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教科版(2017秋)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教科版(2017秋)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2-10 05:45: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单元测试卷-2020-2021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午2点,小明测得一棵小树在阳光下的影子长5米,过一小时再去测量,小树的影子应( )。
A.不变 B.大于5米 C.小于5米
2.阳光下一根16厘米的小木棒直立在地上,测得影长为8厘米,同一时间,测得国旗旗杆影子长6米。国旗旗杆实际高度约为( )米。
A.12 B.3 C.6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下物体的影子会有变化 B.物体影子的变化与光源的照射角度有关 C.月光下物体的影子不会有变化
4.波兰天文学家( )提出地球是球形的,并于去世前发表了著作《天体运行论》。
A.哥白尼 B.托勒密 C.麦哲伦
5.重阳节的月相是( )。
A. B. C.
二.填空题
1.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下图的月相出现在农历( )[填“上半月”或“下半月”],大约是农历( )[填“二十三”或“初八”]。
2.月球上既没有( )和( ),也没有生命,但月球上有丰富的( ),所以,现在很多国家都在致力发展登月技术。
3.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 ),然后看到( )。根据这种现象推测地球可能是( )的。
4.农历十五的月相一般为( )。
5.我国古人凭直觉和臆想认为天是( )的,地是( )的。第一个用实践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科学家是(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 )。
三.判断题
1.太阳、月球大小看起来差不多,实际上太阳比月球大很多很多倍。( )
2.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相同物体,影子的长短可能不同。( )
3.太阳和月球都是圆形的。( )
4.日晷是一种利用光影来计时的仪器。( )
5.月球一会变成弯的,一会变成圆的所以有月相的变化。( )
四.连线题
1.连线题。
通过核聚变产生光和热
有面积广阔的月海 太阳
有丰富的液态水和空气 地球
有动物和植物生存 月球
会产生黑子和耀斑
五.简答题
1.夜晚,怎样利用手电筒在卧室天花板上看到鸭头形状的影子?
2.请你写出中国嫦娥探月工程计划分为哪三个阶段。
六.综合题
1.小宇用模拟实验观察帆船进港、出港和航行情况,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a.用橡皮泥做一只小帆船,插一根火柴梗作为“桅杆”。
B.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让小帆船在地球仪上移动模拟航行,观察小帆船进港和出港的情况。
C.让小帆船在水平桌面上模拟航行。
D.比较并解释小帆船在地球仪和水平桌面上航行时所观察到的不同现象,同时据此猜测地球的形状。
(1)观察小帆船进港,你有什么发现?
(2)再把小帆船放在水平桌面上模拟航行。两次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2.请你在维恩图中记下太阳和月球的异同点。
3.小明、小伟、小王三位同学比较谁运动得最快。
1.上学期的比赛,小明和小王从同一起点同时出发,结果如下图,谁跑得更快?( )。
A.小明 B.小王 C.一样快
2.本学期,由于疫情的原因,他们这样比快慢:各自在家行走15秒,结果如下表,运动得最快的是( )。
A.小明 B.小伟 C.小王
3.对本学期的比赛,你是用什么方法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的?( )
A.运动相同时间,比距离长短
B.运动相同距离,比时间多少
C.以上两种方法都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C
4.A
5.C
二.填空题
1.亮面在右,由缺变圆;下半月;二十三
2.空气;水;矿产资源
3.帆顶;船身;圆形
4.满月
5.圆;方;麦哲伦;行星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连线题
1.如下:
五.简答题
1.手电筒朝向天花板,在手电筒上方用手做出鸭头的形状,影子就能投在天花板上,人们就能看到鸭头形状的影子。
2.答:一期工程为“绕”,即绕月探测;二期工程为“落”,即实施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三期工程为“回”,即实现月球样品采样后自动返回。
六.综合题
1.(1)通过让小帆船在地球仪上移动模拟进港和出港,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小帆船沿着球体航行,小帆船进港时总是先看见“桅杆”(火柴梗),然后才是船身,出港时观察到的情况相反。
(2)把小帆船放在水平桌面上模拟航行,则一直能够同时看见“桅杆”(火柴梗)和船身。
2.如下:
3.B;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