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单元检测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世界三大宗教是( )
A. 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
B. 天主教、印度教、基督教
C. 基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
D. 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2.下图中甲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 5‰
B. 10‰
C. 15‰
D. 20‰
3.与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属于同一人种的是( )
A.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
B. 欧洲人
C. 阿拉伯人
D. 印第安人
读漫画《过年回家》,完成下列各题。
4.该漫画寓意我国目前存在的人口问题是( )
A. 人口基数大
B. 增长速度快
C. 老龄化现象严重
D. 人口与粮食矛盾突出
5.亚洲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下列条件中,不属于影响其形成的自然条件是( )
A. 适宜的温带或者热带气候
B. 地形崎岖
C. 肥沃的土地
D. 丰富的水源
6.人类面临严峻的人口问题,其主要原因是( )
A. 世界环境日益恶化
B. 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
C. 世界农业生产落后
D.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7.下列各组地区中,主要人种依次是黑种人、黄种人、白种人的是( )
A. 西亚、西欧、北美洲
B. 非洲的北部、亚洲的东部、大洋洲
C. 非洲中部、亚洲东部、西欧
D. 南美洲、非洲北部、西亚
8.下列叙述不能反映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差异的是( )
A. 乡村聚落建筑比城市聚落的建筑要稀疏、低矮,乡村民居大多依山傍水
B. 乡村聚落的绿地面积比城市聚落的绿地面积要大
C. 乡村聚落外围有大片的农田,城市居民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
D. 乡村汇聚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对周围地区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B. 非洲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居世界各洲之冠
C. 印第安人是黑色人种
D. 欧洲的人种为白色人种
10.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与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分别是( )
A. 汉语 英语
B. 英语 汉语
C. 英语 西班牙语
D. 汉语 俄语
11.下列国家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
A. 美国
B. 俄罗斯
C. 德国
D. 日本
12.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快
C. 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地区,人口稀少
D. 世界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13.第26届世界人口大会在摩洛哥古城马拉喀什落下帷幕。与会专家和学者呼吁各国根据国情确立正确的人口政策,应对本世纪人口问题带来的挑战。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全球人口增长不平衡
B. 欠发达地区人口高增长将导致粮食供应、教育、公共医疗及生态等多方面的负担
C. 今后一段时间,主要的人口增长来自于发展中国家
D. 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口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
14.下列世界文化遗产中属于佛教建筑的是( )
A. 泰姬陵
B. 布达拉宫
C. 孟菲斯金字塔
D. 克林姆林宫和红场
15.如下图是哪种宗教的代表性建筑( )
A. 基督教
B. 伊斯兰教
C. 道教
D. 佛教
16.下列关于种族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种人是优等种族
B. 黑种人是劣等种族
C. 黄种人是优等种族
D. 人种无优劣之分
17.沈阳的小军利用暑假游览了欧洲西部的多个国家,见到的当地主要人种是( )
A. 黄种人
B. 混血种人
C. 黑种人
D. 白种人
18.美国、加拿大的官方语言是( )
A. 俄语
B. 英语
C. 德语
D. 以上三种语言
19.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 )
A. 工厂和矿区
B. 城堡和村落
C. 城市和乡村
D. 教堂和寺庙
20.人口停止增长或负增长带来的影响有( )
A. 人口老龄化程度高
B. 国防兵源充足
C. 劳动力资源过剩
D. 利于经济的增长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如下图是世界主要语言使用地区分布图,据图回答:
图中字母A地使用的主要语言是______,B地使用的主要语言是______,C地使用的主要语言是______,D地使用的主要语言是______,E地使用的主要语言是______,F地使用的主要语言是______。
22.看下图回答问题,如图这种行为是否正确?如果你见到这种行为你会怎么办?
23.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就南、北半球而言,人口稠密区分布在半球;从沿海、内陆来看,人口大部分分布在。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和、洲以及北美洲的等中低纬度的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是:这些地区。
(3)简要分析亚洲北部人口稀少的原因。
24.请你结合生活实际,分析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是什么?并谈谈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会给城市带来什么影响?
25.读“世界语言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A是_____语分布区,该地居民大多信_____教。
(2)B是_____语分布区,以该种语言作为国语的欧洲国家是_____。
(3)C地区说_____语,该地区的居民多信仰_____教。
(4)D是_____(国家),居民说_____语。
(5)E是_____国,该国家人口数量世界第_____,居民所说的_____语成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6)F地区的居民说_____语,欧洲的_____(国家)是该种语言的发源地。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是世界第一大宗教;伊斯兰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上的沙特阿拉伯;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教徒以亚洲为最多。
2.【答案】B
【解析】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也就是: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从图中看出,甲地的人口出生率是15‰,人口死亡率是5‰,所以甲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15‰-5‰=10‰,故选项B符合题意。
3.【答案】D
【解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属于黑色人种;欧洲人属于白色人种;阿拉伯人属于白色人种;美洲印第安人属于黄色人种。
4.【答案】C
【解析】该漫画描述夫妻双方的父母都想让子女回自己家过年,反映出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人口出生率下降,老年人口增多,漫画反映的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5.【答案】B
【解析】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水源丰富、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
6.【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世界人口问题的理解。世界上的人口问题,主要包括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交通拥挤、就业困难、医疗条件的改善等等,而这些都是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7.【答案】C
【解析】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8.【答案】D
【解析】城市人口密集,汇聚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并且对周围地区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9.【答案】C
【解析】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全世界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共有12个,亚洲就有7个;非洲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居世界各洲之冠;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欧洲的人种为白色人种。
10.【答案】A
【解析】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因其是汉族的主要语言,使用汉语的总人数超过12亿;英语使用的范围最广,和其早期拓展的殖民地统治有关,其殖民地遍布世界各地。
11.【答案】D
【解析】人口密度是指每平方千米内居民的数目,在世界上主要的国家中,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该国家的人口密度较大,故选D。
12.【答案】C
【解析】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密度大的地区不一定自然增长率高;在一些经济发达的欧洲国家,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出现了人口的负增长状态,已引起了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沿海平原和盆地,人口更为集中,因其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等适合人类居住。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人口会稀少些;亚马孙平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不适合人类居住。
13.【答案】D
【解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欠发达地区人口高增长将导致粮食供应、教育、公共医疗及生态等多方面的负担。今后一段时间,主要的人口增长来自于发展中国家。世界上的大多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
14.【答案】B
【解析】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建筑物,属于世界文化遗产。
15.【答案】B
【解析】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建筑物是伊斯兰教的代表建筑清真寺,其标志为圆顶。
16.【答案】D
【解析】人种的不同是人的生理体质的差异,种族没有优劣之分。
17.【答案】D
【解析】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以白色人种为主,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
18.【答案】B
【解析】英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言,世界上使用英语的国家有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
19.【答案】C
【解析】人们集中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个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它们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
20.【答案】A
【解析】人口停止增长或负增长使得社会劳动力缺乏,不利于产业发展,不利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并出现人口老龄化严重,增加社会福利负担,更不利于国家的财政建设。
21.【答案】俄语 法语 阿拉伯语 汉语 西班牙语 英语
【解析】根据图中图例可知,A地使用的主要语言是俄语,B地使用的主要语言是法语,C地使用的主要语言是阿拉伯语,D地使用的主要语言是汉语,E地使用的主要语言是西班牙语,F地使用的主要语言是英语。
22.【答案】制止这种行为,并且告诉他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
【解析】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切实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促进遗产保护立法,严格遵守遗产保护法相关规定;不乱丢垃圾、破坏文物,积极保护文化遗产,制止他人破坏遗产的行为;提高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加强宣传,提高身边人保护遗产的意识。
23.【答案】(1) 北 沿海(2) 东部 南部 欧 东部 自然条件优越 (3)纬度高 气温低
【解析】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从南北半球看,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从沿海和内陆看,人口大部分位于沿海地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在这些地方,自然界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较为优越的发展环境,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并孕育出发达的社会文明。人口的分布主要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亚洲北部纬度位置较高,气候寒冷,不适合人类居住,故人口稀少。
24.【答案】乡村向城市迁移的原因:迁出地:人多地少、生活困苦、教育、医疗条件差。迁入地:更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教育条件、医疗条件、生活条件。乡村向城市迁移带来的影响,正面影响:增加劳动力,活跃市场。负面影响:造成城市拥挤、住房紧张、交通堵塞等问题。
【解析】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和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问题.农村人口迁向城市的原因有:①城市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向城市转移,才能提高农民的收入。②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才能从根本上控制人口和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城市里可以提供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农村本身就是人多地少,生产方式落后,生活困难,基础设施条件差。目前乡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迁移,会给城市带来的影响是活跃城市商业市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但会扩大城市规模,占用耕地资源。造成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供水不足、工业污染、噪声干扰、犯罪率上升。
25.【答案】(1)英 基督 (2)法 法国 (3)阿拉伯 伊斯兰 (4)俄罗斯 俄 (5)中 一 汉 (6)西班牙 西班牙
【解析】读图可知,A处位于美国,说英语,信仰基督教;B位于非洲的中部,说法语;C位于非洲北部,是阿拉伯国家,说阿拉伯语,信仰伊斯兰教;D是俄罗斯,说俄语;E是中国,说汉语,人口数量在世界上排首位;F位于拉丁美洲南部,说西班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