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3.2 比大小(15)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3.2 比大小(15)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10 11:2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一年级(上)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三单元第2课时《比大小》
难点名称 用“>”“<”“=”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是数概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学生要认识三种数学符号,并要学会用这三种数学符号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较难理解。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一年级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弱,对数学符号理解比较困难。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课件动画直观演示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的含义。 2.用顺口溜来帮助学生熟悉并且能正确使用这三种关系符号。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出示情境图 看图听故事:有一天,小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他们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坪上吃。可是,在分水果时出现了小小的问题,聪明的小朋友,你能帮小小猴们解决问题吗?
探究新知 (难点突破) 1、教学“=”(小猴和桃比)。 (1)课件演示,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将小小猴和桃子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 (2)教师说明:当桃和小猴谁也不多,谁也不少时,我们就说3只小猴和3个桃同样多,用“=”(等号)表示。请学生跟读“3等于3”。 2、教学“<”(小猴和梨比) (1)课件演示,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将小猴和梨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 (2)教师说明:当小猴的只数比梨的个数少,我们就说3只小猴比4个梨少。,用“<”(小于号)表示。请学生跟读“3小于4”。 3、教学“>”(小猴和香蕉比) (1)课件演示,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将小猴和香蕉竖排出来,说出谁多谁少。 (2)教师说明:当小猴的只数比香蕉的个数多,我们就说3只小猴比2个香蕉多。,用“>”(大于号)表示。请学生跟读“3大于2”。
巩固提升 (难点巩固) 变一变,想一想 借助分香蕉情景接着练习:增加香蕉的根数(每次增加1根,共增加2根),引导学生思考香蕉数量变化时应该用什么符号?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结) ①该用“=”、“>”还是“<”要根据具体数量来确定 ②“>”“<”使用口诀: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大嘴在前大于号,尖尖在前小于号。 比一比,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哪些新朋友?你能介绍一下他们吗? 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大嘴在前大于号,尖尖在前小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