误;
B、电视机不用时没有及时切断电源,会浪费电,造成煤炭等大量化石能源的使用,污染环境,B错误;
C、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C正确;
D、抓捕野生动物关入笼中当宠物饲养,捕杀野生动物,破坏生态环境,D错误。
故选:C。
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4.【答案】D
【解析】解:A、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增加大气的湿度,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A正确;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藏在有机物里,B正确;
C、绿色植物能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C正确;
D、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而不是引起温室效应,D错误。
故选:D。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绿色植物的生态价值。
5.【答案】D
【解析】解:植物生长需要水、无机盐。并且适当灭虫,以利于生长。所以认领小树苗之后的管理和养护过程中,需要适时浇水、适当施肥、防治虫害。不需增强光照。
故选:D。
根据植物生长的条件分析解答。
了解植物生存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热带雨林地区具有的特点。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热带雨林地区具有的特点。
【解答】
A.热带雨林地区长年气候炎热,雨水充足,终年高温多雨,正常年雨量大约为1750毫米至2000毫米,全年每月平均气温超过18℃,季节差异极不明显,植物四季长青,全年都有植物开花,是地球上过半数动物、植物的栖息居所,动、植物种类丰富,A符合题意。
B.常绿阔叶林由常绿阔叶树种组成的地带性森林类型。这类森林的建群树种都具樟科月桂树叶片的特征,常绿、革质、稍坚硬,叶表面光泽无毛,B不符合题意。
C.草原多为半干旱气候条件的地区,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的草本植物,C不符合题意。
D.荒漠的生态条件严酷的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土壤贫瘠。植物种类十分贫乏,植被稀疏,非常耐旱,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答案】C
【解析】解:A、使用环保购物袋,利于环境保护
B、爱护花草树木,利于环境保护
C、使用一次性筷子,浪费了木材,不利于环境保护
D、不随意丢弃废旧电池,利于环境保护
故选:C。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8.【答案】C
【解析】解:A、剩饭、剩菜属于厨余垃圾,正确;
B、泉水瓶、易拉罐属于可回收垃圾,正确;
C、废旧报纸属于可回收垃圾;果皮属于厨余垃圾(湿垃圾),错误;
D、电池、水银温度计属于有害垃圾,正确;
故选:C。
垃圾可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熟记生物的基本常识即可.
9.【答案】D
【解析】解:A、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正确;
B、森林为陆生动物提供了栖息环境,正确;
C、绿色植物的热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正确;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错误;
故选:D。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的表皮上的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因此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
10.【答案】C
【解析】解:A、生物柴油替代石化柴油,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利于实现碳中和
B、风力发电、水力发电,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利于实现碳中和
C、砍伐树木破坏环境,破坏环境,不利于实现碳中和
D、推广使用低能耗车辆,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利于实现碳中和
故选:C。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其中绝大部分是不利的.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原因以及危害,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11.【答案】B
【解析】解:A.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可保护生态系统,减少环境污染,A不符合题意。
B.就地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B符合题意。
C.推广新能源汽车,可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C不符合题意。
D.实施节水行动,利于环境保护,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有:分类回收生活垃圾、积极践行绿色出行、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
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
12.【答案】D
【解析】解:根据题干信息,“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两项措施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中的森林和草原,从而改善生态环境,有利生物多样性保护,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故选:D。
西部生态环境问题的突出特点:1.荒漠化;2.草原退化;3.生物多样性;4.水土流失。
西部地区的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西部地区是全国的生态保护屏障,西部大开发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我国西部地区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生态环境的改善,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13.【答案】B
【解析】解: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增加大气的湿度,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森林的根系可以牢牢的抓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人类维持生命的氧。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降低温室效应;维持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在风害区营造防护林带,在防护范围内风速可降低30%左右;根系可以固沙,减弱噪音,利人健康。
故选:B。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绿色植物的生态价值。解答时可以从光合作用、蒸腾作用、以及防风固沙的作用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绿色植物的生态价值。
14.【答案】C
【解析】解:宣传标语要围绕着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知识展开。保护生态环境,惠及万代子孙;提高环境意识,保护美好家园;清洁永州同出力,环境优美同受益都能够体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毁林去建房,经济响当当,不宜采用。
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生态文明、生活富裕的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此题的考查方向是可持续发展,依据题意结合教材知识作答即可。
15.【答案】D
【解析】解:不同植被类型的特点和分布可归纳总结如下:
植被类型 分布区域 植被特点
草原 半干旱气候条件的地区 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的草本植物
荒漠 荒漠的生态条件严酷的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土壤贫瘠。 植物种类十分贫乏,植被稀疏,非常耐旱
热带雨林 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 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终年常绿,大部分植物都很高大
常绿阔叶林 气候比较炎热、湿润的地区 以常绿阔叶树为主
落叶阔叶林 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的地区 主要是冬季完全落叶的阔叶树
针叶林 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 以松、杉等针叶树为主
从以上总结看以看出,广西属气候较炎热、湿润的地区,那我们这里的植被类型是常绿阔叶林。
故选:D。
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叫做这个地区的植被。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类型。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植被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16.【答案】C
【解析】解:森林是大自然的保护神。它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在下雨时节,森林可以通过林冠和地面的残枝落叶等物截住雨滴,减轻雨滴对地面的冲击,增加雨水渗入土地的速度和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减小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林木盘根错节的根系又能保护土壤,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如果土壤没有了森林的保护,便失去了涵养水分的能力,大雨一来,浊流滚滚,人们花几千年时间开垦的一层薄薄的土壤,被雨水冲刷殆尽。这些泥沙流入江河,进而淤塞水库,使其失去蓄水能力。森林涵养水源,降雨量的70%要渗流到地下,由于森林蒸腾作用巨大,散失的水分特多,森林地区空气湿度大,降水多,体现了无雨它能“吐”。故“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体现了森林能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的作用。
故选:C。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等。根据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山上多植物,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体现了森林对环境的影响,据此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7.【答案】D
【解析】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现这一绿色发展目标的措施之一是植树造林。
故选:D。
森林、草原等植被调节碳一氧平衡,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可称之为地球的“肺”,同时它们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因此,我们要爱护植被,保护植被。
考查的知识点是保护植被的意义,植物生态价值对我们的重要意义。
18.【答案】C
【解析】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此理解正确有环境优美,旅游价值高;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有利于健康;动植物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价值;矿产资源都是非可再生资源,应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所以山中有金矿银矿可开采是不错误的。
故选:C。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保护环境,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19.【答案】A
【解析】解:说起沙尘暴形成的原因很复杂,是多方面的。沙尘暴的动力是风。物质基础是沙尘。风与沙尘各有复杂多样的时空变化。有足够强大的风,还要有足够量的沙尘。但是把大量沙尘吹起来,也还要求很多条件。我国西北干旱区,盛行强烈的西北风。由于古地中海抬升形成大量松软的沙尘堆积。干旱少雨植被稀疏,特别是干旱、风大、植被稀疏都同步发生在春季,因此春季就具备了沙尘暴发生的自然条件,再加上人为活动破坏了地面植被,使沙尘暴越发强烈。
故选:A。
过度放牧、滥砍滥伐等导致植被破坏是造成沙尘暴的主要原因。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造成沙尘暴的主要原因。
20.【答案】B
【解析】解:A、爱护植被,并不是禁止砍伐,A错误;
B、对森林资源有计划地合理砍伐已经成熟的木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B正确;
C、大面积种植一种树,虽然整齐美观,但会造成生态系统物种的单一性,使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降低,不利用生态平衡;C错误;
D、喷洒高强度的农药,消灭森林害虫,会导致害虫天敌死亡,同时,农药会通过食物链危害其他的生物和人类。D错误;
故选:B。
绿色植物是陆地生态环境的主体,是大自然的调节器,保护植被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对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能够对森林的新陈代谢起到有益的作用。
21.【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
【解析】为保护环境,绿化祖国,对自然资源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我国政府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22.【答案】0.145 1/4
【解析】我国是一个少林国家,人均森林面积0.145公顷,不足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23.【答案】地表 植物
【解析】略
24.【答案】名贵 规划设计 草本 乔木
【解析】略
25.【答案】(1)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1/5;退化趋势;退化;沙漠化
(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人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4)3;12;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植被的类型、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及保护植被的措施。解题关键是熟知植被的类型、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及保护植被的措施。
【解答】
(1)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有以下几种:①草原:组成草原的植物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②荒漠:荒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夏季炎热干燥,土壤贫瘠。荒漠的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这里生长的植物十分耐旱。③热带雨林:热带雨林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终年常绿,大部分植物都很高大。④常绿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分布在气候比较炎热、湿润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常绿阔叶树为主。⑤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分布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这里的植物主要是冬季完全落叶的阔叶树。⑥针叶林:针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这里的植物以松、杉等针叶树为主。
(2)全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左右。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我国人均森林覆盖率低,又加上长期以来对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伐优留劣、乱砍滥伐,使森林生态系统呈退化趋势;对草原的过度放牧使许多草场退化、沙化,导致土地沙漠化。
(3)我国于1984年和1985年相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对森林和草原实行依法治理和科学化管理,力求使我国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1981年,在邓小平同志的倡议下,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倡导全民义务植树。通过植树节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们对森林功用的认识,促进国土绿化,达到爱林护林和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故答案为:
(1)草原;荒漠;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2)1/5;退化趋势;退化;沙漠化
(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人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
(4)3;12;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
26.【答案】(1)D
(2)BD
(3)光合;碳-氧(C-O)
(4)统一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保护生物圈的意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低碳生活的特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树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解答】
(1)光合作用是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因此近百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年升高,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故D符合题意,故选D。
(2)出行时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可节约能源,减少尾气排放;一次性木筷取材于树木,多使用一次性筷子浪费资源;尽量少用塑料袋,可减少白色污染;外出旅游时,开大排量的汽车,浪费能源,增加尾气排放,污染空气。因此,不是我们倡导的“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的行为是多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外出旅游时开大排量的汽车,故BD符合题意。故选BD。
(3)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因此,我们应当保护现有森林,并大力植树造林,充分发挥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的作用。
(4)保护环境需要全球共同行动,这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故答案为:
(1)D
(2)BD
(3)光合;碳-氧(C-O)
(4)统一
27.【答案】(1)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等
(2)D
(3)过度砍伐和开垦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和盐碱化。因此必须对森林合理砍伐,保护生态平衡
(4)30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森林的作用。解答时可以从森林在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破坏等方面来切入。解答的关键是理解森林的作用,威胁森林的主要原因,保护的意义。
【解答】
(1)在林木茂盛的地区,地表径流只占总雨量的10%以下;平时一次降雨,树冠可截留15-40%的降雨量;枯枝落叶持水量可达自身干重2-4倍;每公顷森林土壤能蓄水640-680吨;5万亩森林相当于100万立方米贮量的水库。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增加大气的湿度,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森林的根系可以牢牢的抓住土壤,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加速降尘,在风害区营造防护林带,在防护范围内风速可降低30%左右;有防护林带的农田比没有的要增产20%左右。
(2)人口剧增,森林被砍,耕地扩大,结果造成水土流失,是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的直接原因。
(3)这个历史事实告诉我们:过度砍伐和开垦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和盐碱化。因此必须对森林合理砍伐,保护生态平衡。
(4)科学家观测发现森林覆盖率30%的林地,水土流失比无林地减少60%.要使一个国家的生态环境比较优越,农牧业生产比较稳定,其森林覆盖率至少要达到30%以上。
故答案为:
(1)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等
(2)D
(3)过度砍伐和开垦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和盐碱化。因此必须对森林合理砍伐,保护生态平衡
(4)30
28.【答案】(1) 热带雨林 植物种类多 (2) 针叶林 以松、杉为主 (3)《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3 12
【解析】(1)西双版纳地区长年高温多雨,植物四季常青,动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是热带雨林。(2)大兴安岭地区的植被类型是针叶林,该植被类型的主要特点是以松、杉为主。(3)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对森林实行依法保护, 并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29.【答案】(1)C
(2)B
(3)绿色植物通过根的吸水及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通过燕腾作用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调节气候;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养育着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大气的碳一氧平衡;茂密的被可减小降水对地而的冲刷,有利于保持水土;枯枝落叶及密集的指部植物收纳雨水,补充地下水;高大的植被群可以阻挡风沙等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保护动物的多样性的基本措施的内容,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解答】
解:(1)吕梁山沟壑纵横、土质豌松,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每年有大量的泥沙流入黄河。太行山多为土石山披,土层浅薄。两个山区有不少宜林荒山,其共冏的持点是植被稀少,气候干早少兩,经济落后,山区植被稀少是造成吕梁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故选C。
(2)山西省气候干早少兩,因此山西的植被类型不可能包括常绿阔叶林,故选B。
(3)绿色植物通过根的吸水及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通过燕腾作用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调节气候;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养育着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大气的碳一氧平衡;茂密的被可减小降水对地而的冲刷,有利于保持水土;枯枝落叶及密集的指部植物收纳雨水,补充地下水;高大的植被群可以阻挡风沙;植物可以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吸收有毒气体,净化空气;苔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行道树可以阻挡汽车的噪音;水果、蔬菜、花卉、农作物、药用植物可以供人类食用、药用观赏;作为工业生产原料等。
故答案为:
(1)C
(2)B
(3)绿色植物通过根的吸水及蒸腾作用参与水循环;通过燕腾作用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调节气候;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养育着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大气的碳一氧平衡;茂密的被可减小降水对地而的冲刷,有利于保持水土;枯枝落叶及密集的指部植物收纳雨水,补充地下水;高大的植被群可以阻挡风沙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