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坐井观天 教案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坐井观天 教案 (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1 20:1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二年级(上)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四单元 12《坐井观天》
难点名称 通过读好小鸟和青蛙对话,明确他们争论的问题,体会“坐井观天”的寓意。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分角色朗读和想象,引导感悟寓言故事内涵——站得高,看得全面。 2.通过延伸讨论,体验全面看问题的思维方式。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眼睛一闭一睁,一只手比出“OK”的手势,放在睁开的眼睛上面,描述看到的事物。双眼睁开,描述看到的事物。(引导学生切实体验两种不同的看事物方法以及结果,激发对本课的学习兴趣)3.带着好奇心,朗读课文(读出自己体会)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朗读全文,课文讲述了什么事呢?这篇课文主要说的是有一只(小鸟)口渴了想要(喝水),落在了井沿上,和井里的(青蛙)讨论(天有多大)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分角色扮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看青蛙跟小鸟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朗读提示: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了,落在井沿上。(黑板简单画出青蛙、小鸟的位置)青蛙看到小鸟,说了什么呢?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小鸟是怎么回答的呢?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儿水喝。”(1里=500米)听到小鸟的回答,青蛙什么反应呢?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同学们觉得,在青蛙眼里,天是怎么样的呢?小鸟又是怎么回答的呢?(激发同学们头脑风暴,自由想象)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听到小鸟的回答后,同学们觉得天有多大呢?青蛙又是如何认为的呢?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最后,小鸟是怎么回答的呢?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来看一看吧。”同学们,学习完坐井观天的故事,你们觉得青蛙跟小鸟谁是对的呢?小鸟是对的,因为它飞得很高,可以游历世界,他看到的天是最大的。为什么在青蛙眼里,天空只有井口般大小呢?因为青蛙在井里,被井壁挡住了视线,所以只能看到井口大小的天空。如果你是小鸟,你会怎么告诉青蛙,天空是无边无际的?(开放性回答,邻近2名同学作为一组进行讨论,然后将讨论结果分角色上台进行角色扮演发挥。)
课堂练习(难点巩固) 编第四次对话: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续编第四次对话,并分角色读一读。全班交流续编的对话。学习完坐井观天,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相似的情况。同学们思考一下,有哪些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站得更高,看的更多呢?坐在后排有时候会被挡到,站起来就可以完整地看到板书;在山下只能看到山下 的风景,爬上山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大人比我们高,就可以看到更多东西;看的书越多,知识量就会越多,不学习就像井底之蛙。... ...同学们都非常棒,坐井观天告诉我们要站得高,看得全面。同学们也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才不会成为井底之蛙哦!
小结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