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测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5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测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2-10 10:4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测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S-32 Ca-40 Fe-56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如下图所示,将足量的某铁粉用水均匀地粘在试管内壁上,将试管倒立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内液面缓慢上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水能进入试管的最大体积约为试管容积的1/5
B.该铁粉在试管内发生了氧化反应
C.这一实验可以验证空气的组成不是单一的
D.如把该铁粉改为木炭粉,两者的现象完全相同
2.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
A.铁粉 B.铁粉和铜粉
C.铜粉 D.铜和硫酸亚铁
3.下列物质间反应后,最后固体全部消失的是( )
A.锌粉和足量的稀硫酸
B.生铁和足量稀硫酸
C.大理石和足量的稀盐酸
D.铁粉和足量硫酸铜溶液
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钢 B.焊锡
C.四氧化三铁 D.黄铜
5.在10.9~10.7nm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的纳米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的变化。如纳米铜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铜属于化合物
B.纳米铜颗粒比普通铜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
C.纳米铜与普通铜所含铜原子的种类不同
D.纳米铜无需密封保存
6.学习金属单元后,我们知道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n>Fe>Cu。为验证这一结论,下面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B.将Fe、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C.将Zn、Fe两金属片分别放入CuCl2溶液中
D.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FeCl2溶液中
7.有等质量的A、B两种金属,相对原子质量Ar(A)<Ar(B)。将A放入质量分数为15%的稀硫酸中,B放入质量分数15%的稀盐酸中,在反应中A、B均显正二价,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氢气的速率A<B
B.反应A、B一定都有剩余
C.消耗的稀硫酸和稀盐酸的质量一定不相等
D.消耗B的质量一定小于消耗A的质量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置换、化合反应后的生成物中一定有化合物存在
C.炼铁的原料是一氧化碳、石灰石和铁矿石
D.工业上用高炉炼铁制得的是生铁
9.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充分反应(忽略挥发)。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0.有一不纯的石灰石样品,经分析它含8%的碳,则该样品里含CaCO3的质量分数(杂质中不含碳)为( )
A.9% B.12%
C.66.7% D.33.3%
11.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青铜耐腐蚀,易铸造成形,青铜属于( )
A.纯净物 B.化合物
C.单质 D.混合物
12. 下列物质的颜色与其它三种不一样的是( )
A.氧化铜 B.氧化镁
C.二氧化锰 D.铁粉
13.关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丝生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铁丝燃烧产生白烟
B.铁丝生锈是缓慢氧化
C.铁丝燃烧的产物是Fe2O3
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3O4
14.下列物质中,不能由金属单质和盐酸直接反应生成的是
( )
A.FeCl3 B.H2
C.MgCl2 D.AlCl3
15.下列比较中,错误的是( )
A.韧性:钢>生铁
B.含铁量:生铁>钢
C.地壳中元素含量:Al>Fe
D.含铁量:Fe3O4 > Fe2O3
16.不法分子常用“金元宝”(铜锌合金)蒙骗人们,下列无法用于区分真假黄金的方法是( )
A.看颜色 B.加盐酸
C.测密度 D.在酒精灯上加热
17.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合金具有许多良好的物理、化学、机械性能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
C.合金就是将不同的金属在高温下熔合而成
D.多数合金的熔点比它的成分金属要低
18.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
D.锌和稀硫酸制氢气
19.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
①相同几何外形的金属镁、铝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镁反应更剧烈,说明镁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②用硫酸铜、石灰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③尽管金属的种类很多,但在自然界中,仅有少数金属(银、铂、金)以单质形式存在④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的金属性强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③④
20.如图所示,在盛水的试管中放一根洁净的铁钉,用带U形管的胶塞塞紧,U形管和水面处于同一高度。数天后观察到U形管内的水面( )
A.a比b高
B.b比a高
C.一样高
D.U形管中的水从b管中全都溢出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铝制品在空气中被氧化__________;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
(2)在足量稀盐酸中加入少量生铁__________;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黑色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3)沼气(CH4)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且放出大量的热 ;沼气可用作_______。
(4)湿法炼铜__________;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_。
(5)铝热剂(铝和四氧化三铁的混合物)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另一种氧化物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
22.整理和归纳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是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Al、Fe、Cu三种金属相关知识的归纳复习,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1)从物理性质上看,颜色特别的铜是_______色。
(2)从化学性质上看,与盐酸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 。
(3)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是重要的化学学科思想。用铜可以做导线是利用了铜的 性。
(4)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铜、铁、铝。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___________(填序号)关系最大。
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②金属的导电性
③金属的活动性
23.根据下图回答关于铁锈蚀实验的问题:
(1) 学生小华猜想: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反应的结果。
(2) 要验证小华的猜想,请在上图的设计基础上,完成实验设计(在上图中完成,并对所添物质作简要说明)。
(3)铁锈的成分很复杂,主要是 (写化学式),铁锈具有__________的结构。
(4)在生活中,我了解的防止钢铁生锈的方法有:家庭中炒过菜的铁锅 ,汽车的外上 。
24.某校课外活动小组探究用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如下图:
(1)写出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 ____。
(2)有下列实验步骤:①加热;②通入一氧化碳; ③停止加热;④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直至玻璃管冷却。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排列上述步骤__________(填序号)。
(3)实验结束后可观察到玻璃管中的现象________。
(4)使用酒精灯的目的是 _______,熄灭酒精灯的时机是_____________。
(5)如何检验玻璃管中得到的生成物是铁?( 简述操作、现象与结论) ______。
(6)工业上用来炼铁的设备是 ,从高炉上排出的废气叫高炉废气,请推测高炉废气的主要成份为___________。
25.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铜锌合金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实验:
①称取a g样品放入烧杯,滴入足量稀盐酸。
②取一张质量为b g的滤纸,制作并安装好过滤器。
③待①中反应充分后,过滤。
④取沉淀连同滤纸放在干燥器中干燥后,称量,质量为c g。
回答下列问题:(1)称量样品时,应把样品放在托盘天平的________盘里。
(2)如何判断①中反应已进行充分 __________。
(3)过滤中发现滤液出现浑浊,应如何处理 _______。
(4)整个实验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________、玻璃棒、干燥器等。
(5)通过上述实验测得的铜的质量分数是(用a、b、c表示)_____________。
(6)老师指出,③、④之间缺少一个步骤,使得实验结果偏大。该步骤是_______。
26.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为研究某公共场所铁制护栏锈蚀的程度,将12.8g已生锈的铁片,放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测得产生的气体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假设铁片除有Fe2O3外,不含其他杂质)。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 所用稀盐酸中氯化氢所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 计算该铁片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答案
 1-20 DCDCC DBACB DBBAB ACDAA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