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7秋)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声音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教科版(2017秋)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声音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2-10 04:5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声音 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在弹奏吉他时,若想要使它发出的声音响一些,可以( )。
A.调节弦的松紧度 B.用的力气大一点 C.用的力气小一点
2.小闹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给我们的?( )
A.闹铃→空气→耳朵→闹钟的外壳
B.闹铃→空气→闹钟的外壳→耳朵
C.闹铃→闹钟的外壳→空气→耳朵
3.下列声音中( )属于人为的制造声音。
A.海浪声 B.歌声 C.风声
4.月球上没有传播声音的( ),所以人们不能直接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
A.空气 B.电子通信设备 C.任何物质
5.如图是我国古代的乐器编钟,用小锤敲击它们,会发出悦耳的声音。我们发现,当小锤敲击时,越小的编钟发出的声音( )。
A.越高 B.越强 C.越低
二.填空题
1.玻璃罩中的空气被抽掉了,形成( )后,我们就只能看见闹钟的铃在动,却听不到它的声音。
2.我们周围的声音丰富多彩。有来自( )的叫声,有来自( )的声音,还有来自( )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3.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振动( )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 )有关。改变物质的粗细可以改变声音的( )。
4.声音能在( )、( )、 固体中传播。
5.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我们看到音叉的( )引起了水的波动。这种现象说明,声音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当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 )。
三.判断题
1.空气的振动会引起人鼓膜的振动。( )
2.其他条件相同时,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越低。( )
3.远处有声音传过来,一定有物体在振动。( )
4.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发出的声音高低相同。( )
5.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都是靠空气传播的,固体和液体不能传播声音。( )
四.连线题
1.把人耳的主要部分名称与它们所在的位置连起来。
听觉神经 耳蜗 外耳道 耳郭 鼓膜 听小骨

外耳 中耳 内耳
五.简答题
1.物体振动的幅度与声音的强弱有什么关系?
2.停止敲锣后,在一段时间内还能听到锣声,这是为什么?
六.综合题
1.将下列声音现象按要求分类。
①汽车刹车声 ②打桩机发出的声音
③商场噪声 ④车间车床声
⑤飞机轰鸣声 ⑥市场上的叫卖声
⑦火车驶过的呼啸声 ⑧轮船汽笛声
⑨混凝土搅拌机发出的声音 ⑩公共娱乐场所的喧哗声
打架斗殴声
生活噪声:( )
交通噪声:( )
工业噪声:( )
建筑施工噪声:( )
2.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二胡是一种拉弦乐器,有两根弦。现代二胡以纯五度定弦,在胡琴之中属于中高音域乐器。现在各地方根据需要的条件,独立发展出不同形状的弓弦乐器,如高胡、京胡、板胡、二弦、喇叭弦等。为满足中乐交响化的需要,根据二胡的制式,也另外发明了中胡等。弦乐器的音调高低跟弦的下面三个因素有关。
(1)弦的粗细。(2)弦的长短。(3)弦被绷紧的程度。
我们用相同的力从二胡琴弦下端往上移动时,发出的声音由( )到( )。我们用同样的力从上往下移动,发出的声音是从( )到( ),这是因为琴弦越短,振动越( ),声音越( )。
3.土电话。
1.小东和小红用棉线和纸杯制作了“土电话”,“土电话”中声音主要是通过( )从话筒传到听的。
A.棉线 B.空气 C.纸杯
2.若小红捏住棉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到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A.捏住后空气不能产生振动 B.捏住后棉线不能产生振动 C.棉线是不能传播声音的
3.小东说话的声音是由喉咙里的( )发出的。
A.舌头 B.喉结 C.声带
4.在听小东说话时,小红耳朵里的各个器官都参与了活动,请你帮助她把各个器官的作用与对应的器官联系起来。
听小骨 传递声波到内耳
耳道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鼓膜 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耳郭 收集声波
听觉神经 传递声波到中耳
耳蜗 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5.现实生活中过高过强的声音可能会损伤我们的听力,我们有哪些方法减少噪音,保护耳朵。我的方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B
4.C
5.A
二.填空题
1.真空
2.动物;自然界;人类
3.幅度;快慢;高低
4.液体;气体
5.振动;波;振动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简答题
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敲击停止,锣面的振动还没有停止,发出的声音还在传播。
六.综合题
1.③⑥⑩;①⑤⑦⑧;④;②⑨
2.低;高;高;低;快;高
3.A;B;C;;远离噪音,不长期使用耳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