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算器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用估算法或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近似值
2.内容解析:
在出现以前,学生已经知道乘方运算,通过观察的方法求出一些完全平方数的算术平方根,但对于像2这样的非完全平方数,如何求它的算术平方根,对学生来讲是个新问题. 本节课通过折纸认识第一个无理数,探究“有多大”的问题的过程,体现了“数学中的无限逼近的思想”并使学生体验 “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含义,为后面学习实数做好铺垫.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大致范围,并能用估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是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
使用计算器可以求任何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或近似值),这个内容学生独立完成.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掌握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小.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1)能用估算法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近似值,体验“无限不循环小数”的含义, 感受不同于有理数的一类新数的存在.
目标(2)会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理解被开方数的扩大(或缩小)与其算术平方根的扩大(或缩小)之间的规律.
2.目标解析
目标(1):用估算法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近似值的过程体现了“数学中的无限逼近的思想”,使学生体验“无限不循环”小数的特点,并且会利用估算比较大小.
目标(2):用计算器计算算术平方根,使学生了解利用计算器可以求出任意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或其近似值),再通过一些特殊的例子找出一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规律:被开方数小数点向右(或向左)移动2位,它的算术平方根就相应地向右(或向左)移动1位.
三.教学难点:逼近法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小的思想,认识无限不循环小数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梳理旧知,铺垫新知
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利用概念填表 ,并归纳所得结论
a (a>0) 1 1.96 2.25 4 9 16
师生活动:学生代表回答,如出现错误或不完整,请其他学生修正或补充,得出结论:对于所有正数:被开方数越大,对应的算术平方根也越大,反之,亦然.
设计意图:有意识的让学回顾上节课内容,为后面学习逼近法估算做好铺垫.
2.创设情境 ,引入新知
【问题1】用一个面积为4的正方形纸片.
你能否利用此折出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
你能折出面积为2的小正方形吗
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动手折叠,教师参与帮助指导学生完成折纸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折纸活动,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追问1】折出的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的对角线是多少?
【追问2】面积为2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数形结合,容易得到,小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就是大正方形的边长.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问题的操作探究,说明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被开方数不是一个有理数的平方数的情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追问(1)主要为后面介绍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做准备.
【追问3】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呢?
师生活动:学生知道的,学生介绍;若不知道,教师介绍.
设计意图:通过背后的故事,学习无理数之父希帕索斯不畏权威,敢于创新,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同时大大提高学生探究的兴趣.
3.问题探究 ,学习新知
【问题2】有多大?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探究 “在哪两个相邻整数之间?”
师生活动:先让学生思考讨论并大概估计有多大,数形结合,直观可知大于1而小于2,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被开方数越大,对应的算术平方根也越大”说明理由,教师板书推理过程.
【追问1】 是1点几呢?你能不能得到的更精确的范围?
师生活动:在梳理旧知的表格里,已经做好铺垫,学生试验可得到平方数小于2且最接近的1位小数是1.4,而平方数大于2且最接近的1位小数是1.5,所以大于1.4而小于1.5……,用类似的方法反复上述过程,说明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以及什么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追问2】许多正有理数的算术平方根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如、、、等.根据估计的大小的方法,请你估计的整数部分是多少?
师生活动: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交流,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探究过程中的困难,给予及时指导帮助, 引导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总结和交流.
设计意图:在探究活动中加强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渗透估算的思想和方法,感受两个方向无限逼近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了解无限不循环小数的特征,为后面学习实数做铺垫.追问(2)主要为及时巩固估算方法.
【问题3】你对正数a的算术平方根的结果有怎样的认识呢?
师生活动: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相互完善.最后一致得出:的结果有两种,当a能表示成有理数的平方时,是一个有理数;当a不能表示成有理数的平方时,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带有根号的数能进行分类.
【问题4】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2)(精确到0.001)
师生互动: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无限不循环小数的现实性和存在性,发展数感.
4.初步应用,巩固新知
【问题5】体验估算
1.(2016年天津中考)估计的值在( )
A、 2和3之间 B、3和4之间
C、4和5之间 D、5和6之间
2.(2012天津中考)估计 的值在( )
A、2到3之间 B、3到4之间
C、4到5之间 D、5到6之间
3.(2012中考)已知a ,b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
则a+b= .
4.试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4与 (2)与12
(3)与6 (4)与0.5
5.已知:a是的整数部分,b-1是121的算术平方根,求: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代表回答, 存在的问题,学生交流完善.教师提示学生先估算,后可以用计算器验证估算结果.学生解答完(3)后,教师追问与7呢?
设计意图: 讲练结合,让学生学会用有理数估计无理数的大小,为后面综合应用做好铺垫。
【问题6】用计算器,探究规律
… (精确0.001) (精确0.01) (精确到0.1) …
… …
师生活动:学生自己完成,然后交流经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被开方数的小数点每向右(或左)移动两位, 则它的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向右(或左)移动一位.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完成,然后交流经验,归纳总结,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总结能力。
【问题7】综合应用
(1)用一块面积为400cm2的正方形纸片,沿着边的方向剪出一块面积为300cm2的长方形纸片,你会怎样剪
(2)若用上述正方形纸片剪出面积为300cm2的长方形纸片,且其长宽之比为3:2,你又怎样剪 根据你的剪法回答:只要利用面积大的纸片一定能剪出面积小的纸片吗
师生活动:学生先审清题意,独立完成第(1)问,然后分析第(2)问解题思路:能否裁出符合要求的纸片,就是要比较正方形的边长和长方形的长.学生独立完成求边长,比较大小的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再比较.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使学生感受到估算能力是生活中需要的一种能力。
5.归纳小结,深化新知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利用逼近法来求算术平方根的近似值的依据是什么?
(2)利用计算器可以求出任意正数的算术平方根或近似值吗?
(3)被开方数扩大(或缩小)与它的算术平方根扩大(或缩小)的规律是怎样的呢?
(4)怎样的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6.布置作业:
(1).教材第47页的第5题,第6题,
(2).教材第48页的第7题,第9题.
目标检测设计
1.如果 ,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
A. 0 设计意图:考查估算算术平方根或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
2.大于且小于的整数是 .
设计意图:考查估算算术平方根或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
3.比较大小:
设计意图:主要考查学生的估算和比较大小的能力.
设计意图:考查被开方数的小数点与其对应的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移动规律.
设计意图:考查被开方数的小数点与其对应的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移动规律.
6.俗话说,登高望远。从理论上说,当人站在距地面h千米高处时,能看到的最远距离约为d=112× 千米。天津天塔高415.2米,人在观光厅里最多能看多远(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
设计意图: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的近似值,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