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八单元·单元要点
一段历史时期:晚晴至民国。
两大主要特点:艰难曲折、映照时代;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三个近代化:经济近代化、社会生活近代化、教育文化近代化。
四个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产生、初步发展、“短暂的春天”、受挫萎缩。
经济和社会
生活的变化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一章
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洋务运动
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②发展近代教育;
③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④建立新式海陆军。
内容
①鸦片战争后外资入侵,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②洋务运动的诱导。
原因:
甲午战争
时间:1895年《马关条约》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原因:
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表现:
实业救国
张 謇
张謇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甲午战败后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除此还创办了垦牧公司、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产业。他把挣来的钱用于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创立了很多学校机构等。
“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
大生纱厂
南通博物苑就是中国首个博物馆
时间:1912年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实业热潮”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原因:
实业团体纷纷涌现,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归国创业。
表现:
辛亥革命
时间:1914年-1918年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
“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原因:
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表现:
一战期间
荣氏兄弟
容宗敬
他们曾是中国著名的面粉大王”和“纺纱大王”,富过三代而不断;他们,就是被毛泽东称为“中国民族资本家第一户”的荣宗敬、荣德生两兄弟。从无锡的小商人到中国民族资本的最高峰,荣氏兄弟亲历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衰史。
容德生
荣氏兄弟
1913.福新面粉厂
1913年荣氏兄弟出资4万元与人合资创办福新面粉厂,产品还未出厂,栈单便早被抢购一空。开工不到一年,即获利3.2万元,盈利率达80%。
1915.申新纺织公司
1915年荣氏兄弟出资18万元,创办申新纺织公司。1922年止,申新已有4个厂,产纱绽达13万余枚,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纺织企业公司。
一战结束
时间:1895年《马关条约》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挫萎缩
①“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②国民党统治时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原因:
内忧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处于夹缝中顽强生存。
表现:
(根本: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国
货
九一八事变后,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日本的棉纱也在华大倾销,荣氏企业陷入困境。当它历经艰险度过难关后,又遭到日本侵华战火的洗劫,荣宗敬忧愤而死。抗战胜利后,荣氏企业虽有所恢复,但国民党发动内战再次使他陷入困境。
个人、企业的命运和国家命运密不可分。只有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民族工业才会获得持续发展。
启 示:
荣氏兄弟
19世纪
六七十
年代
甲午
战后
(1895年)
辛亥
革命后
(1912年)
一战
结束
(1918年)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产生
发展
热潮
“短暂
的春天”
再度受挫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
产生
短暂春天
受挫
萎缩
发展
纺织业
面粉业
近代中国民族企业分布
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思考: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①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
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③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1.先天不足
2.后天畸形
3.虽有发展,但总的来说比较落后
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二章
“西洋镜”等等带洋字的货物,火柴叫“洋火”,自行车叫“洋马儿”......
如果现在穿越回到民国时期,想象一下我们能看到什么新鲜事物?
生活变化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
通讯交通:
西餐、西式蛋糕、洋酒;
旗袍、中山装;
新式婚丧礼;
生活方式:
剪辫、易服、劝禁缠足;废除跪拜礼,鞠躬、握手礼;“先生”取代“老爷”
风俗习惯
公园、咖啡馆
娱乐方式:
长袍马褂
西服
中山装
禁缠足
上海西式餐厅
集体婚礼
剪发辫
有轨电车
铁路之父
1908年3月5日,英商开通了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5时30分从静安寺开往外滩上海总会的电车叮当声打破了晨曦的宁静,也标志着上海近代公共交通破晓。
詹天佑,有“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之称。
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生活变化
变化特点
然而,即使在1941年……传统的中国绵亘不断,差不多伸展到外国租界的边缘为止。在乡村,人们看不到上海影响的任何迹象。
——[美]罗兹 墨菲著
《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
①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
②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沿
海
不平衡
内陆
东南
西北
兴起:洋务运动的促进、外国资本的冲击、
“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发展:
短暂春天
辛亥革命后,掀起热潮
:一战期间
一战以后,艰难挣扎
先天畸形(受“三座大山”压迫)
后天不足(工业发展不充分,地区发展不平衡)
民族资本主义
凋敝:
特点:
近代的社会生活
交通通信:出行易,交通便
生活习俗:剪辫子,禁缠足,废跪拜,改称谓
饮食服饰等:吃西餐、易旧服、尚西潮
特点: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禁止缠足
1.《大染坊》是一部反映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血泪史的电视剧,通过胶东半岛的染织业在抗日战争前夕的县花一现,展示出中国近代商人的精神面貌,令人深思。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起步于( )
A.洋务运动 B.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2.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在此,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 )
A.创办学堂 B.编练新军 C.兴办实业 D.自强求富
A
C