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单元检测卷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单元检测卷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09 23:1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单元检测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某人从北京出发,依次向正北、正西、正南、正东各走100千米,最后他将(  )
A. 回到北京
B. 到达北京以北
C. 到达北京以东
D. 到达北京以西
2.关于地图比例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比例尺是实地距离与图上距离之比
B. 比例尺可以用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三种方式表示
C. 地图上量算距离时,比例尺较小的地图更精确
D. 绘制地图选用比例尺,与所表示地区的范围大小无关
3.在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纸上画一幅中学校园平面图,比较合适的比例尺是( )
A. 1:100
B. 1:1000
C. 1:10 000
D. 1:100 000
4.既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又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的是下列哪条线(  )
A. 北回归线
B. 本初子午线
C. 赤道
D. 北极圈
5.读等高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处气温比D处高
B. 海拔④>③>②>①
C. B处也可能形成小河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6.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是鞍部,B是陡崖
B. A和D相距500米
C. C和D处都是山谷
D. 小溪流向自西北向东南
7.关于纬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沿任何一条纬线北行,均能回到原地
B. 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只有一条纬线
C. 全球所有的纬线赤道最长
D. 除赤道和极点以外,关于赤道对称的纬线等长
8.读诗句“醉时不觉乾坤转,醒来才知星斗移。”此诗句表示的是什么现象( )
A. 昼夜交替
B. 四季交替
C. 寒暑交替
D. 极夜现象
9.在一张长为62厘米,宽为56厘米的纸上绘制中国政区图,要求图幅边缘各留2厘米。已知我国领土南北长约5500千米,东西宽约5000千米,则该图最适合的比例尺是( )
A. 1:1 000 000
B. 1:5 000 000
C.
D.
10.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B. 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C. 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D. 位于南半球,西纬度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11.公路AB的延伸方向是(  )
A. 东西走向
B. 南北走向
C. 西南-东北走向
D. 东南-西北走向
12.畅畅和他的同学打算以步行的方式进行一日往返的野外考察,他们最不适宜选用哪种比例尺的地图 ( )
A. 1:5000
B. 1:1 000
C. 1:10 000
D. 1:10 000 000
13.10月份以来,我们明显感觉白天时间比夏季时要短,气温也下降了,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球的公转
B. 地球磁场的变化
C. 地球的自转
D. 全球气候变暖
14.地球之所以有昼夜交替现象,它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
①地球不透明 ②地球不发光 ③地球不停地自转
A. 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15.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是因为(  )
A. 天空是圆形的而地是平的
B. 是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断出来的
C. 古人活动的范围很小,仅凭直觉得出的结论
D. 是经过科学家测量得出来的结论
16.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的相对高度最低为( )
A. 180米
B. 200米
C. 220米
D. 240米
17.下列四种现象,不能说明地球是球形的是( )
A. 地面高低起伏
B. 海边望船,先见桅杆
C. 登高可以望远
D. 麦哲伦首次成功环球航行
18.下图中地形剖面图是根据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哪一条剖面线画出的(  )
A. AB
B. CD
C. EF
D. GH
19.作为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最著名的旅游景点,赤道纪念碑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如果一飞行员想从赤道纪念碑沿赤道飞行一周,他应该飞行( )
A. 400千米
B. 4 000千米
C. 40 000千米
D. 400 000千米
20.关于图中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图表示盆地地形
B. 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
C. 甲、乙的实际距离小于丙、丁的实际距离
D. 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读地球自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图中心的极点是__________。
(2)判断B点在A点的__________方向。
(3)A、B两点中,时间相对较早的是__________。
2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的周期是________。
(2)如图,太阳光线直射在________(纬线)。这一天,泉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
(3)此时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A地正处于白昼
B.C地出现了极昼现象C.中国学生准备迎接元旦
D.澳大利亚处于冬季
23.读我国东南某地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个村庄地势最高的是____村,乙村所处的地形部位为_________。
(2)假设甲、丁两村庄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实际距离是______米。
(3)下列能反映图中沿25°N线地形剖面的是____图。
24.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顺/逆)时针;某地中考期间(6月15日),地球位于甲图所示公转轨道中的(序号)位置。
(2)乙图A、B、C、D四点中,经纬度为(23.5°S, 60°W)的是点,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点,同时满足“北半球、西半球、中纬度”的是点。
(3)读“树影示意图”,当北京市一年中正午树影最长时,其昼夜长短情况是。
2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图中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2)写出图中各点的节气。A.______B. ______C. ______D.______
(3)地球运动到图中______处时,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白昼时间最______,影子处于一年中最______(长/短)。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根据经线的长度相等,纬线圈的长度都不相等,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向北纬线圈越小,因而从北京出发向正北、正西、正南各走100千米后,再向东走100千米时的纬线圈长,故顺着纬线回去就会发现处于原点的正西面。
2.【答案】B
【解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比例尺有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三种表示方式;比例尺小的地图表示的内容简略,比例尺大的地图内容详细、精确;比例尺的大小和表示的范围有关,比例尺小范围大,比例尺大范围小。故选项B符合题意。
3.【答案】B
【解析】中学校园的面积一般来说相对较小,因此宜选用较大的比例尺,然后再考虑纸的大小,因此,选用B比例尺比较合适。
4.【答案】C
【解析】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它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长约4万千米。
5.【答案】B
【解析】小河越往上移河水越少,河面越窄,据此判断河流的流向是从4处流向①处,依据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所以海拔④>③>②>①,所以C处气温比D处低。B处为山脊,不能形成河流。
6.【答案】D
【解析】图中A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B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故A选项错误;根据图中比例尺,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1千米,A和D相距大约5千米,故B选项错误;D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C为山谷,故C选项错误;根据图中指向标判断,小溪流向自西北向东南,故D选项正确。
7.【答案】A
【解析】A项中,沿纬线只能是向东或向西,不可能向北行。B、C、D三项说法都是正确的。
8.【答案】A
【解析】此诗句是说,醉的时候不知地球在旋转,醒来后才知道,日月星辰已移动了,是说昼夜在不断的交替。
9.【答案】D
【解析】此题要求掌握比例尺的含义,并通过简单的计算,再选择与计算结果接近的比例尺。要表示的实地距离为5500千米和5000千米,图上要表示的距离长=62-2×2=58(厘米),宽=56-2×2=52(厘米),则长和宽的比例尺为:长,58厘米/5500千米=58厘米/550000000=1/9480000,宽:52厘米/5000千米=52/500000000=1/9620000。在选定一幅图的比例尺时,应以小比例尺为准,故应以1/9620000为参照标准。
10.【答案】B
【解析】北京(40、116°E)位于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位于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
11.【答案】C
【解析】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正北方确定方向,公路AB的延伸方向是西南-东北走向。根据题意选C。
12.【答案】D
【解析】首先对题目要求加以分析,“步行方式”进行“一日往返”的考察,很明显,考察的范围十分有限,范围小,那么选择大比例尺的地图,也就是说比例尺最小的地图是最不适宜的;在四个选项中,D项的分母最大,比例尺最小,符合题意的是D。
13.【答案】A
【解析】10月份,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此时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季节为秋季,气温降低。据题意,故选A。
14.【答案】D
【解析】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个地球称为昼半球,相对于另一半未被照亮的半球被称为夜半球。故三个内容都对。
15.【答案】C
【解析】由于古人活动的范围很小,仅凭直觉得出的结论,古人认识不到地球是圆的,一直认为大地是四方形的,天像一个大锅盖一样罩在大地的四周,即“天圆地方”。
16.【答案】B
【解析】陡崖的相对高度为:(N-1)×h≤H≤(N+1)×h(N表示等高线条数,h表示等高距),通过计算最低海拔为200米。
17.【答案】A
【解析】地面高低起伏说明地表形态不规则,和地球是球形没有关系。
18.【答案】A
【解析】图中的地形剖面图是根据等高线地形图中的AB线画出的,图中经过了两个山顶的部位。
19.【答案】C
【解析】地球赤道的周长约是40 000千米。
20.【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①图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故选项A错误,①图的比例尺为1:1 000 000,②图的比例尺为1:100 000,②图的比例尺比①图的比例尺大,故选项B错误,①图的比例尺小,②图的比例尺大,甲、乙的实际距离大于丙、丁的实际距离;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21.【答案】(1)北极点 (2)西南 (3)A
【解析】根据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可以判断是在北极地区,箭头所指的方向是东方,所以B点在A点的西南方向,因为东边的时刻早,所以A时间早。
22.【答案】(1)1年 (2)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3)C
【解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从图上可以看出,此时太阳光线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的泉州昼长夜短;从图上可以看出,A地位于太阳光照射的一面,属于昼半球;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因此澳大利亚应是冬季,此时北极圈内的C有极昼现象。故选项C说法错误,故选C。
23.【答案】(1)丙 山谷(2)1 000(3)A
【解析】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分析运用能力。第(1)题,图中甲村和丁村的海拔高度在100米以下,乙村的海拔在100米左右,丙村的海拔大约在200米~300米之间。第(2)题,已知甲、丁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根据图中的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米,所以甲、丁实际距离是1 000米。第(3)题,读图可以看出25°N线经过的地区东西高中间低平,能反映图中沿25°N线地形剖面的应该是A图。
24.【答案】(1)逆 ①(2)B D A (3)昼短夜长(昼最短,夜最长)
【解析】第⑴题,极点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北逆南顺”。夏至日为6月21或22日前后。第⑵题,图中相邻的经线相隔30°,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第⑶题,冬至日北京市正午物体影子最长。
25.【答案】(1)地球公转方向如下图:(2)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3)C 长 短
【解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一样,都是自西向东;从图中看出,当地球公转到A处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当地球公转到B处时,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当地球公转到C处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地球公转到D处时,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当地球公转到C处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白昼时间最长,影子处于一年中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