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课件1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课件16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7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9 23:31: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李凭箜篌引
李贺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从标题得知,李贺作本诗的目的是?诗中哪一句直接照应标题,传达此意?
解题知意
本诗主要写作目的为:赞美李凭弹奏箜篌之技艺高超,弹奏音乐之美。
李凭中国谈箜篌(“中国”指“国都”)
背景识琴师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本诗为描写音乐,都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呢?
把握意象,感受诗风
吴丝、蜀铜、高秋、空山、云、江娥、素女、凤凰、芙蓉、露、香兰、十二门、紫皇、女娲石、天、秋雨、神妪、老鱼、瘦蛟、吴刚、桂树、月兔等
奇幻神秘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吴丝蜀桐制箜篌,弹奏音乐扬深秋。
乐声漂洋千万里,天空山云为之留。
湘妃泪洒成斑竹,九天素女满悲愁。
高妙音乐谁传出?李凭国都弹箜篌。
昆仑美玉碰碎裂,凤凰哀鸣是乐声。
芙蓉暗泣下露珠,兰花香飘笑语迎。
长安城内沉寂冷,弦丝拨动天神容。
高亢音乐冲云霄,震裂女娲补天处。
石破天塌万物惊,引来秋雨漫湫愁。
乐声带我入梦境,李凭琴技授神女。
波中老鱼奋力跃,谭中瘦蛟伴月舞。
月宫吴刚痴听乐,彻夜徘徊桂树旁。
月兔也在伫立听,不顾露水湿寒冷。
整体感知,互译大意
对比阅读,品鉴音乐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①侧面烘托之听众的反应,“忘归,不发”琴技高超,声传哀情
整个琵琶女的出场,都是在为下文作铺垫,也侧面烘托了琵琶弹奏之技艺高超。
②正面描写“转轴拨弦”到“《霓裳》后”,琴技娴熟,熟识名曲(见识之广)。
③比喻。如“急雨”急促;
如“私语”轻巧;
如“莺语”之婉转流畅;
如“冰泉”冷涩哀绝
如“瓶破水迸出”之情声难抑
如“刀枪轰鸣”高亢汹涌
如“裂帛”高潮戛止
④视听描写(通感)。“大珠小珠落玉盘”既是听觉的震感,也是视觉的交错呈现,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间关”之声,却“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自然强化了听觉上的婉转流动。
“幽咽”之声,悲抑梗塞,“泉流冰下”视觉强化声音之冷涩。
“铁骑”一出,声音中竟有千军万马之象,正为刀枪厮杀之声造势。
⑤侧面烘托之听众感受,景色的渲染。“悄无言”正是无声胜有声,人已沉醉;“江心秋月白”正是直达心灵的荡涤。
⑥叠词、顶真。诗歌韵律节奏的把握,也是是音乐美的展现
赏析诗句,感知音乐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本诗是怎样写李凭技艺了得,音乐之美的呢?
赏析诗句,感知音乐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吴丝蜀桐制箜篌,弹奏音乐扬深秋。
乐声漂洋千万里,天空山云为之留。
本诗是怎样写李凭技艺了得,音乐之美的呢?
①写物赞人。箜篌制作精良,衬人技艺高超。
②移情入景,拟人听音。云为之动容停留,聚集不行。写音乐传情之动人。
声起便传秋声,融景情
赏析诗句,感知音乐
李凭箜篌引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湘妃泪洒成斑竹,九天素女满悲愁。
高妙音乐谁传出?李凭国都弹箜篌。
本诗是怎样写李凭技艺了得,音乐之美的呢?
①用典惊痴神,侧面赞乐情。湘妃洒泪斑竹,正是一片真心;素女满腔愁苦为知音,素女善音律,自然懂李凭箜篌声。写出箜篌声悲,弦多情。
②先声夺人后,才用“赋”的形式介绍李凭。正是动人者,音乐;乐声秒,才迫不及待想知弹奏者。
赏析诗句,感知音乐
李凭箜篌引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昆仑美玉碰碎裂,凤凰哀鸣是乐声。
芙蓉暗泣下露珠,兰花香飘笑语迎。
本诗是怎样写李凭技艺了得,音乐之美的呢?
①以声蓦声(比喻),以形写声(通感),正面描摹。
②昆山玉碎,碎裂声写音乐清脆悦耳,昆仑山崩又极度具有形象感,写出乐乍起之壮观。凤凰哀鸣,音乐婉转幽怨。芙蓉泣露,写音乐悲恻动人,哭泣声写乐声,露水滑过又传达形象感。兰花笑语,写音乐活泼欢快,兰花绽放的形象又写出音乐雅致。
乐声:变化莫测
赏析诗句,感知音乐
李凭箜篌引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长安城内沉寂冷,弦丝拨动天神容。
本诗是怎样写李凭技艺了得,音乐之美的呢?
①侧面烘托。音乐转为清冷。都城为之沉寂,天皇为之心伤。
乐声主体:清冷
赏析诗句,感知音乐
李凭箜篌引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高亢音乐冲云霄,震裂女娲补天处。
石破天塌万物惊,引来秋雨漫湫愁。
乐声带我入梦境,李凭琴技授神女。
波中老鱼奋力跃,谭中瘦蛟伴月舞。
本诗是怎样写李凭技艺了得,音乐之美的呢?
①想象夸张,侧面烘托。
②音乐忽然高亢起,冲上云霄,仿佛天崩石裂。女娲所炼的五彩石裂,引来连绵秋雨,写出音乐的震撼力。秋雨漫天下,正是茫茫愁绪来。
③诗人想象入梦,如痴如醉,上天入地。音乐可教神女,引来万灵躁动。
乐声:苍茫悲声
赏析诗句,感知音乐
李凭箜篌引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月宫吴刚痴听乐,彻夜徘徊桂树旁。
月兔也在伫立听,不顾露水湿寒冷。
本诗是怎样写李凭技艺了得,音乐之美的呢?
①想象虚写,神话烘托。月宫中传乐声,吴刚徘徊,玉兔忘情,虽有寒露湿冷,已浑然不知。
诗人回味,宛如在仙境,正是如痴如醉。
乐声:尾声忘情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对比阅读,品鉴手法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对比阅读,品鉴手法
①两首诗都用到了以声喻声,以形写声(通感),也都有侧面烘托。
②而白居易直接描写音乐,有细节动作,变化多样的通感与比喻。侧面烘托,主要通过听众反映和景色传情。
③而李贺主要通过侧面烘托和奇异的想象来写李凭箜篌乐声的之美及李凭的技艺高超。尤其是这里的“江娥、素女、紫皇、神妪、老鱼、瘦蛟、吴刚和玉兔”都是听众,他们的反应正是侧面烘托音乐动情。神仙鬼魅为之动容,天地同哭,这阴冷般奇幻想象,使音乐达到“惊天地,泣鬼神”的效果,也只有出自“诗鬼”李贺之手了。
④白居易是描摹乐声的高手,音律的知己;李贺是传情的高手,是天地悲苦的痴人。
诗乐识李贺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