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采薇》课件(35张PPT)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文档属性

名称 4.2《采薇》课件(35张PPT)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11 07:36: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采薇
解 题
《采薇》选自《诗经》中的“小雅”,是宫廷乐歌。“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它是一种正统音乐。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飨,以歌功颂德为主;多为贵族所作,表现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薇”即野豌豆。
薇,现在又称野豌豆苗
程子:“伯夷、叔齐逊国而逃,谏伐而饿,终无怨悔,夫子以为贤。”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采薇歌》
采 薇 采 薇 ,薇 亦 作 止 。
曰 归 曰 归 ,岁 亦 莫 止 。
靡 室 靡 家 , 玁 狁 之 故。
不 遑 启 居 , 玁 狁 之 故 。
语气词
语气词
同暮

闲暇
文本知识把握
第一章
薇菜冒出地面
我国古代北方少数名族
跪 坐
造字本义:名词,蓄养生猪的稳定居所。
造字本义:名词,夫妻的卧房,即正屋。


启——跪 居——坐
跪坐为商周礼教文化内容
忧心如焚
我 戍 未 定 , 靡 使 归 聘 !
采 薇 采 薇 ,薇 亦 柔 止 。
刚长出来的薇菜柔嫩的样子
曰 归 曰 归 ,心 亦 忧 止 。
忧 心 烈 烈 ,载 饥 载 渴 。

第二章
指使,委托
忧 心 孔 疚 ,我 行 不 来 !
采 薇 采 薇 ,薇 亦 刚 止 。
曰 归 曰 归 ,岁 亦 阳 止 。
王 事 靡 盬g ,不 遑 启 处。
硬,指薇菜的茎叶变老了。
阴历十月
休止

痛苦,特指因自己的过失而造成的内心痛苦。
回家
第三章
征役
因服兵役、劳役或公务而外出跋涉。
造字本义:动词,驻足家中,坐几休息。

征役
因服兵役、劳役或公务而出外跋涉。
疚:忧苦,特指因自己过失而造成的心内痛苦
彼 尔 维 何 维 常 之 华 。
彼 路 斯 何 君 子 之 车 。
戎 车 既 驾 ,四 牡 业 业 。
岂 敢 定 居 一 月 三 捷 !
指使代词,那
通薾,花盛开的样子
语气词
高大的战车
同棠棣
将军
战车
语气词
驾车
公马;母叫牝pìn
高大雄壮样
第四章

怎么能够
多次打胜仗
郁李
驾 彼 四 牡 ,四 牡騤騤Kuí 。
君 子 所 依 ,小 人 所腓féi 。
四 牡 翼 翼 ,象弭m 鱼 服 。
岂 不 日 戒 ,玁 狁 孔 棘!
马强壮样
靠立
遮蔽
行列整齐动作熟练的样子
鲨鱼皮做的箭袋
象骨饰弓

第五章
副词,甚,很
主将之车,主将居中,御者居左。
七十五人 , 称为一乘 。
军队的编制以战车为基础 , 实施进攻的战斗队形也以战车为核心。
春秋各国兵力的多少 、强弱以战车来衡量
甲首
车左
昔 我 往 矣 ,杨 柳 依 依 。
当初出征
今 我 来 思 ,雨yù 雪 霏 霏 。
行 道 迟 迟 ,载 渴 载 饥 。
我 心 伤 悲 ,莫 知 我 哀 !
语助词无义
纷纷
动词,下雪
缓慢
第六章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结构梳理
第4-5章,描写戍边生活,直接写战争。
第6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第1-3章,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和军旅生活的劳苦。
内容探究
1、《采薇》前三章用了什么手法 有何作用
重章叠句、比兴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时间
薇菜
心情





忧心烈烈
忧心孔疚
通过重章叠句,强调主题、加深情感:表现时间的流逝,“我”焦虑、痛苦的心情逐渐加重。并形成回环往复的音乐美。
(1)曰归曰归,岁亦莫止——流露出怨嗟之情。
(2)心亦忧止。忧心烈烈——感情波澜更大,痛苦更为强烈。
(3)忧心孔疚,我行不来——虽说为王事而奔走,义不容辞,但久而不归,痛苦更甚。
比兴
①“采野菜”:表现戍边生活食物匮乏的艰苦,以此起兴,引起后面的思归之心。
②用薇菜从发芽——柔嫩——变老比喻思归之心由初生——强烈——几乎绝望。
2、从《采薇》前三章你看到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
长期戍边
条件艰苦
怨 敌
思家盼归
戍边士兵
3、“棠棣”是一种怎样的花?此处写这种花有怎样的作用?
棠棣:喻指兄弟情义,以此起兴,引发联想,引出后文对战争场面的描写。
战马 武器 将士 战况
雄健有力
制作精良
训练有素
同仇敌忾
战事紧急
捷报频传
4、讨论:对战争场面的描写有何好处?
①突出战事紧张,交代战士常年不能回家的原因,表达将士的同仇敌忾和万丈豪情,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②将将帅车骑的威武、服饰的华美与戍卒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军旅生活的艰苦以及思归之情的强烈。
5、四、五节我们又能看出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同仇敌忾、万丈豪情的戍边战士形象
6、抒情主人公终于走上回家之路了,他为何有难以名言的伤悲?
乡貌已变 不胜唏嘘
返乡艰难 身心俱疲
青春不再 满身伤痕
无限悲苦 无处诉说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查阅有关资料,找出古人对这两句诗的评价并谈谈你的看法。
合作探究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晋人谢玄把这四句论为三百篇中最好的诗句。在文学史上影响极大。常为后世文人反复吟唱、仿效。那么这四句诗是怎样抒发主人翁的感情的呢?根据资料,体会古人对这两句诗的评价并谈谈你的看法。
合作探究
古人评价一: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公(谢安)因弟子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方玉润《诗经原始》中评说:“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知有耶?”又说“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文情,千古常新。”
今人评价一:描写戍边战士归乡途中,雨雪阻隔,饥渴交加,以及痛定思痛的心情。该诗语调低沉,低回往复,多以叠字加重气氛,读起来令人潸然泪下。
古人评价二: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赏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怎样来表达情感的?
对比、融情于景。
1、用杨柳轻柔随风摇动的景象,融入当初从军离家时的积极平和;用漫天飞雪的景象,融入长期服役归家时的消极悲伤。
2、前后情绪形成对比,且违反常情。表达至强至极的情感能余音绕梁,使人反刍;暗藏对统治者的血泪控诉,促其警醒。
以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
全诗的情感脉络
忧愤——昂扬——悲伤
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主题
1.比兴手法
艺术特点
以“薇”的从“作”到“柔”到“刚”的生长过程,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戍边的漫长。
2.注重细节
通过对战车、战马,象弭、鱼 服,劳累奔波,饥渴难当的描写表现战争的残酷。
3.情景交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语调低沉,低回往复,多以叠字加重气氛,读来令人潸然泪下。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王夫之
反衬手法:
用凄苦的景物来写快乐,用美好的景物来写悲哀,这就是反衬手法。 用美好的景物来写快乐,用凄苦的景物来写悲哀,这是陪衬;反衬往往比陪衬更有力量。
前三章开头句式相似,反复吟唱,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的音乐美。
4. 重章复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