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
——如何提高高考选择题正确率
高考选择题题量与分值;
分析:题量少,分值高,风险大。
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得选择题者得天下”。
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
——如何提高选择题正确率
一、题干分析(对材料全面、正确解读)
按材料呈现可分为两大类:
文字材料类型选择题
图表漫画类型选择题
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
——如何提高选择题正确率
(一)文字材料类型选择题
【题型特征】
一般是依托课本主干知识或重要历史现象,运用文字材料叙述历史现象或历史解释,题干或选项中引入所学以外的史实,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据所学知识加以分析判断,最后分析历史现象或者得出历史解释的题目。这类题目具有情境新、结论新的特点。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以“能力立意”“素养立意”为主,注重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关注社会,以史为鉴。
注意:可尝试浓缩材料找题目主旨(文字越多,干扰越多)
【解题技法】
1.找:时空范围表述,结合该时空的时代背景和阶段特征与题干建立联系。
1.提:提炼主旨和关键信息(注意材料当中的关联词汇,如表示转折、假设、递进、并列、因果关系的词汇)
3.问:看题目的设问方式,联系所学和材料信息进行关联思考
(2018·全国Ⅰ卷文综)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解题思路:
1、找时空范围:《墨子》可得知该题反映的事战国时期,联系材料和所学,与战国时期思想文化建立联系。
2、提炼主旨,浓缩材料:《墨子》有关于数学、物理、机械方面记载。
注意关联词,有…还有…
3、设问方式:此事反映,要求将该史料结合历史所学做出合理历史解释
(2018·全国Ⅰ卷文综)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 “包装”成野蛮和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外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解题思路:
1、找时空范围:甲午战争时期,联系材料和所学,与清政府对外关系方面建立联系。
2、提炼主旨,浓缩材料:日本大肆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对此清政府无动于衷,注意关联词“却”。
3、问题指向:此事反映,要求将该史料结合历史所学做出合理历史解释
(2018·全国Ⅰ卷文综)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 “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解题思路:
1、找时空范围:五四运动后,联系材料和所学,与五四运动后思想方面建立联系。
2、提炼主旨,浓缩材料:五四运动后,关于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的争论,出现了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路线,注意关联词,有人…有人…
3、问题指向:争论结果,结合所学做出合理的历史判断。
解题思路:
1、找时空范围:两汉时期,联系材料和所学,与汉朝政治制度建立联系。
2、提炼主旨,浓缩材料:皇帝封外戚为侯,年幼时,也用他们来辅政。
3、设问方式:这种现象的背景,要求将该史料结合历史所学做出合理历史判断。
( 2016·全国Ⅰ卷文综)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2018·全国Ⅰ卷文综)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解题思路:
1、找时空范围:英国 工业革命
2、提炼主旨,浓缩材料:关于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认识多种多样。注意关联词有…还有…
3、问题指向:史学研究方法。
(二)图表漫画类型选择题
【题型特征】
(1)近几年高考大量将地图、历史照片、图片或漫画等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历史图片的处理能力及依托图片信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阐释能力。这类试题不仅提供了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试题意境,使试题呈现图文并茂的效果,而且也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和直观印象,为命题和能力考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反映了文综试题命题改革的方向。
(2)历史表格类材料选择题主要以数字表格、各种柱状图及坐标曲线等为载体,借助于具体数字信息,通过变量分析,考查学生解读图表信息、把握历史发展趋势与特征及灵活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表格的材料处理能力及灵活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
(3)图片、漫画类选择题多以历史文物、人物、漫画等图片为依托,综合考查学生判读图片、提取信息和阐释历史的能力。该类试题具有新颖直观、内涵丰富、信息含量大、形象理解与抽象思维巧妙地结合等特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图片历史信息、判断分析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4)地图类选择题是题干中把历史地图作为重要的命题材料,并依据历史地图提供的主体信息而设计的一种题型。由于历史地图展示了过去人们的活动空间、进程和特征,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故具有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读图获取历史信息,形成历史多层次、全方位的联系的能力。它主要包括战争形势图、布局图、疆域图、交通路线图、经济分布图等。
【解题技法】
1.找:时空范围,结合该时空的时代背景和阶段特征与题干建立联系。
1.提:审图片、图表、漫画反映历史事物的现象、特征和实质,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提炼出关键信息。
3.问:看题目的设问方式,联系所学和材料信息进行关联思考
(2018·全国Ⅰ卷文综)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解题思路:
1、找时空范围:明朝,联系材料和所学,与明朝思想文化,外交方面建立联系。
2、提炼主旨和关键信息:图中反映为长颈鹿,但从文字材料来看,君臣认为是祥瑞“麒麟”。
3、问题指向:表明,追求深层次内涵方面
( 2018文综Ⅲ卷)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解题思路:
1、找时空范围:战国时期,联系材料和所学,铁器与战国时期经济建立联系。
2、提炼关键信息:铁器实物的地理分布集中于黄河流域,在新疆一带也有发现。
3、设问方式:据此可知,要求将该史料结合历史所学做出合理历史解释。
(2018·全国Ⅰ卷文综)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解题思路:
1、找时空范围:唐“安史之乱”后,联系材料和所学,与安史之乱后唐朝藩镇割据现象建立联系。
2、提炼关键信息:唐代的藩镇除了河朔型擅自任免官员、拥兵自立外,其他类型的藩镇均由中央任免,并且驻兵防止分裂和异族进犯。
3、设问方式:由此可知,要求将该史料结合历史所学做出合理历史解释。
(2018·全国Ⅰ卷文综)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解题思路:
1、找时空范围:1945-1975年间,联系材料和所学,与20世纪中叶世界政治形势建立联系。
2、提炼关键信息:图中数据变化说明联合国成员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数量剧增,认真观察图中变化可知,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非洲,亚洲国家数量增多。
3、设问方式:此表表明,要求将该史料结合历史所学做出合理历史解释。
(2018·全国Ⅰ卷文综)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解题思路:
1、找时空范围:1953年。
2、提炼关键信息:由材料信息“1953年”“资源勘探”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此时正是“一五计划”轰轰烈烈进行之时
3、设问方式:反映当时我国,要求将该图片结合历史所学做出合理历史解释。
二、选项分析
(一)概念: 就是根据题干创设的情景设置可供选择的答案。通常为唯一选择题。
(二)了解历史选择题设置陷阱的主要方式:时空错位、程度过当、以偏概全(孤证不立)、偷换概念、无中生有、逻辑混乱 、本末倒置、史实错误。
(1)时空错位:故意设置与题干时间、地点不相符的表述。
(2)程度失当:故意设置添枝加叶、夸大其词的干扰项。
(3)以偏概全(孤证不立):故意用局部代替全部、用个体代替整体、用一个事实来证明普遍的道理。
(4)偷换概念:故意设置偷换主题、移花接木的干扰项。
(5)无中生有:故意设置题干材料无从体现或者无法根据材料推理出来的干扰项。
(6)逻辑混乱:故意设置因果关系颠倒或与题干设问没有因果关系的干扰项。
(7)本末倒置:故意以表象或假象来代替根本的东西。
(8)史实错误:故意设置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表述作为干扰项。
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
——如何提高选择题正确率
二、选项分析
(一)概念: 就是根据题干创设的情景设置可供选择的答案。通常为唯一选择题。
(二)了解历史选择题设置陷阱的主要方式:时空错位、程度过当、以偏概全(孤证不立)、偷换概念、无中生有、逻辑混乱 、本末倒置、史实错误。
【解题技法】
1、拆:拆分选项结构:一般为若干名词+动词+程度结构。
2、析:先从整体上分析备选项是否符合所审题目的时空特征、是否符合题干主旨,是否违背基本历史史实和规律。
3、判:然后判断拆分后名词是否能与题目主旨建立联系,动词表述是否恰当且符合题意,程度是否过度。
注意:分析选项主要是运用所学知识淘汰错误选项,正确选项来源于现场。
(2018·全国Ⅰ卷文综)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选项分析:
1、拆:名词+动词+程度
2、析:《墨子》有关于数学、物理、机械方面记载。
3、判:A项名词“诸子百家”与史实有冲突,墨家科技是墨家独有的,没有吸收其他家的思想,属于史实错误。
B项名词“完整的思想体系”,属于史实错误,程度失当。
C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中的“圆”“直线”“正方形”“倍”等定义和农业有关,杠杆原理、机械制造等和手工业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领域总结的劳动成果,故C项正确
D项名词“贵族阶层”和墨家代表小生产者利益不相关,属于史实错误。
( 2018文综Ⅰ卷)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 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 。这反映出当时
A. 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 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 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 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
选项分析:
1、拆:名词+动词+程度
2、析:题目主旨为北宋前中期,四川密布着私营盐井,且有大量雇佣工匠,这说明四川地区的民营制盐业技术先进、生产关系进步。
3、判:A项名词“民营手工业”符合题目主旨,且动词恰当,程度适当,故选A
B项名词“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与题目主旨不相关,排除。
C项程度词“已经普及”属于程度过度,排除。
D项名词“盐业专卖制度”和题目主旨不相关,且程度过度,排除。
( 2018文综Ⅲ卷)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 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 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 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 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选项分析:
1、拆:名词+动词+程度
2、析:题目主旨为明中期,个人著作之风盛行,这说明书籍在人们的生活和日常交往中影响较大,体现了当时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3、判:A项名词“学术文化水平”不符合题目主旨,材料强调书籍影响力大,不能完全等同学术文化水平方面
B项名词“士人的地位”与题目主旨不相关,排除。
C项名词“经世致用”与题目主旨不相关,排除。
D项动词“崇尚”比较恰当,名词“文化氛围”和题目主旨相关,故选D。
(2018·全国Ⅰ卷文综)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 “包装”成野蛮和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外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 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 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 清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 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选项分析:
1、拆:名词+动词+程度
2、析:日本大肆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对此清政府无动于衷
3、判:A项动词“左右”属于程度失当。
B项动词“力图变更”名词“中国君主政体”属于偷换概念。
C项清政府对日本的舆论宣传让欧美舆论倒向日本,无动于衷,说明清政府不知道舆论宣传也是近代外交的一种形式,符合主旨,且动词恰当。
D项属于无中生有,无法从题目中解读出这一信息。
(2018·全国Ⅰ卷文综)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 “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A. 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 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 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 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选项分析:
1、拆:名词+动词+程度
2、析:五四运动后,关于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的争论,出现了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路线。设问为这场争论的结果
3、判:A项动词“确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 ,史实错误。
B项名词“欧美的社会制度”属于无中生有。
C项结合历史史实,争论有利于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传播。
D项动词“消除”并不恰当,五四运动后,在救亡图存方式上仍有分歧
(2018·全国Ⅰ卷文综)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 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 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选项分析:
1、拆:名词+动词+程度
2、析:关于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认识多种多样
3、判:A项程度词“只能”属于程度过当,历史研究没有唯一正确的观点,研究角度不同,观点也就不同
B项“研究视角拓宽”“趋于”“全面”符合题目主旨。
C项动词“缺少”不符合史实,这些视角正是基于对其他国家观察而来的。
D项程度词“比…可信”属于程度过当。
(2018·全国Ⅲ卷文综)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 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 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 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 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选项分析:
1、拆:名词+动词+程度
2、析:材料反映了京城及江南地区,书籍在人们的生活和交往中影响较大,反映出当时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3、判:A项名词“学术文化水平”和主旨不符,属于以偏概全
B项名词“士人的地位”,属于无中生有,材料并没有涉及士人地位。
C项名词“经世致用思想”属于无中生有,材料未涉及。
D项名词“文化”、“氛围”符合题目主旨,动词“崇尚”恰当且符合题意、程度词“浓厚”程度合适。
(2018·全国Ⅲ卷文综)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A. 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 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 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 D. 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选项分析:
1、拆:名词+动词+程度
2、析:铁器实物的地理分布反映出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性。
3、判:A项程度词“普遍”说法不正确,从图片材料中铁器分布的地区可知,仅在新疆和两河流域发现铁器,不能反映全国的铁器使用情况,属于以偏概全,孤证不立。
B项程度词“紧密”说法不正确,材料仅反映的是铁器实物的分布情况,并不能得出新疆和中原地区的关系紧密的结论。属于以偏概全。
C项程度词“相当普及”说法不正确,同样属于以偏概全。
(2018·全国Ⅰ卷文综)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 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 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 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 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选项分析:
1、拆:名词+动词+程度
2、析:图中反映为长颈鹿,但君臣认为是祥瑞“麒麟”。
3、判:A项名词“中国传统绘画”“新的类型”,属于史实错误。
B项动词“解读”,用中国传统文化解读,符合题意。
C项名词“海禁政策的解除”不符合史实,史实错误。
D项名词“传统观念更新”不符合题目主旨,逻辑混乱,材料体现的依然是“天朝上国观念”
(2018·全国Ⅰ卷文综)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 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 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 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 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2018·全国Ⅰ卷文综)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 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 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 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2018·全国Ⅰ卷文综)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A. 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 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 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 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三)、洞悉历史选择题正确选项的主要特点
针对误区:时空错位 程度过当 以偏概全(孤证不立) 偷换概念 无中生有 逻辑混乱 本末倒置 史实错误
正确选项的主要特点为:时空范围准确 程度适合 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对应最佳) 概念准确 逻辑合理 内涵全面 史实正确
历史选择题解题方法
——如何提高选择题正确率
三、特别强调:变化型选择题
(2018·全国Ⅰ卷文综)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2018·全国Ⅰ卷文综) 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
(2018·全国Ⅱ卷文综) 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20世纪(2018·全国Ⅱ卷文综) 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2018·全国Ⅲ卷文综) 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
(2018·全国Ⅲ卷文综)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表中数据变化说明
(2018·全国Ⅲ卷文综) 1929-1933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据此可知
变量当道
1、强烈的时间点意识
2、时空定位下的概念范畴
3、历史脉络的发展程度和变化
——重视大事年表
谢谢大家!
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