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10 18:2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概念
阅读教材,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从政治、经济、自然科学等方面思考)
19世纪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工业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开始的时间
具体表现
一、电的应用
的应用: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
    19世纪中后期(六七十年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征:
    电力、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应用
思考:为什么在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会发生如此巨大的科技革命呢?
工业革命
美国内战(巩固民主制度)
俄国农奴制改革(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日本明治维新(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
资产阶级的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和发展
经济的繁荣
科学理论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原因?
技术支持
政治前提
经济基础
电磁感应原理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的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和发展;
2.经济基础:欧美主要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且在殖民扩张中获得大量资金;
3.技术支持: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自然科学领域取得重大进步。
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原因?
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W.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依据下列材料,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
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并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
小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特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背景:19世纪,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步。
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自然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3.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短期内取得了跳跃式发展(德、日)。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后来,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早期电动机和发电机。
最显著成就: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法拉第
(1791-1865)
1831年10月28日,法拉第在一次会议上展示了他发明的圆盘发电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发电机。
电气时代奠基人
19世纪70年代,经过不断完善的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
1873年,比利时科学家格拉姆发明实用性电动机
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实用性发电机
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
美国科学家爱迪生
  说一说为什么爱迪生被誉为“发明大王”和“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
在电灯发明以前,人们主要用什么来照明?
1809年,英国化学家戴维曾以两千多组伏电池为电源,发明了在两根碳棒之间进行强电流放电的弧光灯,这是人类最早利用电照明的成功尝试。但戴维的弧光灯成本太高,光芒刺眼,寿命短,只能用于灯塔或公共场合的照明,不可能大规模推向民用。
后来,在几年时间里,爱迪生和他的助手们废寝忘食,试验过1600种耐热材料、6000种植物纤维,失败2000多次才找到合适的灯丝材料,他用棉线烧成碳丝,再将碳丝装进灯泡,小心地抽成真空,通上电流,造出世界上第一盏白炽电灯。
这些灯有什么不足?
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
1876年
贝尔获得发明电话专利
有轨电车
无轨电车
1871年
的英国伦敦电报总局
世界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为迅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世界各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标志:电力的广泛使用
思考:
电作为能源和蒸汽相比具有哪些优点?
污染小、能远距离输送、控制较方便、廉价、传递速度快、损失小等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一台煤气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1、内燃机的发明
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在这一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
地位: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
2000万吨
1870年
1900年
80万吨
世界石油产量
“石油”作为新能源开始广泛使用
作用:带来汽车制造业的革命,汽车价格大幅下降,汽车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
他的杰作是世界上第一种流水线作业的汽车产品-T型车。福特的T型车使汽车成为大众化商品。它创下了一个惊人的纪录,19年间总共生产销售了一千五百万辆。
乘坐T型车的福特和他的儿子
1913年,美国人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汽车大王—亨利 福特
  相关史事 1903年12月17日上午,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带着他们的飞机来到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一片沙滩上。威尔伯开始沿着铺设好的轨道推行飞机,飞机上的奥维尔紧紧抓住操纵杆。伴随着发动机的轰鸣声,螺旋桨开始旋转,飞机向前滑动,越来越快,最终冉冉升空,缓缓飞行了36米,然后徐徐降落,用时12秒。人类从此实现了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载人飞行。
飞机: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造出飞机。
冯如(1884~1912年),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制造师和飞行家。冯如传奇的一生,创造的“六个第一”,提出了航空战略理论,冯如被誉为“中国航空之父”。对中华民族航空事业和人民空军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冯如—““中国航空之父”
冯如在广州燕塘准备飞行表演
冯如──中国飞机制造先驱
交通运输领域的革命性变革有何影响?
(内燃机的发明有何影响?)
积极:
带动了相关新兴工业的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地球进一步“缩小”。
消极:
带来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一系列问题。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9世纪60-80年代,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成品更低、性能更好。
1867年,瑞典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无烟炸药。在军事、工程方面广泛应用
塑料制品
1869年,美国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诞生。
1884年,法国戛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电力成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2. 内燃机的发明是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个重大成就。
3. 化学工业的产生也是应用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材料一:19世纪最后30年间,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的经济有了飞速发展,世界工业总产量增长了两倍以上。1870~1913年,世界贸易增长了3倍多。
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材料二:1901年美国出现了第一个“10亿美元的公司”——美国钢铁公司。美、德等国的大钢铁厂雇佣工人一般多达数千人乃至万余人。
美孚石油公司拥有从采油、炼油到运输、销售的几乎所有石油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部门,它生产的石油一度占美国市场的90%以上,垄断了美国的石油和石油产品市场。
2.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被垄断组织控制的美国参议院
手工工场
工厂
垄断组织
资本主义的发展:
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对生产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化强国。
2.对生产关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3.对社会关系:资产阶级和工人群众的矛盾日趋尖锐。
4.对世界局势:使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列强矛盾激化,最终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5.世界殖民体系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或完全)形成。
启迪: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要学习科学家们的创新精神。
3.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本课内容回顾本课内容回顾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内 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不 同 点 发明者
发明基础
时 间
主要国家
重要标志
开始部门
工匠、技师
科学家、工程师
生产实践的总结
自然科学成果
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20世纪初
英国
主要美、德
多个国家同时进行
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
棉纺织
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电力
反思:在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第二次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世纪初)过程中,中国社会的状况如何?有何启示?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闭关锁国,爆发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工业革命:八国联军侵华,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加重
【新知梳理】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电气时代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
特点
第二次
工业革命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课堂小结
影响
1.“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这句话出自(   )
A.牛顿 B.爱因斯坦 C.爱迪生 D.比尔·盖茨
2. 19世纪80年代促使飞机和汽车研制成功的重要发明是(   )
A.蒸汽机的发明 B.发电机的发明
C.内燃机的发明 D.石油提炼法的发明
学史明智
C
C
3.在1895年,从英国伦敦到曼彻斯特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有(  )
① 火车 ② 汽车 ③ 轮船 ④ 飞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19世纪晚期,生活在美国的彼特可以用下列哪种方式与在欧洲的亲人联系(  )
A.无线电报 B.无线电话
C.网络   D.可视电话
A
A
5.请回答:
(1)举出两个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2)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哪些发明创造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举出一到两个例子来说明。
延伸探究
(1)爱迪生、西门子、卡尔·本茨、莱特兄弟等;
(2)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机器和新产品的创制、新交通运输工具的出现,以及远距离传递信息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明与应用等;
(3)如电灯泡、内燃机、汽车、飞机等。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