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英国议会大厦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完善
新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课标解读: 关键词《权利法案》;责任内阁;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特点.
内容分解:1、《权利法案》出台的背景、目的、内容、作用。
2、英国内阁制形成的过程,英国人为什么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代议制的含义
代议制政体是一种典型的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形式(政体)。在这种统治形式中,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组织本阶级成员甚至全体居民选出他们所信任的一些人作为代表,组成代议机关,代表该国的全体居民或其中的部分成员,行使国家和社会的立法和行政等重大国事的决策权和执行权。代议制政体避开了在一国特别是大国由民众直接治理的现实困难,又为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治理提供了一个合理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模式。
思考
资本主义国家政体
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约旦)
民主共和制
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德)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美)
君主立宪制的含义
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国王、天皇、女王)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它的产生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互相妥协的结果。其形式有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两种,在当代主要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形式。
确立:《权利法案》
《王位继承法》
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强化:内阁专横
2.过程
资产阶级革命和光荣革命
3.特点和作用
1.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
1.背景
资产阶级革命和光荣革命(见第二教材)
“光荣革命”后,议会为什么迎请荷兰执政威廉三世当英国国王?
①玛丽和威廉有继承权。
②信奉新教。
③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
④便于控制,是请来的客人。权力来源不是“神授”,而是议会,打破君权神授迷信。
思考:
“光荣革命”(1688年)
“光荣革命”前后国王的权力有何明显区别?
1688年“光荣革命”中,国王是被议会请来的,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再是神授而是议会。国王从此变成服从议会的立宪君主。它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也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政治秩序的诞生。从此,人类历史开始步入资本主义时代。就像中国古代奴隶制与封建制的更替经过了500多年一样,英国议会权力的确立也经历了几百年。 (政治权力从英王向议会转移)
2.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过程:
1689年《权利法案》制定和1701年《王位继承法》的通过。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
(1).确立:
①时间:
从1640年至18世纪初。
②方式:
通过革命和政变(光荣革命)方式,议会战胜国王,控制政权。通过立法形式确立君主立宪式的代议制度。
③标志:
权力从国王转移到议会
18世纪前期,责任内阁制形成。议会不仅控制了立法权,而且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
(2).发展:
①时间:
18世纪中
②方式:
建立新机构
③标志:
责任内阁制形成
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英国内阁怎样来的 内阁制又怎样形成的?
内阁的职责是什么? 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谁?
内阁跟国王的关系如何的? 跟议会的关系又如何的?
【解析与探究】 18世纪英国内阁制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制有
什么区别?
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国王形式任命内阁,但内阁不对国王负责,只是形式上向国王汇报。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对内阁负责;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可以解散议会。
阅读 “小密室的演变” 的内容,共同解决下面问题:
英国: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负责。君主统而不治,虚有其位。
中国:内阁权力很轻,只负责日常事务。君主专制,大权独揽。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行政权力转移于内阁)
1、形成:内阁cabinet(密室),原是国王召集的咨询行政机构。光荣革命后摆脱王室,独立行事,成为专对议会负责的行政机构。英王的国家元首成为虚衔“统而不治”,改由责任内阁行使行政权。(1721年第一任内阁首相华尔波尔)
2、职能:政府行政首脑是首相,由议会选出对议会负责。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若遭到议会不信任案,就得集体辞职。
3、发展---两党制形成:首相与内阁从多数党中选出。两党轮番执政,互相监督,互相促进。
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3).完善:
①时间:
1832年
②方式:
议会改革
③标志:
1832年议会改革
④局限:
英国工人阶级开展宪章运动,要求普选权,最终失败。
完善—— 1832年议会改革
【自我测评】1832年议会改革(普选权的扩大)
阅读 “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 的内容,共同解决下面问题:
1 、背景.
①.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激起工业资产阶级的不满.
②.欧洲大陆革命潮流的冲击.
③.英国群众斗争的高涨.
④.工业资产阶级为谋取参政权进行积极斗争.
总的来说:对象:不断扩大。财产资格:不断降低。地区:不断扩大。年龄:不断降低
2.内容.
放宽对居民财产的限制.
重新分配议席.
3.评价:
积极: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局限: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受到限制.
内阁权力强化,凌驾于议会之上。
(4).强化:
①时间:
19世纪末
②标志:
内阁专横
是谁在统治英国?
思考:
1、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A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B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为此而撤兵?为什么?
C 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白金汉宫
议会大厦
英议会会场
请思考:在责任内阁制下,议会与政府的关系是如何体现的?
18世纪前期,内阁制开始形成。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下院议员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由国王任命在下议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由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送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制内阁,即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
的“责任制政府”。
首相即政府首脑,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
君主
上院
下院
内 阁
选 民
司 法 独 立
任命
(大贵族)
选举
组 成 议 会
多数
组阁
形式任命
负责
(权力中心 立法权)
(行政权)
(司法权)
(国家象征 统而不治)
3.英国君主立宪制有何特点和作用?
1.特点:
保留了君主,但由议会掌权
国王“统而不治”,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
议会和内阁成为权力核心。
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体。
(3).不同政党和阶层通过议会斗争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参与国家管理。很多问题通过议会各党派的协商和妥协来解决,把政治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中,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和内战。
(1).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权力互相制约与平衡有利于科学决策.
2.作用:
斯图亚特王朝 汉诺威王朝
本课重要人物:
查理一世(断头台),理查(克伦威尔之子),查理二世(复辟国王),詹姆士二世(斯图亚特最后一个王),威廉三世(即1688年邀请来的荷兰执政威廉),乔治一世(不愿参加内阁会议),沃波尔(第一任首相),狄士累利(购买苏伊士运河股票),
朝代更替:
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特点
连续性、渐进性、创新性
思考
17世纪中期中国和英国都发生了社会动荡和变革?
中国爆发李自成农民起义,并推翻明朝;不久清军入关,消灭李自成农民军,统治全国。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最终议会战胜国王。试比较清朝掌权后采取的政治体制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实行的政治体制的区别。
清朝继续实施君主专制体制,君权至高无上。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国王,但实权掌握在议会手中,确立了代议制的民主制度。清朝仍处在封建政治体制下,英国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练习与测试
1.17世纪末欧洲发生了一场女婿登基、岳父逃亡的革命,登基的国王是:
A.克伦威尔 B.威廉三世
C.詹姆士二世 D.乔治一世
2.英国议会最早出现于:
A.13世纪 B.17世纪
C.18世纪 D.19世纪
3.英国《权利法案》公布的意义在于: A.使议会得到了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力
B.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C.宣告废除了封建制度
D.国王必须参加内阁会议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政权的确立,这主要是因为:
A.议会权力加强 B.法律取得至高地位
C.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D.内阁制度形成
5.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权利法案》的主要目的A.剥夺国王的权利 B.按宪法选举国王
C.削弱和限制国王的权利 D.加强人民的权利
6.通过《权利法案》,议会取得的权力主要是:
A.行政权 B.王位继承权 C.立法权 D.外交权
7.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王位继承法》,进一步加强了 ( )
A.国王的权力 B.议会的权力 C.内阁的权力 D.首相的权力
8.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于 ( )
A.17世纪末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9.英国内阁的第一位首相是 ( )
A.克伦威尔 B.沃波尔
C.乔治一世 D.威廉三世
10.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主要推动力是 ( )
A.工人阶级 B.工业资产阶级 C.农民 D.新贵族
11.下列关于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②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强大,强烈要求参与政权管理
③工业资产阶级在国会取得了优势,扩大了资产阶级民主④工人取得普选权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1832年议会改革的主要受益者是 ( )
A.国王 B.贵族
C.工业资产阶级 D.工业无产阶级
13.19世纪70年代后英国政治体制发展的特点是 ( )
A.议会权力削弱,国王权力增强
B.内阁权力削弱,议会权力增强
C.议会权力削弱,内阁权力增强
D.议会和国王权力增强,内阁权力削弱
14.被英国人称为议会中的“第三院”的是 ( )
A.上院 B.下院
C.国王 D.内阁
15.下列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下院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B.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
C.上院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D.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课题 课时 总第20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等基本史实;2、了解不同历史时期议会和内阁权力的消长情况及其原因;3、了解英国议会改革及相应选举规则的制定,形成对英国民主政治“大厦”的结构及内部运行的初步了解;4、培养搜集史料、处理史料、运用史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可以运用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以今天英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为切入点,寻找其历史的渊源,从而加深学习历史的现实性和对历史认识的深刻性,对英国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以及选举程序等相对抽象的政治概念有一个灵活的把握。2、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国王与议会之间的关系和1688年以后以及今天的英国国王、议会和内阁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加深对英国代议制度的整体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使学生认识并理解资产阶级民主制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不断调整的过程,从而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2、正确认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以及对近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及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在1932年的议会改革中,工人阶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改革后,工人、贫民仍被排挤在政治权力之外。通过学习,让学生辩证地认识资产阶级民主的阶级性和历史局限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英国代议制度的特点。难点: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教学过程设计(教法、学法、课练、作业) 个人主页
(一)、导入新课:设计教学情境导入本课:据新华社报道:2005年11上旬,国家主席胡锦涛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胡主度会见了英国国王及王室主要成员。发达的英国为什么还有国王呢?国王在现今的英国政治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呢?本课将告诉我们答案。(二)讲授新课:(一)“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第一阶段:1640年革命爆发,此后,一度建立共和国。第二阶段: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国王查理二世实行反对英国国教和恢复天主教的宗教政策,违背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意愿,丧失了人心。第三阶段:“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史料链接:对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马克思认为,“只有经过残酷的斗争和通过共和国的形式才能从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你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这一观点?(二)限制王权的法案1、限制王权法案制定的条件“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当时的有利形势,尽量扩大自己的政治、经济势力,利用他们所控制的议会,通过一系列的法案来限制王权。2、限制王权的法案:(1)《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2)《王位继承法》的内容3、限制王权法案制定的结果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三)小密室的演变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内阁起源于“光荣革命”前的枢密院。乔治一世时,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并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阁的先例。到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2、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首相有控制内阁决定的发言权;一切内阁成员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联合起来集体负责;内阁必须得到下院议员的支持,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以向议会谢罪,或解散议会而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3、内阁制的作用内阁制的建立使英国的立法机关得以控制行政,但又不降低后者的行政效率,从而有力地调节了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历史探源:英国政治生活中的许多规定都源于传统或习惯。请结合本课的学习或英国政治生活的实际,搜集资料,探导英国内阁制的历史根源。(四)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1、1832年议会改革(1)原因(2)内容(3)影响2、19世纪后期的议会改革(五)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1、英国议会的黄金时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通过了一系列法律文件,使议会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议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权等一切大权,成为英国政治权力的核心。至19世纪70年代前,这一时期是英国议会的黄金时代。2、内阁权力膨胀(1)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而且在许多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这使一部分立法权直接转入内阁手中。(2)内阁还篡夺了议会的财政权。(3)议会通过投不信任案来监督和控制内阁的做法的有效性大大削弱了。史料链接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主权最终来自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是绝对的,但国王们所掌握的权力并非神授。 ——17世纪英国启蒙思想家霍布斯材料二:洛克,英国人,欧洲启蒙思想的先驱。他认为国家有三种权力,即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三种权力中,立法权最高,其他两种权力由君主掌握。为防止同批人既是法律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从而产生腐败,立法权和执行权必须分开。读史感悟:(1)概述两则材料反映的民主思想,并指出其影响。(2)英国统治者是如何实践上述思想的?(三)课堂小结:本课教材的五目内容,构成了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形成→发展→调整→完善→黄金时代结束的全过程。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力地维护了英国社会的稳定,对世界近代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布置作业:1、什么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英国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是怎样确立的?2、英国的责任内阁制是怎样形成的?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它的演变趋势如何?高一历史导学案
课题名称
班级 课型 自主 主备人
总课时 1 备课时间 12、6 上课时间 12、7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等基本史实;2、了解不同历史时期议会和内阁权力的消长情况及其原因;二、过程与方法可以运用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以今天英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为切入点,寻找其历史的渊源,从而加深学习历史的现实性和对历史认识的深刻性,对英国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以及选举程序等相对抽象的政治概念有一个灵活的把握。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以及对近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及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学习重点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英国代议制度的特点。
学习难点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学法指导
一、课前指导(一)、含义: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一切都要由法律决定,君主没有实权,而且本身也要遵循法律。(二)、背景:“光荣革命”(三)、奠基:限制王权的法案1.限制王权法案制定的条件“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当时的有利形势,尽量扩大自己的政治、经济势力,利用他们所控制的议会,通过一系列的法案来限制王权。2.限制王权的法案(1)《权利法案》①颁布时间:1689年10月。②主要内容:以明确的条文 ;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2)《王位继承法》①颁布时间: 1701年。②主要内容:对王权作进一步具体限制,并把王位继承权与任命法官等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3.限制王权法案制定的结果: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 手中,确立了 ,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从而奠定了 的基础。(四)、确立:小密室的演变1.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内阁起源于“光荣革命”前的 。“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经常召集重要枢密大臣在一个密室中商讨国家大事,故被人们称为内阁会议。后来内阁逐渐取代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乔治一世时,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并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阁的先例。到 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2.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议会 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首相有控制内阁决定的发言权;一切内阁成员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联合起来集体负责;内阁必须得到下院议员的支持,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以向议会谢罪,或解散议会而提前大选,由新选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3.内阁制的作用议会取得了行政权力的监督与控制权;国王 ,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国家;促进了英国 ,有力地维护了英国 ,对世界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五)、完善:议会选举规则的制定——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与选举权,而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然受到种种限制。(六)、强化: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1.英国议会的黄金时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通过了一系列法律文件,使议会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议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权等一切大权,成为英国政治权力的核心。至 前,这一时期是英国议会的黄金时代。2.内阁权力膨胀——议会中的 (1)表现①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的 ,而且在许多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这使一部分立法权直接转入内阁手中。②内阁还篡夺了议会的 。如:1875年首相狄士累利未经议会同意就擅自购买了苏伊士运河44%的股票。③议会通过投不信任案来监督和控制内阁的做法的有效性大大削弱了。(2)影响体现了 “内阁专横”的政治格局和19世纪末的政治发展趋向,英国君主立宪制黄金时代的结束。(七)、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①国王是 ,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临朝不理政”,而且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无权废除任何法律。② 是国家权力中心,最高立法机关。③内阁行使 ,对议会负责。内阁首相掌握行政权与立法创议权,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