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参考答案
1-5 CBCDA 6-10 BCDAB 11-15 ADCCB
16.(9分)
(1)降水丰富,降水集中(1分);断层广布,岩层、岩石破碎(1分);板块交界处,板块运动强烈(1分)。
(2)都江堰附近区域受板块运动,形成沉降区(向斜),地势低平(2分);冰河后期,西部山地积雪冰川大量融化,侵蚀搬用作用强,从山地带来大量碎屑物(2分);进入都江堰附近区域时,流速减慢,泥沙物质大量堆积(2分)。
17.(11分)
(1)农业生产化肥、农药(1分),禽畜养殖垃圾和污水(1分),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和污水(1分)。
(2)潍坊市位于温带,冬季气温低(2分),可能导致植物死亡或者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和光合作用(2分)。
(3)降低流速,对颗粒状污染物进行拦截(2分);通过土壤吸附、植被吸收溶解态的污染物质。(2分)
18.(17分)
(1)增多(2分);全球气候变暖(1分),南北温差变小(2分),西风势力减弱(2分)。
(2)西风从较低纬度向北冰洋输入大量热量(2分);西风输入大量水汽、空气水汽增多,大气热力作用增强(2分);天气以晴朗为主,太阳辐射较强,温度较高(2分)
(3)阻塞高压形成后,到达我国的极地寒冷气流增强(2分),寒潮频发或寒潮频发,导致冻害加强。(2分)
19.(18分)
(1)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控制,同时四周受山脉高原等地形的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4分);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2分);沙漠广布,下渗严重(2分)。
(2)纬度较低(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2分);处于板块生长边界,地热能加热作用明显(2分);海域封闭与其它海域热量交换少,损失的热量少(或两侧地势高,热量存储条件好或受两侧沙漠影响等)(2分)。
(3)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2分);受洋流影响,降水少(2分);气候炎热干燥。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高 三 地 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的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
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
求。
2021 年 6 月 17 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图 1)。当天
15 时 54 分,三名航天员进驻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图 2),并开始进行一系列空间科
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北京时间 2021 年 9 月 17 日 13 时 34 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
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图 3)。据此回答 1~2题。
图 1 图 2 图 3
1.观看返回舱着陆实时转播,在美国旧金山(西八区)的留学生选择当地的
A.9月 17日 13 时 30左右 B.9月 17日 21时 30左右
C.9月 16日 21 时 30左右 D.9月 17日 1时 30左右
2.三名宇航员进驻空间站期间( )
A.北京昼长越来越长 B.上海日出方位东北
C.海口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D.威海昼长长于哈尔滨
高三地理 第1页,共 8 页
图 4为东南亚加里曼丹岛 1月等降水量分布。据此回答 3~5题。
3.加里曼丹岛南北距离大约为
A.500km B.900km
C.1400km D.1800km
4.该岛屿南侧沼泽的形成,是因为
图 4
A.冰雪融水丰富,注水量大
B.锋面活动频繁,降水丰富
C.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D.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5.加里曼丹岛该月降水最丰富地区
A.偏北风输送大量水汽 B.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C.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D.地形抬升作用最为明显
景观水体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呈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富营养化问题严重。科研
人员采用玻璃箱模拟静止、轻度污染景观水体,研究不同水动力条件对水体富营养化过
程中藻细胞总数的影响(图 5)。依据水体循环特征,分为水循环和泥循环两种方式。水
循环的主要特征是底泥不悬浮、上覆水循环,如风生流、波浪、跌水等。泥循环的主要特
征是底泥悬浮、上覆水与底泥混合循环,如机械驱动、水闸泄流等。据此完成 6~7 题。
图 5
(天)
6.实验过程发现
A.不循环水体藻类数量持续不断增多 B.14天后泥循环水体藻类数量下降
C.水循环水体藻类数量前期高于泥循环 D.三种水体藻细胞数量总和持续增多
高三地理 第2页,共 8 页
7.实验表明
A.实验初期,因水体运动从而破坏藻类的聚集状态
B.实验中期,因营养盐浓度升高导致水体藻类增加
C.实验后期,因水体浊度从而影响藻类的光合作用
D.景观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治理采用水循环方式最佳
新疆农业技术人员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对葡萄植株进行
冬季管理,植株安全越冬效果显著。图 6 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冬季平均气温日变化,图 7示
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 8~9题。
图 6
图 7
8.提升膜内空气温度的双层覆膜技术,类似于大气受热过程中
A.①过程增强 B.②过程增强 C.③过程增强 D.④过程增强
9.有关当地冬季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枯雪年平均气温较丰雪年高,水汽不易凝结降雪量较少
B.河流补给水源以冰雪融水为主,丰雪年径流量日变化明显
C.枯雪年膜内获得太阳辐射较丰雪年多,热量丰富,温度高
D.丰雪年阴天持续时间长,大气逆辐射作用强,膜内气温日变化小
高三地理 第3页,共 8 页
图 8为春季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据此回答 10~11题。
图 8
10.甲处天气系统是
A.锋线 B.冷锋 C.暖锋 D.准静止锋
11. P、N 两地相比,此时 P 地
A.气压低 B.气温高 C.风力弱 D.对流降雨
图 9 为秦岭山脉最高峰太白峰附近地形,图 10 为该区域某地地形剖面。据此回答
12~13题。
图 9
图 10
高三地理 第4页,共 8 页
12.地形剖面最有可能位于图 9 中的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13.地形剖面图中地理事物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A.②④①③ B.③①②④ C.④②①③ D.④②③①
图 11为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虚线代表洋流。据此完成 14~15题。
14.图中甲洋流
A.性质上属于暖流
B.成因上属于密度流
C.受西风漂流影响大
D.受盛行风西南风影响大
15.图中洋流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西风漂流与秘鲁寒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
B.受秘鲁寒流影响,南美洲西海岸热带荒漠带向北延伸 图 11
C.乙洋流带来了大量热量,促进了南极大陆冰川的融化
D.受秘鲁寒流降湿影响,较同纬度暖流流经海区盐度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小题,共 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9 分)
川西平原处于中国新华夏系(中生代)
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西南缘(图 12),
于第四纪(新生代)冰河后期在东北—西南
向的向斜构造基础上由多个冲积扇重叠联缀
而成复合的冲积扇平原。
图 12
高三地理 第5页,共 8 页
(1)指出该区域地质灾害频发的自然条件。(3 分)
(2)说明都江堰附近深厚沉积物的形成过程。(6 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11 分)
饮用水水源地是指提供城镇居民生活及公共服务用水取水工程的水源地域,包括河
流、湖泊、水库、地下水等。饮用水源污染包括颗粒态污染和溶解态污染。目前常用景观
格局优化方法(图 13),从“源”与“汇”两个方面对污染物进行拦截、吸附和吸收,开
展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植物是人工净化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净化需求及区
域气候条件的限制,分为浮水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等不同类型。
2018年 4月 19日,潍坊市白浪河水库农业面源污染被列“山东省饮用水水源地环境
问题清单”。有专家提出,可以在白浪河水库上游建设人工湿地系统解决“汇”方面的污
染问题,但需要注意气候条件对人工湿地系统发挥正常功能的影响。
图 13
(1)指出白浪河水库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3 分)
(2)说明气候条件可能影响白浪河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发挥正常功能的原因。(4 分)
(3)说明景观格局优化方法中草地、乔木缓冲带的具体作用。(4 分)
高三地理 第6页,共 8 页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北半球西风带内,大气运动呈波浪起伏式,向北凸起的波峰称为高压脊,高压脊在
发展演变过程中不断北伸。当它与南方暖空气的联系被冷空气切断后,在北侧出现一个
孤立的闭合暖高压中心。暖高压中心持续时间比较长且很少移动,阻碍西风带内天气系
统向东移动,于是称之为“阻塞高压”(图 14)。近年来,北极冬季海冰面积显著减
少、北半球冬季极寒天气增多等现象与“阻塞高压”密切相关。
乌拉尔阻塞高压盘踞在乌拉尔山和新地岛上空,以晴朗天气为主,对我国冬季天气
影响较大。按照乌拉尔阻塞高压移动情况,可分为东移型、准定常型和西移型,不同类
型的阻塞对冬季海冰面积有不同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不同类型的乌拉尔阻塞发生
频次发生了明显变化(图 15)。
图 14
图 15
高三地理 第7页,共 8 页
(1)说明乌拉尔准定常型阻塞高压发生频次整体变化趋势及变化原因。(7分)
(2)以乌拉尔准定常型阻塞高压为例说明北冰洋海冰面积减少原因。(6分)
(3)分析乌拉尔阻塞高压对我国灾害性天气形成的影响。(4分)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阿拉伯半岛(图 16)位于亚洲,从中东向东南方伸入印度洋。虽三面环海,但沙漠
广布,有大面积的无流区分布。阿拉伯半岛西侧的红海,是世界温度最高的海。地球海洋
表面的年平均水温是 17℃,而红海平均水温 25℃-28℃。在红海深海盆中,水温竟高达
60℃。也门索科特拉岛气候条件恶劣,龙血树(图 17)是岛屿特有、代表性植物。其树
枝伸向高空,汲取高地雾气中的水分。
图 16 图 17
(1)结合水循环环节,说明阿拉伯半岛大面积无流区形成的原因。(8 分)
(2)分析红海水温高的原因。(6 分)
(3)说明索科特拉岛气候条件恶劣原因。(4 分)
高三地理 第8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