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_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_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0-19 08:2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潘店镇中学 石志坚
学习目标
一、知识储备
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发动,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
二、能力培养
引导学生总结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和经济
建设的成就,培养学生辩证的分析历史问题和借鉴历史的能力。
三、情感体验:
通过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是描述,
使学生认识到,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
曲折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
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1956年底 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知识追溯
1.三大改造的内容是什么?
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
2.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及意义?
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主要任务
意义
背景
 中共
“八大”
世界:为适应世界经济与科技
   迅速发展趋势
国内: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面临着如何进行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
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要盾
主矛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求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
《人民日报》1958年元旦社论,提出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口号,
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总路线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由于中国刚刚从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如何评价?
 “大跃进”的主要表现为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2年
535万吨
9000万吨
3000万吨
大跃进时期的炼钢指标
1070万吨
工业:大炼钢铁
58年全国生产钢1108
万吨,只有800万吨合格
大跃进时期的宣传漫画
肥猪赛大象,
就是鼻子短,
全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
材料3:
大跃进时壁画
“一个萝卜重千斤,两头毛驴拉不动”
材料2:
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
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是越大越公越好,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盲目求快求纯
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鼓足干劲加油干
放开肚皮吃饱饭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
自然灾害
苏联背信弃义
三年经济困难
1959~1961
讨论:面对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我党是如何纠正的呢?
结论:因为经济出现严重困难,才客观上于1961年春全面调整了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经过努力,不久就取得明显成效。
对国情分析不够
缺乏建设经验
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原因:
教训:
类别 成 就
建设项目
工农业
钢铁
石油
电力
铁路
科技
500多个。
增长60%。
建成武钢、包钢。
建成大庆、胜利、大港。实现自给。
农村用电增长70倍。
兰新、包兰等。
第一颗原子弹;结晶牛胰岛素。
  在十年探索中,党的指导思想以及所制定的方针、政策等,虽然有过失误,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取得巨大成就。
三、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邓稼先
1991年2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江泽民为焦裕禄纪念馆题
词为人民服务。”
王进喜1963年跳入泥浆池
搅拌水泥、制服井喷的经
典照片
毛泽东1963年3月题词:
“向雷锋同志学习。”
两弹元勋邓嫁先;
铁人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是: ( )
A.中国人民共和国建立 B.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 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信息反馈
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 : ( )
A.1949年 B.1953年 C.1956年 D.1958年
C
C
3.标志中国结束了靠“洋油”时代的重大事件是:( )
A.第一个飞机制造厂建成 B.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C.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 D.大庆油田建成
信息反馈
D
讨论:
结合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我党取得的成绩和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谈谈在现阶段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应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拓展迁移
结论:在现阶段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中我应吸取的经验和教训是:在经济建设中更要尊重科学,遵循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发扬艰苦创业,报效祖国,勤俭节约,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拓展迁移
学习目标
一、知识储备
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发动,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等先进人物的卓越贡献。
二、能力培养
引导学生总结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失误的原因和经济
建设的成就,培养学生辩证的分析历史问题和借鉴历史的能力。
三、情感体验:
通过对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是描述,
使学生认识到,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
曲折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中华
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