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一、单选题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诗句表明中华民族历来具有( )
A.勤劳勇敢的精神 B.耕读情怀 C.艰苦奋斗的精神 D.家国情怀
2.汉宣帝诏云:“其令郡国举孝弟(悌)有行义闻于乡里者各一人。”前者如“冯唐以孝著,为郎中署长”。这说明了汉代察举制
A.有利于激发官民的责任感 B.重视乡论与德行的考察
C.存在地方独揽选官的现象 D.孝廉成为选官唯一标准
3.汉朝以前,端午节俗主题为祈福裱灾。南北朝时期,荆楚地区已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泪罗日”的活动。唐代,竞渡成为规模盛大的祈福和娱乐活动,唐诗有“大夫沉楚水,千祀国人哀……标随绿云动,船逆清波来”。据此可知
A.龙舟竞渡源于汉代纪念屈原的活动
B.唐代社会有推崇竞争与力量的风尚
C.荆楚文化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
D.端午节俗演变丰富了传统文化内涵
4.明清时期,我国出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进而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的思想家是
A.黄宗羲 B.李贽 C.顾炎武 D.王夫之
5.《论语·八佾》记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文中“八佾”指供周天予使用的宫廷舞乐队规模,而季氏世代为鲁国卿。孔子言论相关的思想主张是
A.有教无类 B.仁者爱人 C.克已复礼 D.中庸之道
6.在北京通州发现的千余座古墓中,79%是战国至汉代的。在胡各庄村发掘了62座战国晚期至西汉瓮棺葬,排列有序,组合多样。在后北营村出土的骨质算筹多达26支,是古人计数的工具;还出土了一种南方人用得居多的布币。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
①瓮棺葬在东北亚地区的传播路线
②战国至汉代的早期数学计算工具
③当时南方与北方文化交流的状况
④京杭运河开通后通州的城市特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汉代董仲舒融合阴阳家、法家和黄老之学创立了新的儒学思想体系;唐代鼓励佛、道、儒“三教”自由辩论;明朝开明士大夫积极引进西学,为中国科技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以上史实说明,中国
A.古代传统主流思想的创新性 B.传统文化兼收并畜的包容性
C.文化发展深受西学东渐影响 D.文化发展延绵不绝的连续性
8.《东亚世界的形成》中讲道:“东亚世界是以中国文明的发生和发展为基础而形成的,随着中国文明的开发,在那里形成以中国文明为核心而自我完成的文化圈。”材料中的“中国文明为核心的文化圈”主要指的是( )
A.君主专制 B.和而不同 C.天人合一 D.儒家学派
9.孔子是无神论者,他曾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董仲舒结合阴阳家学说创造性的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这一变化反映了
A.董仲舒的学说背离儒家思想 B.儒学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
C.儒学适应社会发展做出调整 D.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所认可
10.杨向奎先生在《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中指出:“没有周公就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没有儒家,中国传统的文明就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作者旨在说明
A.周公是中国传统文明的集大成者 B.中国文明具有一脉相承的发展特征
C.中国传统文明的核心内容不断变化 D.礼乐文明是三代文化漫长演进的产物
11.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有精深独到的见解,他说:“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甚至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也正是在于这种伟大的思想。”这种思想主要是指
A.儒家的和谐思想 B.儒家的德治思想 C.法家的法治思想 D.道家的无为思想
12.孔子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孟子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孔孟思想反映了
A.重建贵贱有序社会的理想 B.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诉求
C.儒家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D.治国理政的不同路径选择
13.明清之际的思想家讨论问题是在肯定“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尊无二上”的合理性的前提下进行的,故有学者指出,中国“政治学说所讨论的重点不是政体,而是治道”。这反映了明清之际的思想家
A.提出建立民主政治 B.未摆脱时代的局限
C.主张天人合一 D.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14.唐太宗认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股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这反映了唐太宗
A.以民为本的国家治理思想 B.君主应该接纳臣民的谏议
C.认为君主是国家治理根本 D.充分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15.春秋末期的老子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战国时期,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这代表了先秦
A.对自然界已有朴素的科学认识 B.封建迷信思想逐渐泛滥成灾
C.重视严密逻辑推理的唯物史观 D.沉迷于思辨的主观唯心主义
16.斯塔夫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儒家首先是一个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实用性的道德体系。”这主要是指儒家思想
A.强调“德治”和“民贵君轻” B.强调礼仪和社会责任
C.强调“仁”和“仁政” D.强调“有教无类”和“温故知新”
17.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和孟子倾向于以“礼仁”为核心建立一个同西周王朝类似的等级秩序井然的国家,而荀子则倾向于以“礼法”为基础建立一个以封建君主为首的中央集权制的新型国家。这说明先秦儒学
A.强调回复周礼 B.成为主流思想
C.蕴含统一思想 D.主张中央集权
18.《汉书 艺文志》称:“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这一观点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学术文化异常混乱 B.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C.“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D.思想文化趋向统一
19.五四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打击和批判。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成了主流社会思潮,并将传统文化的复兴推向高潮。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日趋理性 B.继承传统文化的诉求
C.政府企图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 D.提升民族自信心的需要
20.“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主要说明( )
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
21.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中指出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据此指出唐宋之际儒学走向“精微”的原因
A.迎合统治者大一统中央集权的需要 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道思想挑战
C.加强人的道德修养的需要 D.儒学系统化、哲学化的结果
22.王夫之在评论北魏孝文帝时说:有王者起,斟酌腹里边方、山泽肥瘠、民人众寡、风俗淳顽,因其故俗之便,使民自陈之,公卿、有司不能搬用“周礼之制”,不可以一切之法治之也。王夫之认为治理国家应当
A.以德治国,教化民众 B.限制君权,通经致用
C.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D.立足生产,整顿吏治
23.“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可见,圣人促使天下大治是因为他们
A.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B.宣扬儒家伦理道德
C.强调理为万物之本 D.倡导建立和谐社会
24.五代时的冯道,先后在5个政权中为12位君主服务,屡屡位居宰相。各种政论和史书均指责冯道不忠,而李贽不这么看,以冯道为吏隐(意思:虽为官,但犹如隐者)。这表明李贽的思想
A.符合道家处世原则 B.否定传统伦理标准
C.深刻影响当时社会 D.挑战了孔子的权威
25.美国学者大卫·查普曼在解读了中国古代钻木取火、大禹治水、恳公移山、夸父追日和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后说:“中国人听着这样的神话故事长大,传承这样的文化遗传基因……这是他们屹立至今的原因”。查普曼意在强调
A.很多神话故事在历史上往往是难于考证 B.道家思想有其历史渊源
C.中华文明改造自然勇于抗争的不屈意志 D.中国文化特有的延续性
26.周学熙的华新纱厂以“互助合作”的“华新精神”立厂,郭乐、郭泉的永安集团践行“同号相连,同舟共济”的“永安精神”。蔡声白的美亚织绸厂始终坚持“和衷共济”的“美亚精神”。这些近代企业塑造的精神
A.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B.消除了企业间壁垒
C.凸显强烈的国家意识 D.提高了企业的地位
27.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社会现实,儒家从历史文献的经验中去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道家从“天”和“自然”的规律中去探寻社会和人生的规律;法家从政治法律层面去分析解决时代的课题。由此可以推断
A.各派对传统文化都继承与创新 B.社会的发展需要文化转型
C.各派都试图解决国家治理问题 D.各派都注重文化重建工作
28.先秦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是以“仁者爱人”为精髓而依次展开并递进的三句人文主义思想:“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夫孝,德之本也”,即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这说明先秦儒家是
A.以家庭伦理为主的孝亲文化 B.以服务君主为主的政治文化
C.血缘宗法和法家思想整合交融 D.儒释道“三位一体"的综合文化
29.西汉的《淮南子》记载“塞翁失马”的故事,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这个哲理最符合哪个思想家的观点( )
A.孔子 B.老子 C.荀子 D.韩非子
30.在孔子以前,“君子”专指贵族男子。而孔子却为它赋予了新的意义,比如忠诚、守信、仁慈、坚定等。这表明孔子的思想
A.具有阶级色彩 B.追求标新立异
C.蕴含立德意识 D.体现有教无类
31.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表明岳飞( )
A.认为人应该树立起自己的尊严 B.强调人应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C.深受“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D.对程朱所倡修身养性非常推崇
32.董仲舒《春秋繁露》载:“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对此段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体现了儒学的民本思想 B.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伦观念
C.强调了孔孟儒学的“仁爱”思想 D.体现了道家“无为”的治国理念
33.明清时期,家训文化异常繁荣,甚至商贾之家都有家训。明太祖颁布《教民六谕》作为家训的指导原则;清朝稍加修改,要求乡约每月宣讲。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程朱理学影响广泛 B.传统信仰趋于崩溃
C.西方文化传入冲击 D.宗法制度逐渐强化
34.在敦煌遗书中发现了多种唐朝时期流行的佛经题材的变文(讲唱的话本)有目连变文(讲述佛教弟子目连救母出地狱)伍子胥变文、舜子至孝变文、西征记变文(叙说唐朝时事)这些变文语言通俗,故事曲折,和尚在讲唱时、说唱并用。这反映了唐代
A.佛教思想开始本土化 B.实现了对边疆有效治理
C.儒释思想融合的趋势 D.传统社会结构发生异变
35.朱熹编《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编《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都做了道德规定。这说明朱熹
A.重视理学的普及化和通俗化 B.将儿童天性置于天理之上
C.教诲后生弟子从小回复良知 D.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灭私欲
36.如图为位于广州的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编磬,其形制属于春秋以来中原常见的曲折型石磬,这反映了
A.华夏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B.岭南文化的优越性和包容性
C.南方经济得到初步开发 D.文化重心随着经济重心南移
37.《周易》是儒家经典之一。根据甲骨文研究结果,《周易》乾卦的卦辞“元享利贞”中的“贞”字就是“占卜”的“占”,此卦为大吉大利的好卦,春秋以后“元享利贞”被阐释为“仁义礼信”四德。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儒家义理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 B.《周易》年代久远导致认知偏差
C.借助于传统文化宣扬儒家思想 D.“贞”字内涵的演化受时代影响
38.贾谊在《新书·道德说》中,以玉为比喻,解释了德有六理(即六德),而六德体现于六经。这说明六经
A.扩大了三纲五常的内涵 B.体现了工匠精神的传承
C.蕴含了性本善的伦理观 D.承载了社会教化的功能
39.“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句话出自下列哪位思想家之口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老子
40.虽孔子提出“祖述尧舜,宪章(效法)文武”,但其学说具有多面性,所以儒家学派总能迎合整个封建时代各个时期的统治阶级的需要,从孔子学说中演绎出各种应时的儒家学说来。这表明
A.孔子维护严格的等级秩序 B.儒学具有与时俱进的内涵
C.儒家提倡和谐的人际关系 D.行政组织思想要以人为本
二、材料分析题
41.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材料三
宣圣谕。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是恶人。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明《虎墩崔氏族谱·族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 治主张。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
(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
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颜真卿“少勤学业,有词藻,尤工书”。唐玄宗时登进士甲科,历官侍御史等职,因为人刚直,不附权臣杨国忠,出为平原太守。安史之乱爆发,其以平原一郡独撑河北危局良久。后任刑部尚书,“军国大事,知无不言”,“累进封鲁郡公”。藩镇李希烈反,颜真卿前往安抚,面对叛军“不能屈节,当自烧”的威胁,愤然赴火。后被叛军杀害,终年77岁。朝廷赠司徒,谥“文忠”。颜真卿“立朝正色,刚而有礼,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天下不以姓名称,而独曰鲁公”。史书称赞他“富于学,守其正,全其节,是文之杰也”。
唐人重书法,“工书”者甚众,颜真卿“善正、草书,笔力遒婉”,尤为后人所推崇。欧阳修得其所书残碑,赞曰:“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虽其残缺不忍弃之。”
——据《旧唐书》等
(1)根据材料,概括颜真卿的个人品德。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真卿书法为后世推崇的原因。
4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主流意识形态的目标取向和主要内容;21世纪以来……“构建和谐社会”是这一时期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可见,致力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目标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
材料二
近代以来文化的变迁……反映在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推行“三民主义”,民主、科学观念的普及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文化价值观念的变迁中。总体来看,近代意识形态的显著特征是以革命为中心,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革命文化,特别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材料三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学兴起到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宋明理学、明清时期“经世致用”的新儒学的历史文化变迁中,最终形成了“以儒为宗”的中国古代意识形态。……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发生了内生性的演变,但却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续性,如崇尚和谐、爱好和平、天人合一、与人为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和连续的。
——以上材料均摘自王永贵《文化自信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创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改革开放以来主流意识形态变迁与时代发展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思想发展以革命意识形态为特征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社会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这个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性是惊人的,但它与变革性却并不对立。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历史中较早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考古资料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本土文化源于远古时代。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又不是毫无关联的,它对许多外来文化又有着很强的吸纳和融会贯通性。
——摘编自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这些诗句都反映出忠诚爱国、忠心为民的思想,表明中华民族自战国至晚晴历来具有家国情怀,故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勤劳勇敢的精神”、“耕读精神”及“艰苦奋斗的精神”,故A、B、C项错误。
2.B
【详解】
根据材料“举孝弟(悌)有行义闻于乡里者各一人”可知,汉代察举制既看重孝悌品行,又重视乡里的舆论和评价,故选B;材料未涉及到官员的责任感,故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地方存在独揽选官的现象,故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孝廉的人、乡里好评的人各举一人,可见孝廉并不是察举制的唯一标准,故排除D。
3.D
【详解】
材料“南北朝时期,荆楚地区已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的活动”“唐代,竞渡成为规模盛大的祈福和娱乐活动”体现的是端午节俗演变丰富了传统文化内涵,D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龙舟竞渡起源于南北朝,A排除;B与材料无关,排除;汉以后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C排除。故选D。
4.A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思想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故选A;李贽是明朝末年思想家,提出“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排除B;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排除C;王夫之是唯物主义思想家,不符合题意,排除D。
【点睛】
5.C
【详解】
根据“‘八佾’指供周天予使用的宫廷舞乐队规模,而季氏世代为鲁国卿”可知,季氏破坏了礼乐制度,孔子批驳这种破坏礼乐制度的行为,主张克已复礼,故选C;有教无类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不符合题意,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仁者爱人、中庸之道,排除BD。
【点睛】
6.A
【详解】
根据材料“在北京通州发现的千余座古墓中,79%是战国至汉代的。在胡各庄村发掘了62座战国晚期至西汉瓮棺葬,排列有序,组合多样。”可得出该发现主要是在中国北京地区,因此可作为瓮棺葬研究的材料内容,故①正确。根据材料“在后北营村出土的骨质算筹多达26支,是古人计数的工具;还出土了一种南方人用得居多的布币。”可得出该发现与数学计算有关,因此可用于战国至汉代的早期数学计算工具的研究。同时材料中还涉及到货币,因此可推断出与经济交流有关,故可以作为当时南方与北方文化交流的状况的研究材料。因此②③正确。材料强调“千余座古墓中,79%是战国至汉代的”,而京杭大运河始于春秋末期,经隋朝和元朝两次扩展后完工,两者时间不吻合,故④不能选;用排除法,所有包含④的都排除,所以答案选A,排除BCD项。
7.B
【详解】
材料“唐代鼓励佛、道、儒‘三教’自由辩论”“明朝开明士大夫积极引进西学”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B项正确;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材料并非单纯的强调儒家思想的发展,排除A项;C项仅是材料的一方面,排除;材料与文化发展的连续性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8.D
【详解】
东亚文化圈的形成是在汉代,东亚文化圈的基本要素为汉字、儒学、中国式律令制度与农工技艺、中国化佛教等。汉代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所以材料中的“中国文明为核心的文化圈”主要指的儒家学派,不是君主专制,D项正确,A项错误;和而不同、天人合一与材料无关,排除BC项。故选D项。
9.C
【详解】
据材料“孔子是无神论者,他曾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可知,孔子不讲怪异、暴力、混乱、鬼神,这表明孔子是无神论者。而材料“董仲舒结合阴阳家学说创造性的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并结合所学可知,董仲舒在继承先秦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了道家、法家、阴阳家学说创造性的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其目的是神化皇权,加强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一,C正确;据上分析,A违背史实;据所学可知,董仲舒的新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B错误;据所学可知,孔子作为圣人的地位就是此时确立,D违背史实。
10.B
【详解】
“没有周公就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可知,体现了周公制礼作乐对儒家的影响,“没有儒家,中国传统的文明就可能是另一种精神状态”体现了儒家对周礼的传承与发展,说明中国文明有一脉相承的发展特征,B正确;题干并未强调周公在古代历史上的地位,而且周公更主要的是开创而非“集大成”,排除A;题干强调的是礼乐文明的传承,并未体现出核心内容的变化,排除C;D并未凸显出儒家对礼乐文明的传承发展,排除。
11.A
【详解】
根据材料“贵和”“善解能容”“和而不同”可知,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儒家的和谐思想,故A正确;儒家的德治,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材料内容没有这一内容的反映,故B错误;法家的法治是以严刑峻法来维护君主的统治,与材料内容无关,故C错误;道家无为是一种消极的处世态度和哲学思想,与材料内容不符,故D错误。
12.C
【详解】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这都体现了儒家治国理念中的民本思想,C正确;民贵君轻思想与“贵贱有序”不符,排除A;孔子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排除B;孔孟思想的治国理政思路是一致的,排除D。
13.B
【详解】
由材料关键信息“肯定‘天无二日,无二王,尊无二上的合理性’”可知,明清之际思想家仍承认君主统治;再由材料“政治学说所讨论的重点不是政体,而是治道”可知,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并非要推翻现有政权,他们并不否定君主专制制度,这反映了他们的思想受时代的限制,故选B项;A项中的“民主政治”的表述错误,故排除;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14.A
【详解】
根据材料“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股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可知,唐太宗看到了人民对于国家及其统治者的重要性,这反映了他以民为本的国家治理思想,A项正确;材料所述为国、君、民三者间的关系,强调了民的重要性,需要关注民生,以民为本,并没有说到君主接纳臣民的谏议,B项错误;材料强调了以民为本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而不是君主,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D项错误。
15.A
【详解】
老子追求“追求天人合一”,阴阳家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表明先秦对自然界已有朴素的科学认识,故选A;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严密逻辑推理”,排除C;材料反映出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排除D。
【点睛】
16.B
【详解】
依据材料可知,斯塔夫里阿诺斯强调的是儒学的社会实用功能,它主要从个人、家庭、政府、教育和文化等方面强调信义和社会责任,即在维护社会安定秩序方面主张个人不能逾越礼制和要有社会担当,B正确;“仁政”、“德治”和“民贵君轻”都是儒家思想在政治上的表现,不是实用性的道德体系,A、C选项错误;“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体现,不是实用性的道德体系,排除D。
17.C
【详解】
孔孟的“礼仁”目标是建立“一个同西周王朝类似的等级秩序井然的国家”,荀子试图通过“礼法”建立一个“以封建君主为首的中央集权制的新型国家”,二者都立足于建立统一的、秩序稳定的国家,蕴含统一思想,C项正确;强调恢复周礼是孔孟的政治主张,不是整个先秦儒学的共性,A项错误;在先秦儒学没有成为主流,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B项错误;主张中央集权是荀子的主张,不是先秦儒学的共性,D项错误。
18.C
【详解】
根据材料“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可知,材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故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百家争鸣的局面,而不是学术文化混乱,也不是思想文化趋向统一,故排除A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社会矛盾激化的问题,故B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
19.D
【详解】
20世纪30年代面对日益紧张的国际形势,为建设国家、增强抵抗外敌入侵的信心,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成为当时的主流社会思潮。故选D;对传统文化应当辩证看待,材料信息没有反映,不能说明日趋理性,排除A;继承传统文化的诉求是现象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政府主导这一趋势,排除C。
20.C
【详解】
根据材料“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可知,字母文字不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而统一的文字却可以对其起到促进作用,故C选项正确;由材料可知,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小国家的原因之一,A选项“主要原因”的表述明显与材料不符,故A选项错误;文字的艺术性材料并未提及,故排除BD选项。
21.B
【详解】
根据“唐宋之际儒学走向‘精微’”的原因即理学产生的原因,依据“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结合所学可知,其产生的重要原因是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道思想挑战,故选B;A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D是理学的特点,不是原因,排除。
【点睛】
22.C
【详解】
根据“因其故俗之便,使民自陈之,公卿、有司不能搬用‘周礼之制’,不可以一切之法治之也”可知,王夫之主张因地制宜,不能照搬旧法,要实事求是,故选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以德治国”“整顿吏治”的信息,排除AD;材料信息与限制君权无关,排除B。
【点睛】
23.B
【详解】
由材料中的“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中的慈、孝、仁、敬等词语可以分析出圣人促使天下大治是因为他们遵循儒家伦理道德,故B正确;维护封建等级秩序不是材料中宣扬思想的主要目的,A错误;强调理为万物之本是理学家宣传的思想,C错误;倡导建立和谐社会不符合材料的主旨,D错误。
24.B
【详解】
材料反映了李贽与传统理学忠君价值观的不同和冲突,故选B;材料内容反映了李贽不受传统观念束缚,无法看出道家处世原则,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这一思想产生的影响,故排除C;材料不能体现李贽挑战了孔子的权威,排除D。
25.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钻木取火、大禹治水、恳公移山、夸父追日和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反映的是中华民族改造自然的抗争精神,这一精神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
26.A
【详解】
据材料可知,近代民族工业的企业文化都体现了“和”、“合”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A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民族特色不能完全消除企业间壁垒,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民族特色,未涉及国家意识和企业地位,C、D排除。
27.C
【详解】
材料“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探寻社会和人生的规律”“分析解决时代的课题”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法家都试图解决社会治理问题,故选C;A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注重文化重建工作”,排除D。
【点睛】
28.A
【详解】
根据“以人为本”“德者本也”“夫孝,德之本也”可以看出,先秦时期的儒学,强调家庭伦理,强调孝道文化,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服务君主,排除B;材料体现的是儒家,而不是法家,排除C;当时中国没有佛教,排除D。
29.B
【详解】
“塞翁失马”的故事蕴含着辩证的思想,而诸子百家中老子的思想含有朴素的辩证法,B项正确;孔子、荀子、韩非子的思想没有涉及辩证法,A、C、D错误。
30.C
【详解】
“忠诚、守信、仁慈、坚定”等都是高尚道德的表现,孔子把这些意义赋予“君子”,说明孔子的思想着蕴含立德意识,故选C;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B是对材料信息的错误解读,排除;材料信息与教育无关,排除D。
【点睛】
31.B
【详解】
材料“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可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故B正确;从材料“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表达了积极进取的思想,与树立自己的尊严无关,故A错误;明清之际思想家提出“经世致用”,岳飞《满江红》是宋代的,故C错误;岳飞生卒早于朱熹,岳飞去世时,朱熹才12岁,所以不可能对朱熹有推崇,故D错误。
32.B
【详解】
《春秋繁露》中天地君臣,阴阳夫妇,春夏父子这种对应关系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人伦观念,B正确;题干中未体现民本思想,排除A;“仁爱”思想强调的是统治者的施政原则,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C;“无为”主张顺应自然,不要过的干预社会发展,这与题无关,排除D。
33.A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程朱理学是明清时期的官方哲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身的修养,重视家风家训建设,这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巩固统治。所以明清时期,家训文化异常繁荣,上至皇帝,下到商贾之家都有家训,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重视家训,未体现传统信仰趋于崩溃,故B项错误;材料与“西方文化传入冲击”无关,故C项错误;宗法制度早已瓦解,且材料与宗法制无关,故D项错误。
34.C
【详解】
材料中佛经题材的变文,记述了儒家思想的相关内容,体现了当时儒佛思想融合交流的趋势,故C项正确;佛教思想开始本土化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反映唐政府实现了对边疆的有效治理,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反映传统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异变,故D项错误。
【点睛】
35.A
【详解】
朱熹编写青少年和儿童读物,从小培养儿童和青少年的纲常意识、求理精神,说明他重视理学的普及化和通俗化,故选A;朱熹是将儿童天性置于天理之下,排除B;C项“回复良知”是王阳明的主张,排除;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36.A
【详解】
中原常见的曲折型石磐在西汉时期的南越王墓中也有发现,说明中原文化传播到了广州地区,体现了华夏文化的传承和交流,而非岭南文化的优越性,故选A,排除B;南越王墓中出土的编磐属于礼器,不能说明南方经济得到初步开发,排除C;西汉时期经济重心尚未开始南移,排除D。
37.C
【详解】
春秋以后“元享利贞”被阐释为“仁义礼信”四德,结合所学可知此种阐释意在借助传统文化宣扬儒家思想,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儒家义理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A项错误;B项说法本身错误,B项错误;春秋以后“元享利贞”被阐释为“仁义礼信”四德是为阐释意在借助传统文化宣扬儒家思想,而不是”贞“在内涵的时代变化,D项错误。
38.D
【详解】
材料“以玉为比喻……六德体现于六经”,说明儒家以玉喻德,而德又体现于儒家经典,反映了儒家经典的教化作用,D正确;六经是孔子编订的儒家经典,而三纲五常是汉代董仲舒才提出来的,A错误;工匠精神指的是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材料强调的是儒家对人的社会教化,不是玉器制作过程中表现得职业道德、职业能力,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人性论,C错误。
39.C
【详解】
根据材料“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可知,该思想家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属于法家的思想,韩非子是法家代表人物,故选C项;孔子是儒家代表,主张建立西周礼乐制度,A项错误;孟子是儒家代表,主张君舟民水的民本思想,B项错误;老子是道家代表,主张无为而治,D项错误。
40.B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祖述尧舜,宪章(效法)文武”“总能迎合整个封建时代各个时期的统治阶级的需要”可知,随着社会的变迁,儒家文化自身也在不断地充实和发展,这表明儒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内涵,故B项正确;孔子维护礼制,但材料没有体现这一信息,排除A项;CD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41.(1)根本:孝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仁政。
(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
(3)态度:崇尚儒家伦理。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
(4)积极作用:维系家庭家族和睦;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传承民族道德,影响思想文化发展。
【详解】
第(1)问的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孝悌……仁之本”作答;第二小问为基础知识再现题,可根据设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2)问可根据材料二中的信息“一家和睦”“同宗相处”作答。第(3)问的“态度”可根据材料三中的信息“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做人的道理”作答;“做法”可根据材料三中的信息“宣圣谕”“一族长幼……悉心向善”作答。第(4)问为基础知识再现题,可根据设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42.(1)勤奋好学,有学识;不附权势;坦诚直言;不畏强暴;忠义守节
(2)“颜体”气势雄浑;注重书法规范,便于后人学习;书法与个人修养的统一;个人品德提升其作品的价值。
【详解】
第(1)问,由材料信息“少勤学业,有词藻,尤工书”“为人刚直,不附权臣杨国忠”“安史之乱爆发,其以平原一郡独撑河北危局良久”“军国大事,知无不言”“愤然赴火”等信息概括得出勤奋好学、不附权势、坦诚直言、不畏强暴、忠义守节等。
第(2)问,由材料信息“欧阳修得其所书残碑,赞曰:‘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虽其残缺不忍弃之’”可以得知书法与个人修养统一、个人品德提升作品价值等;由所学知识可知“颜体”气势雄浑、注重法度规范等。
【考点定位】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中国古代历史人物 颜真卿
点睛:本题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原因类试题是新课标高考的主流题型,其考查的是考生的发散性思维,要尽量的多角度考虑问题。“原因”一般考虑要从政治、经济、思想等层面入手,或者分为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乃至主观和客观。本题“书法受到推崇的原因”要从书法本身、书写者本身以及时代背景等角度分析。
43.(1)关系:改革开放初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体现在意识形态上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主要目标,体现在意识形态上是“构建和谐社会”;
中共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生活、实现科学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主要目标,体现在意识形态上是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答其中两点,得4分)
(2)意义: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觉醒;提高了民族自信心;增强了中国与世界先进文化的联系;推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斗争的发展和走向胜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特征:以儒学为中心;具有不同的时代内涵;体现出中华文明的继承性与创新性。
原因:儒家思想的伦理性;儒家思想的开放性;农业社会的稳定性;政治体制的专制性;中华文明的延续性。
【详解】
(1)关系:根据材料,将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分为三个阶段,即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生产力水平较低,因此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体现在意识形态上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主要目标,体现在意识形态上是“构建和谐社会”;中共十八大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生活、实现科学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主要目标,体现在意识形态上是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
(2)意义:近代思想发展是以革命为意识形态的,这是基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这种革命意识形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觉醒;有利于提高民族自信心;有利于将世界先进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增强了中国与世界先进文化的联系;唤醒中国国民的民族意识,推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斗争的发展和走向胜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特征:根据材料,古代中国思想的变化始终没有脱离儒家思想,以儒学为中心;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进行改革,具有不同的时代内涵;“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其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发生了内生性的演变,但却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续性”体现出中华文明的继承性与创新性。
原因:根据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特征,可以推断出其形成的原因是:儒家思想本身的伦理性及优越性;儒家思想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革新,说明了儒家思想的开放性;儒家思想能够延续与发展,根本原因是农业社会的稳定性;在政治上由于政治体制的专制性;中华文明的延续性
44.示例一:
观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呈现连续性与变革性的统一。
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仁政、民本、忧患意识、以德教化等基本思想,并不断与时俱进,发展创新。如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提出了仁的理念,孟子发展为仁政的政治构想;董仲舒则进充实为仁义礼智信五常理论;宋明理学完成了思辨化和哲学化。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发展创新。
示例二:
观点: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独立性和融通性结合的特征。
阐述: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国人创造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如独特的汉字与语音体系,独一无二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等。同时,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又具有很强的融通性,如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实现中国化,明末传教士来华带来天文、历算等方面的知识。传统文化通过触合外来文化,促进了自身发展。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是植根于本土文化主体性基础上不断融合创新的产物。
【详解】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解答时,首先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如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呈现连续性与变革性的统一”、“ 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独立性和融通性结合的特征”等观点;然后结合所学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对提炼出的观点进行有理有据的阐述说明,最后进行总结提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