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分类法是进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常用方法,也是学习化学知识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不正确的是
①根据元素的性质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②根据物质在常温下的聚集状态,可以从钠、铝、铜、铁、氮气中选出氮气
③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④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⑤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⑥根据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将盐分为硫酸盐、碳酸盐、钾盐和铵盐
A.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只有①③ D.全部
2.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含个中子的氧原子的核素符号:O B.N2H4分子的结构式
C.K+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二氧化碳的电子式:
3.下列成语与化学反应无关的是
A.沙里淘金 云蒸霞蔚 B.百炼成钢 炉火纯青
C.石破天惊 火树银花 D.刀耗火耨 釜底抽薪
4.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
B.和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数目比都为
C.与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D.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可用溶液
5.化学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葡萄酒中添加二氧化硫用于杀菌、抗氧化等
B.从石墨中剥离出的石墨烯薄片能导电,故石墨烯是电解质
C.贵州“天眼”天文反射镜使用的碳化硅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D.植树造林,节能减排,开发新的清洁能源都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形式
6.工业上常用“碳氯法”制备MgCl2,原理为MgO+C+Cl2MgCl2+CO。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中断裂1molCl—Cl键,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反应中消耗6gC,生成CO的体积为11.2L(标准状况)
C.密度、体积均相同的Cl2和CO,CO的分子数更多
D.将MgCl2溶于水配成0.1mol·L-1MgC12溶液,阴离子总数大于0.2NA
7.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核电、光电、风电、水电,电能属于一次能源
B.打印机墨粉中常加有Fe3O4,这是利用了其有颜色和具有磁性的特点,可用替代Fe3O4
C.“天和”号核心舱上使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三结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翼,砷化镓属于半导体材料
D.工业上通过将石灰石、石英、纯碱混合熔融主要通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制备普通玻璃。
8.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新制氯水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氯水中含
B.向氯水中加入固体,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HClO
C.向氯水中加入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后褪色,说明水中含和HClO
D.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
9.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热的碳酸钠溶液具有碱性,可用于去除物品表面的油污
B.是淡黄色固体,可做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C.HClO具有弱酸性,可用作棉、麻和纸张的漂白剂
D.钠具有还原性,钠钾合金可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
10.已知:①②
③依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①反应中元素被还原
B.在溶液中可发生反应:
C.①应中生成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D.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11.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Mg2++2OH-=Mg(OH)2↓ MgSO4+Ba(OH)2=Mg(OH)2↓+BaSO4↓
B.Fe+Cu2+=Fe2++Cu Fe+Cu(OH)2=Fe(OH)2+Cu
C.Ag++Cl-=AgCl↓ AgNO3+HCl=AgCl↓+HNO3
D.CO2+2OH-=+H2O CO2+Ca(OH)2=CaCO3↓+H2O
12.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中性溶液中:NH、Fe3+、SO、Cl-
B.0.1mol/L的NH4HCO3溶液中:K+、SiO、Al3+、Cl-
C.=1×10-12mol/L的溶液中:K+、NO、S2-、ClO-
D.透明的溶液中:K+、NH、MnO、CO
13.除去粗盐中的杂质MgCl2、CaCl2和Na2SO4,过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滤的滤渣仅含有BaSO4、CaCO3、Mg(OH)2三种沉淀
B.检验SO是否除尽的试剂:稀盐酸、BaCl2溶液
C.由于NaCl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故操作a为蒸发结晶
D.欲检验食盐中是否含有KCl,可通过焰色反应
14.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检验海带中的碘元素 将海带灰溶解并过滤,取少量滤液,酸化后加入过量的H2O2或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1-2滴淀粉溶液 若溶液变蓝,则海带中含有碘元素
B 检验NaNO2溶液的还原性 取一定量的NaNO2溶液于试管中,再加入少量稀H2SO4酸化的K2Cr2O7溶液 若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证明NaNO2具有还原性
C 探究不同沉淀之间的转化 往5mL0.1mol L-1的AgNO3溶液中加入2mL0.1mol L-1的NaCl溶液,再加入2mL0.1mol L-1的NaI溶液 若产生的白色沉淀转变为黄色,则说明AgCl可转变为AgI
D 检验某有机物是否含醛基 向其中先加入1mL0.1mol L-1NaOH溶液,再加入2mL0.1mol L-1的CuSO4溶液,混合加热 若有砖红色沉淀产生,则含有醛基
A.A B.B C.C D.D
15.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混合物 非电解质 碱 酸式盐
A 漂白粉 H2 消石灰 NaHCO3
B Fe(OH)3胶体 苯 Cu2(OH)2CO3 CH3COONa
C 纯碱 CO2 氨水 NH4Cl
D 食醋 C2H5OH 烧碱 NaHSO4
A.A B.B C.C D.D
16.是黄棕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一种强氧化剂,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与有机物、还原剂接触或加热时会发生燃烧并爆炸,且高浓度的也易爆炸。一种制取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已知:的熔点为-116℃,沸点为3.8℃;的沸点为-34.6℃;氨气的沸点:-33℃;。
A.与水的反应为化合反应
B.从装置⑤中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C.通入干燥空气的目的是将生成的稀释,减小爆炸危险
D.装置④与⑤之间不用橡胶管连接,是为了防止橡胶管燃烧和爆炸
17.某水溶液中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Cl—、Mg2+、Ba2+、CO、SO,现取两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沉淀物6.27g,经足量硝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在所得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Cl—一定存在
B.100mL溶液中K+一定存在且质量不小于2.34g
C.Mg2+可能存在
D.Ba2+不一定存在
18.实验室中按以下方案从海洋动物柄海鞘中提取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甲完成步骤① B.用装置乙完成步骤②
C.装置丙完成步骤③ D.用装置丁完成步骤④
1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浓墨飘香,钢枪闪亮”。可用NH4Cl溶液处理生锈的钢制武器,以达到除锈的目的
B.向滴有酚酞的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可使溶液颜色变浅
C.漂白粉净水会增大水的硬度
D.可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但不能用蒸馏水将pH试纸事先润湿
20.图为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其中的箭头表示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发生转化⑥
B.⑦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C.是一种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中受热转化成
D.由图可预测:高铁酸盐()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
二、填空题(共40分)
2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向一定体积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并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写出 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2)该小组的同学关于上图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AB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减弱,说明生成的BaSO4不是电解质
②B处溶液的导电能力约为0,说明溶液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③BC段溶液的导电能力不断增大,主要是由于过量的Ba(OH)2电离出的离子导电
④a时刻Ba(OH)2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中和
22.用电弧法合成碳纳米管,常伴有大量杂质——碳纳米颗粒,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2C2O7+3C+8H2SO4=2Cr2(SO4)3+2K2SO4+8H2O+3CO2↑。
(1)用双线桥法表示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___。
2K2C2O7+3C+8H2SO4=2Cr2(SO4)3+2K2SO4+8H2O+3CO2↑
(2)此反应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
(3)要使10mL1.0mol L-1K2C2O7溶液被还原至少要加入___mL2.0mol L-1的H2SO4溶液,消耗C的质量为__g。
(4)若产生6.72LCO2(标准状况下)气体,该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mol。
(5)H2SO4在上述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___。
A.酸性B.氧化性C.吸水性
23.用金属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要收集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0~120mL范围内的氢气,所需金属锌的质量应在多少范围内为宜______。(精确到0.001g)。
24.实验室需要配制1.000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480 mL,完成下列各题。
(1)应选择规格为_______ mL的容量瓶。该容量瓶上除注明规格外,还标有_______(选填编号)。
a.温度 b.浓度 c.压强 d.刻度线
(2)用电子天平称取_______ g NaOH固体。
(3)将称好的氢氧化钠固体加_______将其溶解,待恢复至室温后将溶液移入容量瓶中。
(4)用少量蒸馏水冲洗_______2 ~ 3次,将洗液移入容量瓶中。
(5)向容量瓶中加水至接近刻度下2 ~ 3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地加水至_______。
(6)最后塞好瓶塞,摇匀,将配好的溶液转移至_______(选填编号)中并贴好标签。
a. b. c. d.
(7)分析下列操作可能会对氯化钠溶液浓度造成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 定容时俯视 _______
② 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次加水 _______
25.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步骤⑥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同时回收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
(2)步骤⑤中,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是_______,还可选用_______(写试剂的化学式),该步骤所用主要玻璃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
(3)请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
答案
A 2.B 3.A 4.C 5.B 6.D 7.C 8.B 9.A 10.D 11.C 12.D 13.A 14.B 15.D 16.B 17.B 18.C 19.D 20.C
21.
(1)Ba2++2OH-+2H++SO=2H2O+BaSO4↓
(2)②④
22.
(1)
(2)3:2
(3) 20 0.18
(4)1.2
(5)A
23.0.319g~0.348g
24.
(1) 500 ad
(2)20.000
(3)适量蒸馏水
(4)烧杯内壁和玻璃棒
(5)溶液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
(6)c
(7) 偏高 偏低
25.
(1) 过滤 蒸馏
(2) 苯与水互不相溶,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 CCl4 分液漏斗
(3)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如果变蓝,说明还有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