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8 自由落体运动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课时分层作业8 自由落体运动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解析卷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6.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10 13:5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八) 自由落体运动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如图所示,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则(  )
A.质量大的下落得快
B.质量小的下落得快
C.两球下落的时间相同
D.两球下落的加速度不同
C [两小球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都为重力加速度g,因此两小球下落的快慢相同,选项A、B、D错误;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h=gt2可知t=,故两个物体同时落地,故C正确.]
2.秋日,树叶纷纷落下枝头,其中有一片梧桐叶从高为5 m的枝头自静止落至地面,所用时间可能是(g取10 m/s2)(  )
A 0.1 s      B.0.5 s
C.1 s D.3 s
D [若梧桐叶做自由落体运动,则时间t===1 s,梧桐叶受空气阻力的影响很大,落地时间一定大于1 s,选项D正确.]
3.(多选)伽利略曾经假设了两种匀变速运动:第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即经过相等的时间,速度的变化相等;第二种是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即经过相等的位移,速度的变化相等.那么,关于自由落体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经过相同的时间,速度的变化相等
B.经过相同的时间,速度的变化不等
C.经过相同的位移,速度的变化相等
D.经过相同的位移,速度的变化不等
AD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恒为g,由g=可知,经过相同的时间,速度的变化相等,A正确,B错误;由v2=2gx可知,Δx=(Δv)2,即经过相同的位移,速度变化的平方相等,但速度的变化不等,C错误,D正确.]
4.(多选)图中可以表示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是(  )
BC [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公式为v=gt,可知t=0时v=0,且v与t成正比,故A错误、B正确.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恒为g,故C正确.由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x=gt2可知,x与t2成正比关系,故D错误.]
5.甲物体比乙物体所受的重力大5倍,甲从H高处自由下落,乙从2H高处同时自由下落,在甲、乙落地前,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B.甲、乙各自下落1 m时它们的速度相同
C.两物体下落过程中的同一时刻,甲的速率一定比乙的速率大
D.在下落过程中两物体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B [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相等,故A错误;根据v=可知,下落1 m时,速度大小相等,故B正确;根据v=gt可知两物体下落过程中的同一时刻,甲的速率与乙的速率相等,故C错误;它两物体的运动情况相同,所以在下落过程中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不变,故D错误.]
6.(多选)甲、乙两物体分别从高10 m处和高20 m处同时由静止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落地速度是甲落地速度的倍
B.落地的时间甲是乙的2倍
C.下落1 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相同
D.甲、乙两物体在最后1 s内下落的高度相等
AC [根据v=可知,落地时乙的速度是甲落地速度的倍,故A正确;根据t=,落地的时间乙是甲的倍,故B错误;根据v=gt可知,下落1 s时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都为10 m/s,故C正确;甲乙两物体下落的时间不同,最后一秒的初速度不同,所以最后1 s下落的距离不相等,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14分)
7.一矿井深为125 m,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下落一个小球,当第11个小球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1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求:
(1)相邻两个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
(2)这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之间的距离.
[解析] (1)设第一个小球下落到井底用时为t,根据自由落体运动位移时间关系h=gt2,则得t== s=5 s
设相邻小球下落时间间隔为T,
由题意知t=10T,联立解得T=0.5 s.
(2)由以上计算可知,当第一个小球到达井底时第3个小球刚好下落t1=4 s,第5个小球下落的时间为t2=3 s,故ΔH=H3-H5=g(t-t)=×10×(42-32)m=35 m.
[答案] (1)0.5 s (2)35 m
一、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从某一高度相隔1 s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它在空中任一时刻(  )
A.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速度之差越来越大
B.甲、乙两球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C.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大,但甲、乙两球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D.甲、乙两球距离越来越小,甲、乙两球速度之差越来越小
C [根据Δx=g(t+1)2-gt2=gt+g知,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根据Δv=g(t+1)-gt=g知,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故C正确.]
2.(多选)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1∶2,甲、乙两物体所在的位置高度之比为2∶1,它们做自由落体运动,则(  )
A.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1
B.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1∶1
C.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2
D.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1
AD [根据自由落体的速度公式,末速度v2=2gh可以得出速度v=,高度之比为2∶1,所以落地速度之比为∶1,A项正确,B项错误;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都是重力加速度g,所以D项正确,C项错误.]
3.跳伞运动员以5 m/s的速度匀速下降,在距地面10 m处掉了一颗扣子,跳伞运动员比扣子晚着地的时间为(不计空气阻力对扣子的作用,g取10 m/s2)(  )
A.1 s B.2 s
C. s D.(2-)s
A [设扣子着陆的时间为t1,则h=v0t1+gt,代入数据解得t1=1 s.设跳伞运动员着陆时间为t2,则h=v0t2,解得:t2=2 s,而Δt=t2-t1=1 s.故A正确,B、C、D错误.]
4.(多选)一根轻质细线将2个薄铁垫片A、B连接起来,一同学用手固定B,此时A、B间距为3l,A距地面为l,如图所示.由静止释放A、B,不计空气阻力,且A、B落地后均不再弹起.从释放开始到A落地历时t1,A落地时的瞬时速率为v1,从A落地到B落在A上历时t2,B落在A上时的瞬时速率为v2,则(  )
A.t1>t2 B.t1=t2
C.v1∶v2=1∶2 D.v1∶v2=1∶3
BC [对垫片A,有l=gt,对垫片B,l+3l=g(t1+t2)2,则t1=t2,选项A错误,B正确;而v1=at1,v2=a(t1+t2),故v1∶v2=1∶2,选项C正确,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
5.(12分)甲物体从阳台由静止下落,已知甲在下落过程中最后2 s的位移是60 m.g取10 m/s2,试求:
(1)最后2 s的平均速度;
(2)阳台离地面的高度;
(3)若甲释放2 s后,乙也从阳台以某一竖直向下的初速度抛出,其加速度也为g,若甲、乙同时落地,则乙的初速度为多大?
[解析] (1)最后2 s的平均速度为== m/s=30 m/s.
(2)设运动的总时间为t,最后2 s内有gt2-g(t-2 s)2=60 m,解得t=4 s
所以总高度为
H=gt2=×10×42 m=80 m.
(3)甲释放2 s后,乙也从阳台释放,要甲、乙同时落地,则乙运动的时间为t′=2 s,乙做匀加速运动,则
v0·2 s+×10×22 m=80 m
解得v0=30 m/s.
[答案] (1)30 m/s (2)80 m (3)30 m/s
6.(14分)如图所示,某同学测出一棵苹果树树干部分的高度为1.6 m,一个苹果从树冠顶端的树梢上由于受到扰动而自由下落,该同学测出苹果经过树干所用的时间为0.2 s,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
(1)苹果树树冠部分的高度为多少?
(2)苹果落地时的速度为多大?
[解析] (1)设树冠部分的高度为h1,树干部分的高度为h2,苹果从树冠顶端下落到树干顶端时的速度为v0,则
h2=v0t+gt2
得:v0=7 m/s
又:v=2gh1,解得h1=2.45 m.
(2)设苹果落地的速度为v1,则
v1=v0+gt,解得v1=9 m/s.
[答案] (1)2.45 m (2)9 m/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