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食用菌
1、我们在采集蘑菇时应注意什么?
2、蘑菇的结构是怎样的?
3、蘑菇是怎样繁殖的?
4、在什么地方最易发现蘑菇的踪迹?
阅读课本10到11页,回答一下问题:
蘑菇属于可食用的真菌,它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健康的食物;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如:香菇可以提高心脏病人的免疫能力;金针菇可以促进孩子的大脑和骨骼发育等。
你吃过蘑菇吗?你能说出它们的种类吗?
香菇
金针菇
草菇
平菇
有的蘑菇有毒,采集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温馨提示:
不要用手直接接触。
采集时要用镊子将采集的蘑菇及时装入塑料袋中。
采集完后要及时洗手。
不要食用采集的蘑菇,以免中毒。
蘑菇的结构
腐生是生物体获得营养的一种方式。凡从动植物尸体或腐烂组织获取营养维持自身生活的生物叫“腐生生物”。大多数霉菌、细菌、酵母菌及少数高等植物都属“腐生生物”。
什么是腐生?
把成熟的蘑菇放在白纸上,轻轻敲一敲,你会有什么发现呢?
霉菌的孢子具有小、轻、干、多,以及形态色泽各异、休眠期长和抗逆性强等特点,每个个体所产生的孢子数,经常是成千上万的,有时竟达几百亿、几千亿甚至更多。这些特点有助于霉菌在自然界中随处散播和繁殖。对人类的实践来说,孢子的这些特点有利于接种、扩大培养、菌种选育、保藏和鉴定等工作,对人类的不利之处则是易于造成污染、霉变和易于传播动植物的霉菌病害。
真菌主要依靠产生形形色色的孢子进行繁殖。孢子有点像植物的种子,不过数量特别多,特别小。
真菌的繁殖
食用菌的生长环境
食用菌的生长繁殖都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温度适宜,其生命活动旺盛。超过或低于适温,其中活力减退或缓慢。
根据食用菌菌丝所需的最适温度,可把它们分为三大类:
1. 低温型:最适温度24℃~28℃,如朴菇、滑菇、松菇,最高温度30℃。
2. 中温型:最适温度24℃~30℃,最高温度32℃~34℃。如香菇、蘑菇、银耳、黑木耳。
3. 高温型:最适温度28℃~34℃,最高温度36℃。如草菇、茯苓。
因为食用菌是喜湿的生物,不论是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子实体形成都需要一定的水分和空气相对湿度,没有水分就没有生命。
食用菌在生长过程中与绿色植物不同,它没有叶绿素,不会进行光合作用,不需要直射光线。若有一定的散射光,对食用菌子实体的分化、发育却有很大影响。
经常保持食用菌生长场所空气新鲜、氧气充足,是食用 菌正常发育生长的重要条件。因为它系非绿色植物,不能利用二氧化碳。食用菌的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食用菌(真菌)的生长环境?
总结:
真菌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
各种各样的食用菌
双孢菇
可食用,味道鲜美,我国大批制做罐头行销国内外。该蘑菇蛋白质含量高达42%(干重),氨基酸的种类十分丰富,核苷酸和维生素也很丰富,有5'-腺苷酸、5'-鸟苷酸、5'-尿苷酸及维生素B1、B2叶酸和维生素D原等。 尚可药用及工业用。其中含多量酪氨酸酶,对降低血压十分有效。还可以制成肺炎辅助治疗剂——健肝片。有的国家还发现含有抗癌物质和抗细菌的广谱抗菌素。 近年来由于深层培养的研究成功,人们还可利用蘑菇菌丝体生产蛋白质、草酸和菌糖等物质。
又称洋蘑菇、
二孢蘑菇。
平菇味道鲜美,质地柔嫩、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平菇的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特别是粮食和豆类中通常缺乏的赖氨酸、甲硫胺酸在平菇中都很丰富。
平菇
可食用,味鲜,可人工栽培。可药用,预防和治疗肝脏系统疾病及胃肠道溃疡,可抗癌,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达81.1%,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80%。此菌可使树木木质形成黄白色腐朽,在树皮和木质部的间隙中出现根状菌索。
金针菇
香菇
香菇是我国传统的著名食有菌,在世界上最早人工驯化栽培。香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被视为“菇中之王”。
肉质洁白,柔软细嫩,清香可口,营养丰富,是著名的“山珍”,历来是筵席上的名贵菜肴。我国山珍海味的排列中,在上八珍里就列有猴头。
猴头——著名山珍
银耳
又称白木耳、银耳子。可食用和药用。传统认为银耳具有“补肾、润肺、生津、止咳”之功效,可以治疗肺热咳嗽、肺燥干咳、久咳喉痒,咳痰带血等疾病。
可食用,并能人工栽培。为棉麻、毛纺织工人的保健食用。可药用,性平,味甘,补血气,止血活血,有滋润,强壮,通便之功能,可用于治疗痔。对小白鼠肉瘤的180的抑制率42.5-70%,对艾氏癌抑制率80%。黑木耳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帮助排出纤维素物质,使这些有害纤维在体内难以 立足。这一类的食物可以帮助我们把体内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不给辐射物质留下丝毫立足空间。
木耳
又称黑木耳、耳子、黑菜(黑龙江)
灵芝有多种营养物质,除了含有多糖、多肽、三萜类,氨基酸、蛋白质、生物碱等,还含有钾、锗、铜、镁、铁、锌、钻、锰等微量元素、钙磷等常量元素。
灵芝
羊肚菌
又称羊肚菜、美味羊肚菌。
可食用,味道鲜美,是一种优良食用菌。可药用,益肠胃,化痰理气。含有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和缬氨酸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可利用发酵罐培养菌丝体。
有毒的菌种
生长在面包上的曲霉
电镜下的曲霉
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是已知100余种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的毒物之一,其中尤以黄曲霉毒素B1产量最高、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国内外均有因食用霉变食品引起人类中毒的报道。如1974年印度西部曾发生一次急性黄曲霉毒素中毒事件。居民吃了发霉(黄曲霉菌感染)的玉米后,有397人发生急性中毒肝炎,死亡106人。实验表明,长期摄入低浓度黄曲霉毒素或短期摄入高浓度后均可诱发肝癌。
毒蝇鹅膏菌
我国东北地区将此毒菌破碎后拌入饭中用来毒死苍蝇,甚至毒死老鼠及其它有害动物。
此蘑菇极毒。中毒症状主要以肝损害型为主,死亡率很高。
白毒鹅膏菌
怎样识别有毒蘑菇?
先看生长地带。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一看颜色。有毒蘑菇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采摘后易变色。 二看形状。无毒的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有毒的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杆上有菌轮,菌托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三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株,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四闻气味。无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异味,如辛辣、酸涩、恶腥等味。 还有是测试。在采摘野蘑菇时,可用葱在蘑菇盖上擦一下,如果葱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不变色则无毒。 煮试法。在煮野蘑菇时,放几根灯芯草,些许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灯芯草变成青绿色或紫绿色则有毒,变黄者无毒;大蒜或大米变色有毒,没变色仍保持本色则无毒。 化学鉴别法。取采集或买回的可疑蘑菇,将其汁液取出,用纸浸湿后,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盐酸或白醋,若纸变成红色或蓝色的则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