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声
现
象
声音
大象
公鸡
海燕
狼
蛐蛐
各种
SECTION 1
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3.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气球爆炸是什么在发声?
打水漂,噗通噗通
朗朗的读书声
4.固态、液态、气态的物质都可以发声
声源停止振动,声音就停止吗?
声音的传播
SECTION 2
传播条件与方式
PART 1
做个实验看一看:
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
Questions:在没有抽气时,如果老师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 能不能听见手机铃声?当老师尽量抽尽瓶中的空气后,再拨打手机,他听到的手机铃声的情况是怎样变化的?
实验证明:
1.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气体可以作为介质
液体可以作为介质
固体也可以作介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
如:交谈、听讲(气体介质)
钓鱼禁止大声说话(液体介质)
隔墙有耳、助听器(固体介质)
1.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
2.介质包括:_____介质、_____介质和
_____介质。
3._____不能传声。
一道小题在招手!
传播形式
4.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前传波,
又称声波
传播速度
PART 2
2.一般情况下:
>
>
V固
V液
V气
1.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软木特殊:
V液
>
V固
1)介质的种类——分子的距离
3.影响声音传播快慢的因素
2)介质的温度——分子运动的快慢
将耳朵贴在一根足够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可能会听到几个敲打的声音?试解释为什么?
一道小题在招手!
两次;分别有空气(气体)和铁管(固体)传声。
PART 3
2.本质:
声音的反射现象
3.回声测距
s=vt/2
回声
1.定义: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大的反射面(如建筑物的墙壁、大山里面等)在界面将发生反射,人们把能够与原声区分开的反射声波叫做回声。
是不是有声音产生,
我们就能听到回声呢?
4.人耳辨别回声的条件
1)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大于0.1s
2)发声体与障碍物的距离大于17m
Question:教室里能听到回声吗?
人和障碍物距离小于17m,原声和反射回的声音进行叠加,声音加强。
人耳听声
SECTION 3
1.人耳的构造
吃饼干时,自己听和别人听一样吗?
听自己的录音和自己的声音一样吗?
2.人耳感知声音的两种途径
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利用骨传导来听声音。
例如: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是用牙咬住木棒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
2.传导性耳聋(非神经性耳聋)
1.神经性耳聋
由于内耳及听觉神经损坏而引起的耳聋。神经性耳聋不易治愈 。
由于声音的传导发生了障碍(如鼓膜、听小骨损坏)而引起的耳聋。非神经性耳聋容易治疗,可以治愈。
3.两种耳聋
1)定义: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不同,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时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2)应用:确定方位、立体声
4.双耳效应
竞赛小达人
1.在汽车、摩托车发动机的排气管上附加消声器,目的是减弱
噪声.减弱噪声的位置在( )
A.排气管上 B.空气中
C.人耳处 D.发动机上
竞赛小达人
A
1.在人与山之间有一条铁路穿过,当一列火车刚好行驶在人
与山之间时拉响汽笛,人看见汽笛冒出的白烟1s后听到汽笛
声(忽略光传播的时间);又经过1.2s听到从山反射回来的
声音,则人与山相距________m.
2.坐在岸边的小明同学看到河对岸的修桥工地上有工人用手
匀速上下挥动铁锤,每隔1s敲打钢轨一次.当铁锤碰到钢轨
时,小明听到敲击声,而工人停止敲打以后,小明又听到了
两次敲击声.如果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则河的宽度
大约是( )
A.170m B.340m C.510m D.680m
544
D
3.我国自行研制的“神丹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后于2008年9月28日17时37分安全返回.在飞船飞行过程中,测控部门在国内外布设丁由13个地面测控站、测控船组成的庞大测控网,对它进行连续跟踪和测控.跟踪和测控利用了(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无线电波 D.X射线
4.一架喷气式飞机沿水平方向飞行的速度是声速的2倍,当听
到飞机在头顶上方的轰鸣声时,飞机飞到前方水平距离约
3.4km远处,该飞机的飞行高度约是______km
(V声=340m/s)
C
1.7
5.物理小组的同学想利用闪电和雷声的时间间隔计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以下是四位同学提出的不同方案,其中计算结果误差最小的应该是( )
A.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声速
B.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再乘以声速
C.由两位同学分别按选项A,B两种方法测量时间,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
D.由一位同学按照选项A的方法,多测几次对应不同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