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气温和降水(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气温的含义和测定方法。
2、学会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方法,能根据世界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出气温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
气温的测定方法和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方法,学会归纳气温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讨论法、问答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全球气温变暖后的极地动物》,紧密联系全球变暖的大背景,引入气温这个概念。说明气温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
讲授新课
展示图片:二月的东北银装素裹,二月的海南椰风海韵,说明气温与地理位置有关系。那什么是气温呢?又怎样测定呢?
教师讲解:体温是身体的温度,那气温其实就是空气的温度,那表示气温的单位是什么?(学生回答:摄氏度)
1、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一般用摄氏度( ℃) 表示。
过渡:气温如何测定呢?(学生阅读课本72页的活动)
确切反映一个地方天气状况的气温,是用放置在气象台装置气象观测仪器的百叶箱内的温度计来测定的。
通常一天要观测四次气温,一般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观测。这四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过渡:我们学会观测气温了,那怎样记录气温可以比较直观反映一个时间段的气温变化呢?
2、教师讲解:绘制气温曲线图
步骤:1、绘制横轴——月
2、绘制纵轴——温度
3、定点
4、绘制平滑的曲线
5、标注图名
3、关于气温的计算(教师讲解计算方法)
日平均气温
平均气温 月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
气温日较差
气温差异
气温年较差
一天中,日出前后气温最低,午后2时气温最高。
实验探究: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北半球)
结论:一年中陆地七月份气温最高,一月气温最低;
一年中海洋八月份气温最高,二月气温最低。
世界气温的分布
展示世界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找出特殊等温线探究影响气温的因素。
赤道及其附近地区气温最高,由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同纬度地区,陆地海洋气温不同。
同纬度陆地,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约0.6 ℃ 。
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气温,掌握了气温的测量、平均气温和气温差异的计算,知道了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以及影响气温的因素。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