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镇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镇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10 08:30:46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C 2. B 3.B 4.D 5.C 6.B 7.A 8.C 9.B 10 .D 11.B 12.A 13.C14. A15.C
16 .D 17.C 18.B 19.C 20.A 21.C 22.B 23.A 24.B 25.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2小题,共25分)
26.(12分)
(1)变化趋势:建立起正式的外交机构;逐渐形成近代外交体制;由被动适应西方
列强要求到主动设置调整。(每点2分,答对任意两点得4分)评价:适应西方列强的侵略需要,体现了清政府机构的半殖民地化;推动中国外交近代化,使中国逐渐融入世界;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但没有改变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局面。(答对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2)成就:废除了列强在华治外法权等特权。(2分)原因: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成员;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民政府的外交努力。(每点2分,答对任意两点得4分)
27.(13分)(1)措施:完善监察机构;制定相关法律;严格监察职责;明确监察官员选任标准。(每点2分,答对任意三得6分)
(2)特点:注重监察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直接对皇帝负责(依附于皇权);注重对监察官员的选拔和监督。(每点2分,答对任意两点得4分)。积极作用(3分):有利于整顿吏治(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保障国家机构正常运转;有利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维护君主专制。普集镇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 二 次月考
历史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考场、班级、姓名、座位号、准考号;
2.第I卷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第II卷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试题卷不回收。
第I卷(选择题 )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商王通过占卜理解天命,他们认为占卜、祭祀是与神灵沟通的有效手段,从出土的甲骨文中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这表明商代
A.贵族统治受到削弱
B.商王权力受到很大制约
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商王借此强化王权专制
2.下表是对西周初年部分诸侯国的情况简介。表中信息可用于说明,西周初年
A. 分封的主体对象为功臣
B. 分封意在巩固统治
C. 周王直接统治北方地区
D.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3.西周“宗法制度实际上是一种血缘认同制度,它规定了同一血亲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亲疏关系、嫡庶关系、等级关系、相对地位和世袭权力”。据此可知,宗法制
A. 促进了宗族观念形成
B. 规范了宗族内部秩序
C. 强化了嫡长子的特权
D. 奠定了分封制的基础
4.秦代规定:御史大夫可以代皇帝起草诏令,接受皇帝的差遣出使,监督百官并向上转达群臣奏议,当丞相的位子出现空缺时,御史大夫可以递补升任。可见秦设御史大夫的一个重要目的是
A.提高中央机构效率 B.辅助君王统领朝政
C.锻炼官吏储备人才 D.参与国计制约相权
5.秦汉时期,国家如遇到重大事件,通过朝廷集体议事的形式来解决问题。朝议期间,丞相受皇帝委托作为朝廷议事会的领导者主持会议;朝议结束后,讨论结果作为皇帝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这一现象
A.利于保证政令的畅通
B.表明皇权受到相权威胁
C.有助于决策的合理化
D.推动民主议事流程形成
6.“皇”字在秦朝以前常用于美化人们想像中能主宰一切的天神,比如“皇天”;而“帝”字在春秋以前多指冥冥之中的“上帝”。据此可知,秦始皇采用“皇帝”称号的主要目的是
A.突出皇帝独尊的地位 B.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C.证明皇权的合法来源 D.论证君权神授合理性
7.西汉建国以来,丞相多由功臣列侯充任,权力极大,他们既能参与制定国家重要政令,又能辅佐皇帝总管全国政务,大大影响皇帝的集权。对此汉武帝采取的对策是
A.启用中下层官员参与中枢机要
B.取消丞相的称号分权于诸公卿
C.实行察举制度监督和选拔官员
D.设刺史加强对诸国丞相的督查
8.下图是魏晋世族分布图。对图中现象起主要推动作用的制度因素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9.唐玄宗时,以中书省不能及时完成众多的诏令起草任务为由,成立翰林学士院;唐宪宗时,国家的决策大计都由翰林院草诏,经枢密使宣付中书门下执行。这反映唐代
A.行政程序的简化 B.中枢权力的转移
C.文官地位的提高 D.中央官制的成熟
10.隋文帝在推行开科取士的同时又规定“制工商不得仕进”;到了北宋,宋太宗诏曰:“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一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尔不群者,亦许解送”。这一变化从根本上
A.提高了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
B.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C.打破了门第世家的政治垄断
D.扩大了封建国家的统治基础
11.元朝时,路、府、州、县在行省督办下征集赋税,由行省汇总并将其中七成解运京师,留三成供地方支用;行省严格管束地方的经费,有权批准金额在一千锭以内的开销。行省的这些规定
A.有利于增加国家收入
B.体现集权与分权的结合
C.造成了地方积贫积弱
D.因权力过大易滋生腐败
12.朱元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掌全国行政,每部设有尚书。六部尚书之上,不设总其成的长官,由六部尚书分别对皇帝直接负责。这一做法
A.加重了皇帝政务负担
B.削弱了丞相行政权力
C.使中央官制逐步完善
D.加强了明朝中央集权
13.明代内阁公文往来,嘉靖隆庆以前很长一段时间犹自称翰林院,内阁中的文渊阁印“不得下诸司。即下诸司,以翰林院印行;诸司行内阁,亦止称翰林院。”明末万历朝修《会典》时,仍将内阁职掌附录于翰林院条下。这表明明代内阁
A.成员皆为翰林学士
B.行政效率受到制约
C.并非法定中枢机构
D.参政权力明显萎缩
14.军机处按照皇帝的旨意办事,权力非常大,他们所拿的奏折可以绕过内阁、议政处,直接送达总督、巡抚手中,别人无权拆阅,这种传达方式叫做“延寄”。由此可知,“廷寄”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极大地削弱了君主的权力
C.减少了决策失误
D.使军机处掌握最高决策权
15.1842年,《南京条约》订立后,英国人在中国陆上无根据地及贸易上的限制都除去了。这一现象的出现在于英国
A. 取得了鸦片贸易合法经营权
B. B.割占香港岛作为殖民地
C. 获得通商口岸和协定关税权
D. 获取2100万银元赔款
16.鸦片战争后,英国再度对中国动武时,《粤民致英酋信稿》中说:“试思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未动干戈以前,从无相争之事。自三元里大受凌辱之后,粤民皆动公愤,视英人如仇敌。”据此可知,当时
A.抗英斗争阻止了英国侵略 B.农民率先进行反侵略的斗争
C.英国侵略遭到了国人反抗 D.民众反抗外来侵略意识增强
17.清末唐才常说:“况今日本已有遍地设机器之条款,而西人动以利益均沾为词,则将来遍中国皆外洋机器,不十年间,无可措手矣。”其意在强调的是
A.列强开始在中国设厂开矿 B.列强逐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C.《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D.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
18.1895年后,清政府大规模向帝国主义银行团借款;列强在中国大量掠夺铁路和工矿权利;并且,俄国租旅顺大连,英国租威海卫,德国租胶州湾,英国租新界。这些现象
A. 体现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B. 表明列强掀起了瓜分狂潮
C. 表明了西方列强放弃了商品输出
D.成为清朝灭亡的直接原因
19.1900年7月,美国向其他列强发出照会,宣布要“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的实体,维持一切以条约和国际法所保证的友好国家的权利”。这成为此后列强联合向清政府提出条件的基础。列强最终约定,谁也不提出割地的要求。由此可见
A. 清政府挽救了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
B. 美国成为侵华列强的绝对核心
C. 列强意图控制中国以维护其在华权益
D. 列强在华争夺矛盾已基本消失
20.上海《申报》作为19世纪末国内重要中文报纸之一,十分关心台湾人民的斗争动态,除了转登台湾人民的公告,译载外文报道,还专门发了大量有关台湾人民抗日活动的评论。《申报》这些报道与评论可以用来说明
A.社会舆论对反割台斗争的关注
B.《申报》直接推动了反割台斗争的兴起
C.世界主要国家反对日本殖民统治行径
D.清政府鼓励民众支持台湾救亡运动
21.从1901年至1911年,以农民为主体,包括一部分工人、城市平民和一部分知识分子在内的所谓“民变”在中华大地此起彼伏、接连不断。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被彻底粉碎
C.清政府已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义和团运动唤醒了人民的爱国心
22.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表通电,主张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停止一切内战;立即释放上海被捕之爱国领袖;·····开放民众爱国运动等等。这一做法旨在
A. 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促成全国抗战局面的形成
C.支持进步人士民主运动 D.扭转全面抗战的不利局面
23.1937年8月,朱德认为“(持久战)主要是发动群众,军事上是发动广大游击战争。为使国民党军队在前线阻止敌人多一些时间,就要在国民党军队还能抵抗时,及早布置工作,争取在华北的持久战;即使友军都退了,我们也能在华北坚持住。”据此可知,当时
A. 中共意图开辟敌后战场 B.国民政府进行消极抗战
C.日军以华北为侵略中心 D.抗战即将进入相持阶段
24.1942年10月,晋绥边区临时参议院开幕。参议员共145人,有共产党员、国民党员、无党派以及工、农、兵、学、商等各界人士,也有满、回兄弟民族的代表。其中共产党员有47人,不及大会参议员的三分之一。这表明晋绥边区政府
A. 践行联合政府主张
B. 具有民族统一战线性质
C. 属于工农联盟政权
D. D.政权直接扎根于民众中
25.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发展到约132万,建立了19块根据地,解放了近1亿人口,收复了100万平方千米的失地。这表明在抗日战争中
A.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B.日本战败具有必然性
C.国民党始终采取消极抵抗政策
D.国民党政权不得人心
第II卷(非选择题共2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2小题,共25分)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强势力的纷涌入,打破了中国传统的闭关政策。清廷中一些比较早的“开眼看世界”的大臣开始探索在西方外交语境下建立适应国际交往需求的外交机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与英、法、俄分别签订《北京条约》,增开通商口岸、列强公使驻京。1860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京设立,专门办理对西方各国的交涉及各项洋务。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应西方列强要求清政府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积极推行“抗日外交”,把外交作为国家战略的头等大事,积极参与国际“首脑外交”。
——摘编自王承庆《中国外交体制的建立与近代化转型》
材料二:1943年1月11日,中国驻美大使魏道明与美国国务卿赫尔在华盛顿签署了《中美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与换文》。同日,国民政府代表宋子文与英国代表薛穆、黎吉生在重庆签署了《中英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这两个条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美英两国同时撤废在华治外法权。很快,巴西、加拿大、挪威、荷兰、阿根廷等国也先后与中国商订新约,放弃在华特权。
——摘编自胡星斗《民国政府收回治外法权的历程》等
(1) 根据材料一,归纳鸦片战争后中国外交机构的变化趋势,并对这一时期中国外交进行简要评价。(6分)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成就取得的原因。(6分)
27.(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秦汉以来的演变发展,唐代的监察制度进一步强化,监察机构设置日益周密完善。御史台成为唐代中央最高监察机构,下设台院、殿院、察院三院。······684年,武则天在改御史台为左右肃政台的同时,又命刑部修成左右肃政台《风俗廉察四十八条》。经唐玄宗开元年间的补充修订,发展为《六察法》。《六察法》不仅涉及官员的政绩,也包含官员的品行、才能、学识等方面。同时对官员违法监察规定了严格责任。唐代的监察官员虽然品秩较低,但在选拔上却十分严格,而且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标准和条件。
——摘编自叶玲《简论唐代廉政制度建设》
材料二:明朝的监察机构与最高行政机关、最高军事机关鼎足而立。为了巩固皇权,明朝于洪武年间对监察机构进行重大改制,废除了御史台三院制,变为都察院一院制,以都御史为长官,使监察权力更加集中。都察院的专职监察员是监察御史,全国十三道监察区每道设置监察御史,在组织系统上监察御史虽然隶属于都察院,但却可以“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不经都察院,只对皇帝负责,因而权力大到可以监察六部、六科、翰林院乃至都察院。明朝同时规定:“御史为朝廷耳目之司,宜用有学识通大治体者”,“凡御史犯罪加三等,有赃从重论”。
——摘编自李青《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演变及其改革的经验教训》等
(1) 根据材料一,归纳唐代在监察制度建设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积极作用。(8分)
班级: 考场: 考号 姓名: 座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