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讲义】人教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4讲 基础测复习(第1~3单元、26、27课)(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培优讲义】人教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4讲 基础测复习(第1~3单元、26、27课)(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30 13:51:03

文档简介

京师教育精品小班学科辅导讲义
课程名称: 年 级: 八年级 辅导科目: 语文 课时数: 3
第14讲:基础测复习
教学目标
识记第一、二、三单元的字音字形;
掌握第26、27课的重点词句翻译及课文内容理解;
识记八下课后古诗十首。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记字音字形、课后古诗、25-26-27-30课
难点:第26、27课的重点词句翻译及课文内容理解
教学过程 
课堂回顾(第一二三单元字音字形)
绯红( ) 标致( ) 不逊( ) 诘责( ) 油光可鉴( )
抑扬顿挫( ) 深恶痛疾( ) 瞥见( ) 管束( ) 钥匙( )
文绉绉( ) 幽默( ) 凄惨( ) 奥秘( ) 黝黑( )
滞留( ) 愚钝( ) 器宇( ) 禁锢( ) 酒肆( ) 轩昂( )
侏儒( ) 尴尬( ) 犀利( ) 藏污纳垢( ) 郁郁寡欢( )
粗制滥造( ) 正襟危坐( ) 颔首低眉( ) 诚惶诚恐( ) 生疏( )
无可置疑( ) 黯然失色( ) 广袤无垠( ) 万象更新( )
孤苦伶仃( ) 家徒四壁( ) 浑浑噩噩( ) 褪尽( ) 升腾( )
凛冽( ) 脂粉奁( ) 睥睨( ) 污秽( ) 迸射( ) 虐待( )
稽首( ) 姮娥( ) 胆怯( ) 翡翠( ) 蜿蜒( ) 执拗( )
馈赠( ) 真谛( ) 璀璨( ) 酷肖( ) 海誓山盟( )
长吁短叹( ) 千山万壑( ) 盛气凌人( ) 咫尺( ) 蓬蒿( )
狼藉( ) 相形见绌( ) 精巧绝伦( ) 美味佳肴( ) 萧瑟( )
和煦( ) 干涸( ) 媲美( ) 挑衅( ) 缄默( ) 狩猎( )
凋零( ) 牟取( ) 哂笑( ) 黑咕隆咚( ) 颤颤巍巍( )
莫衷一是( ) 慷慨大方( ) 一视同仁( )
知识点一·26课《小石潭记》
阅读《小石潭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下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2分)
A.潭中鱼可百许头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B.全石以为底 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D.皆若空游无所依 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2.下面哪一个句子中的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 )(2分)
A.日光下彻
B.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D.尉果笞广(《陈涉世家》)
阅读第一段,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用。(2分)
.
在节选的语段中,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小石潭“水尤清洌”的特点?请结合有关语句作简要说明。(2分)
.
【答案】1.D 2.C
3.①表明作者被悦耳水声吸引,产生一探究竟的愿望,突出其内心之“乐”;②表明小石潭无路可通、人迹罕至,侧面写出其环境幽僻的特点。
4.写小石潭“全石以为底”,说明水清澈见底;写鱼在水中的情景,如“皆若空游无所依”等让人感觉不到水的存在,说明了水的清澈透明。
随堂小测:
【甲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念(思念、想念)无与为乐者     水尤清冽(凉)
B.凄神(感到心情凄凉)寒骨      乃记之而去(离开)    
C.相与(互相)步于中庭        悄怆(忧伤的样子)幽邃      
D.但少闲(清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盖(盖子)竹柏影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潭中鱼可百许头       高可二黍许
B.如鸣珮环,心乐之      辍耕之垄上
C.全石以为底         以其境过清
D.乃记之而去         学而不思则罔
3.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的微妙心境,语言朴素而含有深长的意味。
B.柳宗元贬官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写下了乙文。
C.乙文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移步换景,抓住了小石潭的清幽、冷寂的特点来写的。
D.以上甲乙两篇文章都是作者被贬官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因此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完全相同的。
4.把下面两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⑵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答案】
1.B (A中“念”应理解为“考虑、想到”;C中“相与”应理解为“共同、一起”;D中的“盖”应理解为“原来是、大概是”。)
2.A(A的两个“可”都是“大约”之意;B的“之”分别是代词和动词;C的“以”分别是“用”和“因为”;D的“而”分别表示顺接和转折。)
3.D(D项中甲文表达的是乐观豁达,乙文则表达悲凉凄苦的思想感情。)
4.(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重点词语为:斗、蛇、明灭)(2)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遮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知识点二·27课《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选段)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每词1分,共3分)
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
⑵届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庙堂:
⑶先天下之忧而忧 先: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⑵微斯人,吾谁与归?
.
3.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课文《岳阳搂记》选自范仲淹的《范文正公集》。
B.文段“进”指的是“居庙堂之高”,“退”指的是“处江湖之远”。
C.作者在文段中虽未谈及自己,但隐含着他与滕子京都不属于“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一类的人。
D.范仲淹在友人重修岳阳楼之际,作此文借以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答案】1.⑴曾经 ⑵朝庭 ⑶在……之前
2.⑴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3分,其中“以”“物”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通畅1分)
⑵(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3分,其中“微”“谁与”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通畅1分)
3.C(正确的表述是:都属于“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一类的人。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二(一)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8~10题(8分)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忱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⑴薄: ⑵求 :
9.(2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
(2分)“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指什么内容?
.
【答案】8.(2分)⑴薄:迫近 ⑵求:探求
9.(4分)⑴(2分)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在(在水中)畅游。或: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
10.(2分)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三(一)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7—11题。(12分)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若/夫/淫雨霏霏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D.然/则/何时而/乐耶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前人之述备矣/众妙毕备 B.南极潇湘/初极狭
C.薄暮冥冥/不宜妄自菲薄 D.则有去国怀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9.同“不以物喜”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大易小,甚善 B.可以一战
C.全石以为底 D.扶苏以数谏帮,上使外将兵
10.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⑵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
11.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②③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传达出两种人的览物之情。
B.第④段是修全篇的中心,在这段中,作者拟出一问一答,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点明全篇主旨。
C.“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是慰勉藤子京,也体现了作者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D.选文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句式骈散相谐,行文富于变化。
【答案】7.A(2分) 8.D(2分) 9.D(2分)
10.⑴这就是岳阳楼的宏伟景象。(2分)
⑵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2分)
11.A(2分)

【山东省青岛市】二(一)课内文言文阅读(7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
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斗折蛇行”中的“蛇”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
B.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岳阳楼记》
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翁亭记》
D.群臣吏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
②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答案】6.C(2分)
7.①大约 ②逆流而上(共2分,每小题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有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
8.①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②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即使乘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也不认为快)。(共3分,每小题1.5分,大意正确即可得相应的分,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
随堂小测:
岳阳楼记(节选)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⑴薄暮冥冥(   )
⑵长烟一空(   )
⑶把酒临风(   )
⑷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2.与“不以物喜”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以丛草为林(《童趣》) B.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C.悉以咨之(《出师表》) D.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范仲淹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什么情怀,(2分)
.
【答案】15.⑴迫近 ⑵全 ⑶持、执 ⑷探求 (评分标准:共4分,每小题1分)
16.B (评分标准:共3分)
18.范仲淹借“古仁人之心”来表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远大抱负。(评分标准:共2分,写出一点即可,如答“不计得分”“忧国忧民”等也对)
知识点三·八下课后古诗运用
1、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是: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是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同窗好友将随父去西藏就读,请选择古诗名句赠别留念,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友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极度忧愁的诗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5、在所学的诗文中,反映作者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的句子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6、《赠从弟》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语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7、《登幽州台歌》中写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之间,孤寂悲凉之情油然而生的语句是: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8、《宣州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既表现作者诗兴高远,感情豪壮,又表达诗人对美好的理想的追求的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表现诗人绵绵无尽愁情的语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作者怀才不遇、意欲归隐的语句是: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四)课后作业:
【5月24日完成】
1、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杜牧的《赤壁》:作者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苏轼《水调歌头》中阐释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中表现作者乐观旷达、与亲人共勉的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诗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也是本文的主旨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5、《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中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6、《过零丁洋》中的千古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酬天乐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一诗中,包含诗人无限心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诗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8、《赤壁》中既是名句又是联想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9、《过零丁洋》中,概括地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概括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表示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人身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水调歌头》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愿望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 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写出词人内心矛盾的句子是: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11、《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中,暗示潼关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文中写人驻远望、感慨横生的句子是:望西都,意踌躇 ;曲中的主旨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高中★初中★小学 专业课外辅导
3 / 12京师教育精品小班学科辅导讲义
课程名称: 年 级: 八年级 辅导科目: 语文 课时数: 3
第14讲:基础测复习
教学目标
识记第一、二、三单元的字音字形;
掌握第26、27课的重点词句翻译及课文内容理解;
识记八下课后古诗十首。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记字音字形、课后古诗、25-26-27-30课
难点:第26、27课的重点词句翻译及课文内容理解
教学过程 
课堂回顾(第一二三单元字音字形)
绯红( ) 标致( ) 不逊( ) 诘责( ) 油光可鉴( )
抑扬顿挫( ) 深恶痛疾( ) 瞥见( ) 管束( ) 钥匙( )
文绉绉( ) 幽默( ) 凄惨( ) 奥秘( ) 黝黑( )
滞留( ) 愚钝( ) 器宇( ) 禁锢( ) 酒肆( ) 轩昂( )
侏儒( ) 尴尬( ) 犀利( ) 藏污纳垢( ) 郁郁寡欢( )
粗制滥造( ) 正襟危坐( ) 颔首低眉( ) 诚惶诚恐( ) 生疏( )
无可置疑( ) 黯然失色( ) 广袤无垠( ) 万象更新( )
孤苦伶仃( ) 家徒四壁( ) 浑浑噩噩( ) 褪尽( ) 升腾( )
凛冽( ) 脂粉奁( ) 睥睨( ) 污秽( ) 迸射( ) 虐待( )
稽首( ) 姮娥( ) 胆怯( ) 翡翠( ) 蜿蜒( ) 执拗( )
馈赠( ) 真谛( ) 璀璨( ) 酷肖( ) 海誓山盟( )
长吁短叹( ) 千山万壑( ) 盛气凌人( ) 咫尺( ) 蓬蒿( )
狼藉( ) 相形见绌( ) 精巧绝伦( ) 美味佳肴( ) 萧瑟( )
和煦( ) 干涸( ) 媲美( ) 挑衅( ) 缄默( ) 狩猎( )
凋零( ) 牟取( ) 哂笑( ) 黑咕隆咚( ) 颤颤巍巍( )
莫衷一是( ) 慷慨大方( ) 一视同仁( )
知识点一·26课《小石潭记》
阅读《小石潭记》中的两段文字,完成下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2分)
A.潭中鱼可百许头 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B.全石以为底 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D.皆若空游无所依 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2.下面哪一个句子中的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 )(2分)
A.日光下彻
B.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D.尉果笞广(《陈涉世家》)
阅读第一段,说说“伐竹取道”对表现人物心理和小石潭特点的作用。(2分)
.
在节选的语段中,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小石潭“水尤清洌”的特点?请结合有关语句作简要说明。(2分)
.
随堂小测:
【甲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念(思念、想念)无与为乐者     水尤清冽(凉)
B.凄神(感到心情凄凉)寒骨      乃记之而去(离开)    
C.相与(互相)步于中庭        悄怆(忧伤的样子)幽邃      
D.但少闲(清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盖(盖子)竹柏影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潭中鱼可百许头       高可二黍许
B.如鸣珮环,心乐之      辍耕之垄上
C.全石以为底         以其境过清
D.乃记之而去         学而不思则罔
3.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的微妙心境,语言朴素而含有深长的意味。
B.柳宗元贬官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写下了乙文。
C.乙文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移步换景,抓住了小石潭的清幽、冷寂的特点来写的。
D.以上甲乙两篇文章都是作者被贬官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因此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完全相同的。
4.把下面两个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⑵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
知识点二·27课《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选段)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每词1分,共3分)
⑴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
⑵届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庙堂:
⑶先天下之忧而忧 先: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⑵微斯人,吾谁与归?
.
3.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课文《岳阳搂记》选自范仲淹的《范文正公集》。
B.文段“进”指的是“居庙堂之高”,“退”指的是“处江湖之远”。
C.作者在文段中虽未谈及自己,但隐含着他与滕子京都不属于“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一类的人。
D.范仲淹在友人重修岳阳楼之际,作此文借以表达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二(一)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8~10题(8分)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忱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⑴薄: ⑵求 :
9.(2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
(2分)“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异”指什么内容?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三(一)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7—11题。(12分)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若/夫/淫雨霏霏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D.然/则/何时而/乐耶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前人之述备矣/众妙毕备 B.南极潇湘/初极狭
C.薄暮冥冥/不宜妄自菲薄 D.则有去国怀乡/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9.同“不以物喜”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大易小,甚善 B.可以一战
C.全石以为底 D.扶苏以数谏帮,上使外将兵
10.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⑵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
11.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②③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传达出两种人的览物之情。
B.第④段是修全篇的中心,在这段中,作者拟出一问一答,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点明全篇主旨。
C.“微斯人,吾谁与归?”既是慰勉藤子京,也体现了作者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D.选文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将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句式骈散相谐,行文富于变化。

【山东省青岛市】二(一)课内文言文阅读(7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
6.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斗折蛇行”中的“蛇”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狼》
B.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岳阳楼记》
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翁亭记》
D.群臣吏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
②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随堂小测:
岳阳楼记(节选)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⑴薄暮冥冥(   )
⑵长烟一空(   )
⑶把酒临风(   )
⑷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2.与“不以物喜”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以丛草为林(《童趣》) B.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C.悉以咨之(《出师表》) D.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范仲淹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什么情怀,(2分)
.
知识点三·八下课后古诗运用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是:
。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是: 。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是: 。
同窗好友将随父去西藏就读,请选择古诗名句赠别留念,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友谊:

3、《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极度忧愁的诗句是:
。(李白)
5、在所学的诗文中,反映作者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的句子: 。
6、《赠从弟》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语句: !
7、 《登幽州台歌》中写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之间,孤寂悲凉之情油然而生的语句是:

《宣州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既表现作者诗兴高远,感情豪壮,又表达诗人对美好的理想的追求的是: 。表现诗人绵绵无尽愁情的语句: 。作者怀才不遇、意欲归隐的语句是: 

(四)课后作业:
【5月24日完成】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

杜牧的《赤壁》:作者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是: 。
苏轼《水调歌头》中阐释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的是: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诗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 ;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也是本文的主旨句)是:

《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忠心不改、大义凛然、舍生取义的句子是:

6、《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中以动写静的句子是: 。
7、《过零丁洋》中的千古名句是: 。
8、《酬天乐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一诗中,包含诗人无限心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 。诗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 。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 。
9、《赤壁》中既是名句又是联想的诗句是: 。
10、《过零丁洋》中,概括地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是: 。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 。概括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 ;表示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
11、《水调歌头》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愿望的句子是: ;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 ;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 指: 。;写出词人内心矛盾的句子是: 。
12、《山坡羊 潼关怀古》(张养浩)中,暗示潼关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
;文中写人驻远望、感慨横生的句子是:

高中★初中★小学 专业课外辅导
3 / 1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