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5.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第2课时44张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5.3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第2课时44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10 08:3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2节
第2课时
自然概况
1
河谷农业
2
畜牧业
3
矿产资源
4
交通
5
民族
6
活动一
课堂活动
(1)找出作为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界线的山脉。说出本区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仑 山 脉
阿尔金山脉
祁连山脉
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
活动一
课堂活动
(2)说出位于青藏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及其行政中心。
西藏
青海
四川
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仅占全国的1%左右。
一、自然概况(地理位置及范围)
地理位置
范 围
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内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南边与多个国家接壤。
青藏地区大体上位于横断山脉—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南、以西。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仅占全国的1%。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
活动二
课堂活动
找出青藏地区主要的地形区,说出本区主要的地形类型。找出昆仑山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珠穆朗玛峰。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仑 山 脉
阿尔金山脉
祁连山脉




山 脉


横 断
珠穆朗玛峰
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珠穆朗玛峰
雅鲁藏布江谷地
主要地形区
高原:青藏高原
盆地:柴达木盆地
山地:横断山脉、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唐古拉山脉、巴颜喀拉山脉等。
地形特点
以高原地形为主,平均海拔高,有“世界屋脊”之称。多雪山冰川。西北部海拔高,起伏和缓,东南部海拔较低,起伏很大。
一、自然概况(地形特点)
活动三
课堂活动
(1)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造成那曲和南京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纬度 海拔 1月平均气温 7月平均气温
那曲 (西藏) 31°12′N 4808米 -12.6℃ 9.0℃
南京 (江苏) 32°00′N 8米 2.4℃ 27.8℃
那曲的海拔高度远高于南京,因此1月和7月平均气温均低于南京。那曲纬度比南京低,而且相似,因此两地的气温差异与纬度关系不大。
海拔高
高寒气候
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气温低
活动三
课堂活动
(2) 对照中国降水分布图,说出青藏地区的年降水量分布特点。
青藏高原的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大多数地区降水量低于400毫米。
高山高原气候
一、自然概况(气候)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青藏地区的气候主要属于高山高原气候。
气候高寒,气温垂直差异明显。光照强,日温差大,年温差较小。
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青藏地区的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活动四
课堂活动
(1)找出发源于青藏地区主要河流(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
想一想,为什么青藏地区会成为这些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黄河
长江
澜沧江
怒江
雅鲁藏布江
察尔汗盐湖
青海湖
由于青藏地区海拔高,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夏季冰雪融化水由高原上向下流淌,为河湖提供水源,使青藏高原成为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青海省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有“中华水塔”之称,所以被称为“三江源地区”。
青海省南部为什么被称为“三江源地区”?
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
藏羚羊
野 驴
雪 豹
野牦牛
珍稀野生动物
河流特征
青藏高原海拔很高,且多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因此成为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洋都发源于这里。
珍稀动物
青藏地区拥有藏羚羊、雪豹、野驴、野牦牛等珍稀动物。
青藏地区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目前,草场退化现象较为严重。
一、自然概况(河流及珍稀动物)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由于青藏地区的高寒气候,农作物一般分布哪里?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河谷农业
海拔较低、风力较小、河谷地带
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作物
小 麦
青 稞
豌 豆
油 菜
青藏地区主要的农作物
青藏地区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等作物穗大粒饱。议一议,本区青稞和小麦等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光照强,日照充 足,有利于作物光合作物。
1
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较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2
农业区及农作物
青藏地区农业区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如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主要农作物有青稞、豌豆、小麦、油菜等。
发展农业的条件
优势:
光照强;日温差大。
劣势:
气候高寒;降水稀少。
二、河谷农业
三、畜牧业


三、畜牧业
藏绵羊
藏山羊
“高原之舟”
阅读
牦牛是青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畜种,它的毛厚而长,耐寒力强,体矮身健,善于爬山负重,被称为“高原
之舟”。牦牛肉质好,是青藏地区居
民的重要肉食来源。牦牛奶可制酥
油,毛皮能做皮衣、帐篷和绳索,绒
可制毛衣、毡,骨可入药,牛粪可
做燃料。
青藏高原是全国重要的高寒牧场
四、矿产资源
柴达木盆地内气候干燥,沙漠、盐湖、盐沼遍布。由于盐、石油、天然气、石棉、铁、锰、铬、稀有金属等矿产资源都很丰富,其中钾盐的储量居世界前列,因此,有“聚宝盆”之称。目前,已在盆地内的察尔汗盐湖附近建起了我国最大的钾肥厂。
五、交通
公路
铁路
航空
交 通 网 日 益 完 善
溜 索
(以拉萨为中心)
川藏公路
滇藏公路
青藏公路
新藏公路
中尼公路
青藏铁路
高原上的公路
拉萨
五、交通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该铁路东起西宁,西至拉萨,全长1956千米。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克服了三大困难:高寒缺氧、长年冻土、生态脆弱。
阅读
六、民族
本地区人口以藏族为主,多信奉藏传佛教
(喇嘛教)。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的圣地。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地形特征
气候类型
主要河流
主要矿产
主要 农作物
高原和
平原为主
平原、高原、盆地、丘陵
高原和
盆地为主
青藏高原为主体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黄河、海河、黑龙江等
长江、珠江
长江、黄河、澜沧江
塔里木河、
煤、铁、石油
有色金属
煤、石油、天然气
盐、石油、天然气
小麦、玉米、大豆、谷子等
水稻、油菜、甘蔗等
小麦、青稞、豌豆、油菜
小麦、棉花、甜菜、瓜果
列表比较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差异
中国复杂的地理环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读图完成下列任务。
来到哈尔滨的冰雕公园,就像走进了神话中的水晶宫。哈尔滨的冰雕在露天里能够保存比较长的时间,这与当地的气候有什么关系?
纬度较高,冬季气候寒冷
学以致用
在云贵高原,无论干农活,还是去赶集,背篓是农民常备的用具。当地人使用背篓的习惯,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地形崎岖不平,交通不便
学以致用
蒙古包是蒙古族等草原牧民居住的帐篷,它易于拆卸、搬运和安装。这种传统民居与牧区的自然环境及生活方式有什么关系?
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
学以致用
藏族同胞穿外衣时,喜欢只穿左边的衣袖而把右臂露在外面。这样的穿着习惯与青藏高原上的气温变化特点有什么关系?
昼夜温差大
学以致用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青藏地区的自然概况,包括位置、范围、河流、地形和气候;二是青藏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包括农业、资源、交通、人口民族和宗教信仰。
课堂小结
1.下列关于青藏高原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说法,错误的是(  )
A.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以西,昆仑山以南
B.平均海拔世界最高,素有“世界屋脊”之称
C.“远看是山,近看是川”,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D.冬寒夏热,年温差大,日照弱,日温差小
D
课堂练习
2.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
A.干旱 B.高温多雨 C.高寒 D.缺氧
3.青藏地区最主要的农作物是(  )
A.青稞 豌豆 小麦 B.水稻 小麦 玉米
C.青稞 高粱 玉米 D.小麦 大豆 豌豆
C
课堂练习
A
4.青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高原牧区,其分布最广的三大牲畜是( )
A.藏羚羊、雪豹、滩羊
B.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C.三河牛、三河马、细毛羊
D.狮子、大象、老虎
B
课堂练习
5.对三江源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高谷深,气候湿润,森林茂密
B.太阳辐射强,光热资源充足
C.气温低,牧草矮,生态环境脆弱
D.积雪冰川多,水能资源丰富
C
课堂练习
6.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同胞穿的“不对称”的藏袍,是为了适应( )
A.青藏高原上稀薄的空气,防止缺氧
B.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
C.藏族人民宗教信仰的要求
D.青藏高原上饮食习惯
B
课堂练习
1.识记本课知识点。
2.同步练习册相关内容。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