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降水)教案2021-2022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2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降水)教案2021-2022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09 22:5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2气温和降水(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道降水及降水的类型、降水量的观测方法。
学会等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方法,能根据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出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绘制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能说出降水的时间变化特点。
【教学重难点】
学会等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方法,能根据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出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讨论法、问答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二十四节气》在领略古人智慧的同时,找出与降水有关的节气,调动学生积极性。
讲授新课
1、雨水、谷雨、小雪、大雪节气都是降水,那降水的形式是什么呢?
降雨、降雪、降冰雹等统称为大气降水。降水的主要形式是降雨。
教师提问:降水是怎样形成的呢?(小组讨论)
降水的形成条件:
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
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并形成降水。
降水的类型
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水。
对流雨一般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雷电。
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锋面雨: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迫“抬升”,冷却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锋面雨往往具有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台风雨:在热带洋面出现的热带气旋,其降雨主要是由海上潮湿空气的强烈辐合上升作用而形成,称为台风雨。
降水量的测量
课本75页阅读
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世界降水的分布
教师展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学生讨论概括规律。
结论:(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播放视频《雨极、干极》了解世界雨极乞拉朋齐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①绘制坐标图,标上气温和降水坐标值,标上月份坐标值。
②描点(在坐标上相应位置标出代表各月的气温值的点)
③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
④在对应月份画上相应长短的柱形图,表示各月降水值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