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课件(28张)

文档属性

名称 3.2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课件(28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10 11:1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二 第三章 第二节
1.阐明地区产业结构的含义及作用。(重点)
2.理解产业结构的升级历程及掌握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重难点)
学习目标
1980年的深圳
2021年的深圳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快速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在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外贸出口、海洋运输、创意文化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我国极 具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城市之一。
思考:深圳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是哪些原因影响了深圳的产业结构升级转换
一、地区产业结构
1.含义
地区产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想一想:我国三次产业是如何划分的?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副
第二产业:工业(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等)
第三产业:服务业(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案例探究一 分析我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
由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的产业结构存在空间差异。
想一想 1. 结合所学知识和教材P49-50,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比较四大地区的差异。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北
地理位置
地形
气候
人口
资源
经济发展水平
东部沿海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部
平原、丘陵为主
平原、高原为主
高原、盆地为主
平原为主
北部温带季风气候、
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
西北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为高原高山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人口稠密
人口众多
人口稀疏
人口相对较少
贫乏
丰富
丰富
丰富

较高
较低
较高
想一想
2.根据表3.2,将现阶段中国四大地区的产业结构比例用饼状图表示出来。
想一想
3.比较现阶段中国四大地区产业结构的异同,并说明原因。
同:均是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小,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第三产业占比最大;
异:东部第一产业比重最小,第三产业比重最大;西部、东北的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主导产业中均是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
原因: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东部经济发展水平高,技术发达,人口稠密,第三产业发达,所占比重最高;西部地区人口稀少,农牧业所占比重大,工业发展落后,旅游资源丰富,因此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第一产业比重较高;传统工业出现衰落,面临转型发展,因此第二产业比重较低而第三产业比重较高。
正确理解地区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2.影响因素
资源禀赋
技术条件
分工深化
地区产业结构
不同类型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影响因素
水平较低
以第一产业为主
水平较高
以二三产业为主
反映
体现
受资源禀赋、技术条件、以及分工深化等因素的影响,体现了经济发展水平。
非州的加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
亚洲的新加坡——经济较发达,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
非洲农业
新加坡
案例探究二
读“深圳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说出20世纪80年代深圳产业结构特点。
2.分析20世纪80年代深圳发展第二产业的区位优势。
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第一产业次之,第二产业比重最小,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①毗邻港澳,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承接来自香港的产业转移;②沿海,海运交通便利;③国家政策支持;④侨乡多,吸引外资投资设厂;⑤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案例探究二
读“深圳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3.说出20世纪末深圳第二产业的变化特点。
第一产业为主转向第二产业为主;
案例探究二
读“深圳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4、描述2000年-2010年期间深圳产业结构变化特点
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转为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
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说明产业结构升级成功,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案例探究二
读“深圳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5、分析2000年-2010年期间深圳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
①失去政策和劳动力价格低比较优势;②政府积极引进人才,引导企业技术创新。
二、产业结构的升级
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产业结构不断变化升级的过程
1.主要表现:
①劳动力转移: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②国民经济重心变化: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进而转向第三产业。
③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作用
体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案例
3.工业内部产业结构升级的表现
①由以轻纺工业为主上升到以重化工业为主
②由以原材料为主上升到以加工组装为主
③由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上升到以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4.升级的原因
(1)比较优势的变化和政策的引导起重要作用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
政策
(2)从全球来看,技术创新是推动产业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
产生新兴
技术创新
次第
例:深圳、上海的转型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快速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在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外贸出口、海洋运输、创意文化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我国极 具城市经济竞争力的城市之一。
思考:深圳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是哪些原因影响了深圳的产业结构升级转换
提示: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为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服务业。
原因:比较优势的变化、政策、技术创新等。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
地区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的升级
概念
影响因素
资源禀赋
技术条件
分工深化
表现
原因
比较优势、政策引导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下图是我国1955~2050年产业结构及预测变化图。据此回答1~2题。
1.图示时期我国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  )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
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持续上升
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
D
下图是我国1955~2050年产业结构及预测变化图。据此回答1~2题。
2.下列关于产业结构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产业结构优化就是保持区域经济持续增长
B.产业结构优化必须在区域内进行产业转移
C.产业结构优化就是指产业结构升级
D.产业结构优化对保持区域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至关重要
D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
3.下列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从1980年到2005年的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很快,农业类型发生了很大变化
B.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且工业结构没有太大变化
C.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约40%,且以金融业为主
D.1990年前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较慢,1990年后各产业结构变化速度较快
A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和工业总产值增长图。
4.1990年以前该地区工业总产值低且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①矿产资源贫乏 ②外商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③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④工业比重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B
5.下列符合珠江三角洲地区2000年以后发生的现象是(  )
A.该地区就业机会大增,吸引大量民工涌入
B.城市化速度非常快,并出现了大量城乡交错分布的地区
C.工业发展迅速,环境污染进一步加重
D.劳动密集型工业仍然处于主导地位
B
浙江小商品生产曾经是推动当地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压力增大等困扰着小商品生产的发展。 2015 年浙江启动“特色小镇”建设,推动了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下图是杭州部分“特色小镇”分布示意图。
6.从杭州“特色小镇”发展中可以看到,这里产业发展的方向是(  )
A.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
B.新兴工业与第三产业
C.第一产业比重增加
D.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B
浙江小商品生产曾经是推动当地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压力增大等困扰着小商品生产的发展。 2015 年浙江启动“特色小镇”建设,推动了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下图是杭州部分“特色小镇”分布示意图。
7.该地产业升级的有利条件有(  )
①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②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③科技发达、交通便利
④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B
浙江小商品生产曾经是推动当地工业化、城市化的重要动力。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压力增大等困扰着小商品生产的发展。 2015 年浙江启动“特色小镇”建设,推动了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下图是杭州部分“特色小镇”分布示意图。
8.下列关于“特色小镇”建设对区域发展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促进区域内城镇的分工和合作 
②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 
③促进中心城市规模的扩大 
④改善乡村地区基础设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